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2-03-06 13:48:34作者:錢沁
近期,在習近平訪美的抗議浪潮過後,中國偽「人大」開會前夕,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似開始光打雷不下雨地頒布一些經濟改革措施試圖轉移人們對政治體制改革期盼的視線。
年初至今,中國政府的改革集中在三個領域,為社會民生,壟斷行業和土地制度。政府下發的「戶籍管理改革通知」提出開放中小城市戶籍,同時放寬民間資本,打破壟斷,及鼓勵農村土地股分制改革。這些措施的出臺看似改革的起步,但是這只是迫於外界強烈呼籲下的一種讓步,而絕非實質性的改革。
中國目前實際以計畫經濟模式下政府主導干預經濟的行為,以行政命令配置資源,無法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依靠黨政機關主要領導拍板而非透過市場價格體系來調控市場機制使得中國目前經濟成長乏力,房地產居高不下,通貨膨脹逐年增加,造成國富民窮,勞動者未富先老。中國目前的問題,一是政府壟斷,二是腐敗,這兩個問題皆因法治不健全。一個成熟健康的經濟機制必然是法治化,民主化和市場化的。因而,只有實現政體制改革和經濟改革並行,才是邁向自由市場體系改革的實質性步伐和關鍵。
另一方面,雖然中小城市的戶籍制度也許會有所鬆動,但又令人聯想到,目前國內買火車票的「實名制」,即,中國公民出行要用身份證才能買到火車票,這無疑是對個人隱私和人身自由的一種侵犯,是對人權的一種侵犯。
在中國目前一黨專制條件下,要依靠壟斷集團主動地放棄他們的既得利益求得經濟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如果單單提政改,也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今後面臨的經濟危機的,只有從制度上,在結束一黨專制的前提下,建立起法治,民主,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制,才能遏制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實現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