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章若琳綜合報導】8月10日,北京新希望小學辦校用地因租房合同到期,校舍遭全部拆除。自6月中以來,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接到了關停通知,數萬打工子女面臨著失學的危險。
學校變為瓦礫
8月10日,新希望小學辦校用地因租房合同到期,被東升鄉科技管理站收回,校舍全部拆除,800多名孩子的校舍,只剩下一片瓦礫。
據瞭解,自6月中旬起,大興、朝陽、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因不符合辦學標準,相繼收到關停通知,涉及近3萬名學生的受教權益。
轉正只能是一個夢
按《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的「基本標準」規定,校園面積至少要達到15000平方米,校舍總使用面積至少3587平方米,其中體育場地應當滿足相應學校規模所需的至少200米環形跑道等。
長期關注打工子弟學校發展的公益律師田坤說,當前北京還有100多所不符合辦學標準的打工子弟學校。對待這些學校,不同區縣採取了不同的監管政策,但陸續關停、分流學生,乃是一致的政策方向。
大興區西紅門鎮團河實驗學校校長楊女士對新京報記者說,「從2006年開始,區裡就沒再給哪家打工子弟學校發過辦學許可證。」學校自2002年開辦後,她曾多次向各級教委申辦辦學許可證,但一直未獲批。
「想不通,開辦打工子弟學校十多年,我一直覺得做的是好事,是善事,但總是被驅逐」 「說真的,這些條件,沒有哪家打工子弟學校能達到,轉正只能是一個夢。」,團河實驗學校校長楊女士說到此處雙眼通紅。
國際線上報導,打工子弟學校的現實處境異常殘酷,不僅得不到任何財政支援,反而動輒就被一紙通知予以關停。打工子弟學校雖盡力提高辦學條件,但始終拿不到辦學許可證,只能「非法」生存。然而,打工子弟的義務教育,同樣是國家的義務是城市的義務。
辦齊「五證」方能入學
據介紹,北京市各區對打工子弟失學的善後有不同的安排。海淀區紅星小學、新希望小學關停後,其所在地東升鄉政府要求家長自行辦理「五證」,隨後可向公立學校申請入學。
所需要辦理的「五證」是,家長或監護人持本人在京暫住證、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在京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名簿等證明、證件。
多名學校負責人直言,「‘五證’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是一道高門檻。」,打工子弟學校學生的家長,大多是菜農、商販、臨時工,甚至不少靠拾荒為生,根本無法做到「五證」齊全。
截至16日,紅星小學1400餘名學生中,只有70餘人的家長辦齊「五證」,申請進入公辦學校。新希望小學800餘名學生中,只有100餘人申請。新希望小學校長肖先生對記者說,「還有100多名學生家長,無奈地表示要把孩子送回老家。」
控制人口不應把板子打在孩子身上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採取「關停就要接收」的措施,安置好數萬名學齡兒童,而不應提出「五證齊全方可申請進入公立學校」這一高門檻的接收政策。
儲朝暉表示,北京實行控制人口相關政策,不應把板子打在孩子身上,打在教育身上,要打也應打在勞動就業等部門身上,讓來京務工政策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