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調查報告 遺屬專家網民齊聲指責

發表:2011-12-29 23: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溫州「7•23」動車追尾事故的調查報告星期三終於公布,遠遠超出了國務院規定的120天期限。報告內容被指有包庇之嫌,其中應負主要責任的高官,兩人因受賄被「雙規」,一人已去世。事故家屬及專家指處罰太輕,而網民反響強烈。

今年7月23日造成240多人死傷的溫州動車慘劇,國務院調查組週三公布結果,指事故原因由設備有嚴重設計缺陷,鐵道部審批跟把關失職,終因為雷擊,導致訊號系統故障,釀成慘劇。

報告又指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副部長陸東福、總工程師何華武、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原局長張曙光對事件負主要責任,要另案處理,而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馬騁已經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責任。

報告共提出對54名責任人員的處分,卻未提對這次事故的責任人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星期四對本臺表示:「這個報告能這樣做應該說也還可以了,因為畢竟他認定了幾方的責任。首先是質量問題,然後還有管理問題,所以如果質量問題的話可以說跟劉志軍有點關係,而關鍵問題是劉志軍已經被雙規了,所以承認管理問題就是承認現在的鐵道部領導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有這樣一個結果還可以。你也不能簡單說他把責任全部推給了張曙光、劉志軍,我覺得還不能這麼說,當然我不瞭解整個的情況,至少他都追究了。」

而大批網民對調查及處理方式提出批評。

新浪微博網民「林家大小貓」寫道,幾十條人命買不到事故的法律責任,入了黨可以不破財,出了人命都只要記個過。

強國論壇網民「仁文主意」寫道,設計缺陷、把關不嚴、處置不力、管理混亂……這一切都不外乎是人的問題,「7•23」的一聲驚雷,不過是讓這些問題浮出了水面。

另一位網民寫道,事故不僅曝出了中國高鐵發展的錯誤,也曝出了中國發展方式的錯誤,政府應該深刻反思。

鐵路工程師游精佑認為:「裡面有一些問題我是感覺很輕描淡寫,打個比方,如果說當時這些信號或者設備招投標,因為他講到兩條線杭福線跟甬溫線介面標準不一致,所以導致後面的技術銜接出現混亂,等於給事故埋下了一些隱患,但是我不知道這些隱患跟雷擊有什麼關係,因為雷擊就是一個抗雷擊的措施,我認為沒有關聯。」

溫州動車慘劇造成40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死者家屬周德服對香港有線電視記者表示,不應把責任推到被抓的鐵道部長劉志軍一個人身上,而其他高官則是做檢討。

「那個下命令的人他只是作出深刻的檢討,就是說盛光祖只是作出深刻的檢討,就是把責任全都推到前任部長了,誰知道這個東西是前任部長的原因還是這任部長的原因?」

中國政法大學法制新聞研究院陳傑人接受採訪時稱,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太輕。

「根據我對於中國司法工作的一些經驗來看,這些所謂的調查可能最終查到的人級別也不會很高,如果不出意外可能也就是些處級官員,甚至是更低級別的一些工人。」

他表示:「在整個鐵道系統這些層層的監管形同虛設,層層都讓這些問題一路通行,最終導致了這麼一個事故的發生,更應該重新去整肅整個鐵道部門的管理體系。」

對於事故調查報告,早前國務院有相關規定,對事故調查最遲必須於事發後120天公開調查報告。

《財經網》本月中旬曾引述消息人士說,公布時間一再拖延,是高層對責任認定難以取捨,更擔心影響中國高鐵技術出口國際。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