到目前為止,網際網路進入中國已近二十五年了。作為觀察和分析中國的一個重要層面,網際網路在中國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網民已接近5億。網際網路為中國普通民眾提供了巨大的言論和交流空間。尤其是在本世紀的最初十年,中國網際網路體系雖然受到官方的嚴厲控制,但網際網路仍然成功地為中國民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工具。
網際網路創世紀革命
網際網路的發展遵循著一個層層遞進的路線。在網際網路出世之初,人們談論網際網路時多注意到網際網路的兩大特點。第一是網際網路的潛在空間性質。由於這一潛在的特點,現實社會的規則並不完全適應於網際網路。在一個法治社會,潛在意味著法律還不能很好地規範這一世界,於是如何控制網際網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就成為社會的重要課題。同時,在缺乏法律之光普照的這一潛在空間,言論的邊界沒有合理規範,責任與義務並無明確規定,自由也無法獲得法律的保障。而在一個非法治國家的政治環境中,網際網路既可能為個體之間惡意中傷提供場地而不承擔法律責任,也可能成為暴政鎮壓民意的藉口。
第二則是網際網路所開啟的資訊普及的創世紀革命。從中國的角度,網路出現之後,中國官方雖然在言論管制、封鎖網路方面不遺餘力,但官方在民間追求網路自由與壓制媒體、封鎖網站的拉鋸戰中卻丟盔卸甲、傷亡慘重。網際網路之前,傳統三大媒體——報紙、電臺、電視——被官方緊緊控制,普通民眾少有機會利用媒體發表見解。網際網路的問世尤其是各種論壇網站的建立和推廣以及博客的出現,使眾多的網民獲得了表達的機會,使非正統的思想獲得了表達空間,使不依賴官媒的公民記者得以誕生,使信息來源獲得空前擴大。網路打破了官方壟斷,成為民眾獲取信息、自我啟蒙的有效方式。
民主參與的有效途徑
自今年阿拉伯世界茉莉花革命以來,網路系統繼續顯示其衝破官方信息封鎖的巨大威力。更為重要的是,網路在促進信息傳播,衝擊專制黑幕之外,日益顯示出其強大的政治動員威力。尤其是臉書、推特、微博一類社交網站問世之後,網路日益脫離所謂潛在世界的定性,同人們的日常生活,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生活密不可分。
僅僅從政治層面,網際網路不僅為沒有言論自由的中國公民提供了討論公共話題的空間,也使沒有結社集會自由的公民得以匯聚、形成網路,對國家社會的大事發表評論和建議。社交網站的聚集民氣,檢測民眾心聲的功用推動中國由一個獨裁專制、信息封閉的社會開始轉向信息多元的開放性社會。無論是對於中國國內還是相對於國際社會,微博世界的多元信息極大地增加了中國社會的透明度。中國的民意走向、中國民眾對世界與中國的判斷,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等重大問題已不可能再以官方信息作為唯一依據。通過網際網路的社交功能,中國民眾不僅找到了繞過官方宣傳體系,直接溝通的渠道,也獲得了參與政治的有效途徑。有了微博,發聲就是參與,質疑就是抗爭。官方對於通過以微博為主要傳送渠道的信息的封鎖,不僅是對言論自由的封殺,也是對民眾參政的封殺,是對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封殺。而每一次封殺加劇的後果也必然是喚醒更多的朦朧的民眾,激發更強的政治參與意識。
官媒與微博結盟
最近的例子自然是7月23日溫州的動車事件。動車事件如果發生於前網際網路時代,官媒也許會有所報導,但卻不會出現任何質疑、問責的聲音。匪夷所思的活埋車體自然也無必要。民眾對真相的追問,對先通車還是先救人的質疑就更無可能提出。值得提出的是,在動車事件上,被黨國牢牢控制的中國傳統媒體面對人性與公義,竟然能夠不顧風險,堅持報導真相,言詞批評制度腐敗。也許,在這一事件上,官媒與微博的短暫結盟而透漏出的一個最為強烈的信息即是:專制與腐敗的結盟已然達致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