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農村留守兒童等全國性問題外,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託人寄養或在家無暇顧及的城鎮「精神留守兒童」更逐漸顯現。
中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中國中小學生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除了農村留守兒童等全國性問題外,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託人寄養或在家無暇顧及的城鎮「精神留守兒童」更逐漸顯現,學校和家長「分數至上」的教育方式更「刺痛」著孩子幼小的心靈。專家建議,家長要努力建立互信橋樑增強孩子幸福感,用愛撫慰孩子們的心靈。
目前,中國兒童患自閉症的人數逐年增多,僅去年廣東省就有超過15萬的自閉症兒童。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的大城市,除了農村留守兒童等全國性問題外,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託人寄養或在家無暇顧及的城鎮「精神留守兒童」更逐漸顯現。學校和家長「分數至上」的教育方式更 「刺痛」著孩子幼小的心靈,並衍生出一系列嶄新但嚴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中國兒童中心發布的《中國兒童的生存與發展:數據與分析》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中國中小學生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分會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師陳海平指出,上述數字只是2006年的數據,這一趨勢還在呈現上升的發展勢頭。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物質條件日益優越的今天,這麼多應該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心理問題?
一味強調競爭的教育造成學生抑鬱和焦慮
近些年中小學生的焦慮症,患病比例有上升的趨勢。焦慮症主要源於學習壓力,對於自己的考學前景、家庭前景、就業前景等問題憂心忡忡,侵染了兒童的思想,腐蝕了兒童的幸福。陳海平認為,孩子們面臨複雜紛繁的社會競爭,當面對考學的壓力,又缺少來自家長和老師所給予的細心呵護和愛時,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其中尤以精神抑鬱最為常見,表現為敏感、壓抑、沮喪、對前途沒有信心、對學習沒有興趣等症狀。
陳海平認為,學生出現嚴重的焦慮症,既與家庭的苛求有關,也與學校在這一方面的關愛不足、疏導不善有很大關係。目前,我們的教育模式類似工業化的產品生產方式,講究的是規模效應,一位老師管理幾十名學生,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致使老師疲於應付學生的課業,不重視也無暇兼顧學生的情感和心理,因為工作壓力自身也處於焦灼痛苦的非健康狀態,這都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環境的營造和維護。
留守兒童中近80%存在心理疾病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管劉靜指出:「前來接受心理治療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都有過異地寄養史。」據全國婦聯2008年發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總數約5800萬人,其中14週歲以下的留守少年兒童約有4000多萬人。換句話說,平均每4個少年兒童就有一個多的留守兒童。
據國內著名心理學家韋志忠研究,留守少年兒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為兩種傾向:一是自閉型,性格內向孤僻、不善與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衝動、情緒不穩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等。
當心「品行障礙」困擾未成年人
陳海平特別指出,有一類心理問題應特別引起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關注,這就是學生的品行障礙。品行障礙指的是6個月內持續存在違背與其年齡相應的社會行為規範或者損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品行障礙是見於18歲以下少年兒童的一種危險障礙,表現為攻擊人或動物(如欺凌、虐待、打罵、使用致命武器等)、破壞財物、說謊偷盜、嚴重違規違法等,其早期問題是逆反、對抗挑釁。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則是因為發現家長或老師過去所講的道理行不通或有瑕疵後表現出的一種心理不適反應。據國外的調查統計顯示,品行障礙兒童佔到總體的2%—6%,而早期逆反對抗的比例則高達4%—16%,男生比女生更多。研究表明,品行障礙兒童容易伴生或演變成注意力障礙、逃學、離家出走、反社會行為及違法犯罪。
陳海平指出,品行障礙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也有父母及學校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作用。平常習慣有欲求就得到滿足,一旦不能滿足,孩子內心就會產生挫折感和失落感,不能接受父母解釋時就會形成怨恨心理。這種怨恨和不滿有時表現為傷害自己,造成自殘、自殺、吸毒等行為,有時則會指向施予人或者約束人做出傷害行為。
家長應主動建立互信橋樑,增強孩子幸福感
「留守兒童普遍覺得自己不被家庭接納,自己的存在不重要,所以特別叛逆。如注重打扮、沈迷網路、封閉自我等行為其實都是在尋求精神慰藉,在以不同的方式向家長討‘愛’。」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姚一敏認為,在當前這個社會轉型時期,流動人口的增多造成青少年「留守」是很難避免的,但地域的隔離還是可以通過一些舉動來挽救情感隔閡。
「地域隔離不一定會造成精神的隔離,父母應該有挽救意識,哪怕每天只是一個電話的問候,也可以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一旦建立起這種互信的橋樑,地域隔離就不至於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姚一敏說。
陳海平強調,家長平時要與孩子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要客觀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學會與有缺點和不足的人相處,從而點化孩子心理上的誤區,使他們能平和地面對各種問題。
「網路時代,孩子們面對許多信息源和複雜多元的社會,經受很多誘惑和衝突的觀念,其能力又不足以排解這些困惑,往往會在內心積蓄不少錯誤的認知和憤懣的情緒。」陳海平說,「孩子的這些問題往往是與家長情感溝通不暢導致的惡果。」
生活中常見的情形是,一方面家長望子成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在期望孩子有出息的理念主導下,物質上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驕縱溺愛孩子,另一方面對於孩子們面臨的感情困惑、學業壓力以及人際交往的困境又理解交流不足,導致孩子情緒困擾,學習沒有動力,逃避學習,甚至厭棄學習,最終影響了學業的發展。
父母要學會用愛撫慰孩子們的心靈
陳海平認為,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問題,應從四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首先,一旦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不要採取斥責打罵的方式。要弄清楚孩子抑鬱或焦慮的是什麼,為什麼忤逆大人,讓他把心理話說出來,瞭解他真實的想法,再相應提出一些處理辦法或意見供其參考。
第二,家長對孩子的未來預期要抱有理性的態度。學習成績以及考學都不是唯一的目標,應該多從愛迪生、愛因斯坦這些偉人的故事中體悟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應該實事求是地給孩子提出目標,多瞭解和發揮孩子的長項,培養多方面的興趣。
第三,家長應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和家庭困難的解決中。既讓孩子們瞭解家長持家的不易,產生對家人的感情,也讓他們對生活本身有更多的認識,學會自身克服困難的方法技巧,培養自己的毅力。別怕孩子會吃苦遭罪,否則就是剝奪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第四,家長和老師也應不斷注意自身修養,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自己心態不平和,情緒不穩定,就會貽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中國古語講「德為先,才為後」,只有先培養孩子的德行,將來才能真正地發揮他們的才能,否則就容易成為禍害。
父母不妨學學如何給孩子打電話?
寧寧爸爸最近出差比較多,但不管在哪兒,不管多忙,都會抽空給孩子打個電話。可是讓他不解的是,4歲的寧寧總是沒有耐心和自己說話,隨便嗯一聲就把電話筒塞給媽媽,自己跑一邊玩去了。但等爸爸出差回來,一進家門,寧寧又總是興高采烈地迎接他,和電話裡表現出來的冷漠判若兩人。娜娜的媽媽則是每次打電話叮囑女兒放學後要認真寫作業、別看電視、多喝水時,沒說上幾句話娜娜就會很不耐煩,甚至有時挂媽媽電話,這讓娜娜媽媽又生氣又無奈。
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高級兒童心理諮詢師魯傑解釋,這兩位父母的困惑都是因為不瞭解孩子在通話時的心理。幼兒情感雖然熾熱,但非常感性,即他們要看到、聽到、聞到、觸摸到父母,才會強烈地表達出對父母的愛,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想念父母,甚至會在電話中哭泣,但他們還沒有學會用語言平靜地與父母溝通情感。所以,在外出差想念孩子的父母要注意說話簡短,語氣親切,孩子聽到父母的聲音就能得到很大安慰。
而上學期間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上課,回到家很想見到父母的笑臉,卻又因父母下班晚或工作忙回不了家而失望。如果父母電話中又對孩子不斷催促,孩子更覺得委屈,容易頂嘴。所以建議父母們對上學期間的孩子以全方面關心交流為主,叮囑與催促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