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世界各國都將GDP視為衡量各國經濟成長和經濟成就的核心指標。然而在德國有越來越多人對用GDP作為指標的觀念感到懷疑。圖為德國民眾在慕尼 黑享受日光浴。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長久以來,世界各國都將GDP視為衡量各國經濟成長和經濟成就的核心指標。然而根據德國《科隆大教堂廣播電臺》(domradio.de)30日的報導,晚近有越來越多人對用GDP作為指標的觀念感到懷疑,並質疑經濟成長是否就等於福祉,等於生活品質提升?
畢竟,GDP並不會告訴我們到底經濟是如何成長的,這樣的成長對於環境和社會究竟會造成何種衝擊。經濟成就和社會的福祉是兩回事。德國聯邦眾議院的1個調查委員會將研擬1套新的指數,來衡量社會福祉。曾經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史迪格裡茲(Joseph Stiglitz)曾舉例說明GDP的荒謬性:在1條高速公路上發生大塞車,每臺車都動彈不得,人們感到憤怒、沮喪、浪費時間,但GDP卻提升了,因為塞車會消耗更多的汽油。
社會民主黨籍的柯爾貝(Daniela Kolbe)等34名德國聯邦眾議員組成一個調查委員會,探討「成長、福祉、生活品質,通往永續經濟以及社會市場經濟的進步之道。」身為該委員會主席的柯爾貝指出,他們期待在2013年提出1項可以用來衡量社會進步的新指標,以工作品質、資源消費、財富分配、教育機會、健康與生活期待等新的指標來補充 GDP的不足。
海德堡新教研究所(Forschungsstätte der Evangelischen Studiengemeinschaft in Heidelberg)的經濟學家迪芬巴哈(Hans Diefenbacher)指出,經濟成長不必然自動等同於生活品質的實際改善。他和柏林自由大學的齊祥克(Roland Zieschank)在2008年曾經推敲出1套「國民幸福指數」(Nationalen Wohlfahrtsindex, NWI),涵蓋GDP所忽略的志工服務、環境惡化、資源消耗、所得分配、教育及健康支出等。他們赫然發現,1997年到2007年德國的GDP成長 7.4%,但同時期國民幸福指數的成長,卻只有3.2%。
迪芬巴哈認為,用另一套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了。除了量化的數據,對經濟動態的質化瞭解也應更受重視,如此才能得到永續發展的新觀念。
柯爾貝眾議員指出,德國聯邦眾議院的各個專家委員會已經認同,不應該再不計任何代價也要追求發展。國會正在探討,除了GDP以外,還有什麼可能的替代指數。德國的政策要問的是。經濟活動的型態是否可以持續下去,並且找出必須改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