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只靠俄羅斯 韓「太空夢」終滅
<1>經濟和安全損失
1998年9月,亞洲金融危機侵襲時,位於大田的國家級研究機構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突然接到了100億韓元的預算。預算還附帶「在2005年前無論如何也要研製出遠端火箭」的緊急指示。
當時,航空宇宙研究院以2010年開發出運載火箭為目標,正在開發使用固體燃料的小型科學火箭。政府的指示無疑是讓這一項目提前5年完成。而且遠端火箭使用液體燃料發動機,但當時包括航空宇宙研究院在內,在韓國沒有一家研究院研究該技術。
航空宇宙研究院計畫在2001年前開發出能上升到200公里高空的基本型液體燃料火箭(KSR3號),對其進行改良後於2005年左右將50公斤重的低軌道衛星發射升空。直到當時,航空宇宙研究院和科學技術部計畫獨自開發火箭技術。
2001年3月,韓國加入國際條約《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從此情況發生了變化。《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禁止以軍事目的買賣火箭技術,但允許以和平為目的的交易。也就是說,韓國可以從火箭先進國家引入技術。
當時就連總統也充滿雄心壯志地宣布「2005年將發射火箭」,青瓦臺和科學技術部只能尋找「捷徑」。航空宇宙研究院時任首席研究部部長蔡連錫說:「上層敦促我們盡快從國外引入技術,以配合2005年的發射日程。」也就是說,政治背景發揮了巨大影響力。
航空宇宙研究院和科學技術部為引進液體火箭發動機,與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進行了接觸。其中有意向韓國轉讓技術的國家只有俄羅斯。當時俄羅斯因陷入金融危機而債臺高筑。急需現金的俄羅斯和2005年要發射火箭的韓國政府一拍即合。
科學技術部在2001年5月與俄羅斯簽訂旨在進行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MOU),啟動了談判,但談判一開始就陷入困境。俄羅斯看出韓國政府的著急心態,於是索要巨額酬勞,並不斷拖延時間,直到2003年9月才將本國航太公司克魯尼契夫確定為正式合作機構。2004年3月,航空宇宙研究院向時任科學技術部部長吳明報告說:「必須得修改2005年發射的計畫。」合作尚未開始,火箭發射時間被推遲到2007年。
而且起初承諾轉讓技術的俄羅斯出爾反爾。俄羅斯表示,不能提供包括運載火箭的核心一級火箭發動機在內的核心技術。俄羅斯的意思是,讓韓國花錢購買火箭,而不是共同開發。俄羅斯政界對「向韓國轉讓技術表示擔憂」,並要求兩國簽訂技術保護協定,協定在2007年獲批生效。在此期間韓國運載火箭開發專案一拖再拖,被俄羅斯白白浪費了5年。
心急如焚的航空宇宙研究院開始尋找能夠取代俄羅斯提供一級火箭發動機技術的新的合作夥伴,並從烏克蘭學到了30噸級火箭發動機技術,但國內連測試其性能的燃燒試驗場都沒有,最終該發動機的開發無果而終。
俄羅斯直到2009年才將未經試驗的一級火箭提供給韓國。以此為基礎製作的「羅老號」兩次都發射失敗。航空大學宇宙工學教授張泳根說:「運載火箭技術屬於國家安全技術,哪個國家會輕易透露?如果當時停止與俄羅斯的合作,進行自主開發,可能早就擁有了更好的火箭技術。」目前韓國連可測試一級火箭發動機的綜合燃燒試驗場都沒有。
但「羅老號」開發負責人、航空宇宙研究院「羅老號」發射推進團團長趙光來表示:「對從俄羅斯沒有學到任何技術的批評我不能同意。如果走自主開發之路,韓國的火箭技術可能還達不到現在的水平。」
◎關鍵辭:液體火箭、固體火箭
液體火箭是指使用液體燃料的火箭。液體燃料比固體燃料擁有更大的能量,因此在向太空發射重量大的衛星和貨物時使用。用於短距離發射的固體火箭則使用固體燃料。固體火箭發射準備時間短,主要用於洲際彈道導彈(ICBM)等武器,近年來還用作低軌道衛星運載火箭。
過度信任俄羅斯 韓火箭研發卻遭背後一擊
<2> 試驗受阻
韓國兩次發射「羅老號」都以失敗告終,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獨自開發了初級水平的火箭發動機,但由於俄羅斯方面不予配合,阻止韓國使用測試火箭發動機的地上燃燒試驗設施,最後連性能試驗都無法進行。
因為依賴俄羅斯而嘗到「羅老號」(KSLV-1)發射失敗的教訓後,韓國制定了到2021年自主開發韓國型運載火箭(KSLV-2)的計畫。但無法參與韓國型運載火箭開發項目的俄羅斯拒絕韓方使用本國的燃燒試驗場。也就是說,繼「羅老號」之後,獨自開發火箭項目也受到俄羅斯的擺佈,初期便面臨難關。
韓國原本期待在開發「羅老號」的過程中,得到俄方的技術轉讓。但俄羅斯2006年改變立場稱,不會轉讓「羅老號」一級火箭相關技術,只提供完成品。
使用液體燃料的一級火箭是為「羅老號」飛向宇宙提供大部分力量的核心部分。如果不能確保一級火箭技術,接下來韓國型運載火箭的開發也會前景不明。
韓國政府和航空宇宙研究院已經採取了代替方案。航空宇宙研究院歷盡周折從烏克蘭引進了推力30噸級發動機的設計圖。航空宇宙研究院研究員們以此為基礎成功製造了構成發動機的核心零配件——燃燒器、氣體發生器和渦輪泵。以單位零配件為準,已在韓國完成了性能測試。如果將零配件全部組裝好並成功完成性能測試,就可以將其升級製成一級火箭。
但是,30噸發動機尚未進行性能測試。韓國沒有可以測試這種發動機的設施。航空宇宙研究院希望俄羅斯能提供幫助。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長白鴻悅2008年4月曾表示:「俄羅斯雖然拒絕轉讓火箭技術,但在燃燒試驗等方面有望進行間接配合。」開發「羅老號」期間沒有在韓國建設立地上燃燒試驗場也是因為相信俄羅斯。
▲2009年初,俄羅斯將「羅老號」一級火箭「安加拉(Angara)」運往莫斯科郊外的地上燃燒試驗場。火箭發動機通常在經過2萬秒以上的地上燃燒試驗後被用於火箭。照片=俄羅斯克魯尼契夫公司提供
俄羅斯希望自己負責製造「羅老號」的後續火箭。因為這是一個獲取數千億韓元收益的好機會。2008年與俄羅斯聯邦太空局舉行會議的一位專家表示:「對方稱義大利織女星(Vega)火箭使用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也是俄羅斯提供的,以此說服我們。」但織女星火箭使用的發動機和「羅老號」一樣是俄羅斯出售的完成品,並未轉讓技術。
韓國甩掉俄羅斯著手獨自開發火箭後,俄羅斯拒絕韓方使用地上燃燒試驗場。航空宇宙研究院的一位有關負責人表示:「地上燃燒試驗場原來只要給錢隨時都可以使用,但俄羅斯無法參與後續火箭開發項目後,便不讓韓方進行燃燒試驗。」
開發一個火箭發動機必須進行2萬秒以上的地上燃燒試驗。俄羅斯克魯尼契夫公司對「羅老號」一級火箭發動機進行了120次、共26892秒的燃燒試驗。但「羅老號」在2010年進行的第二次發射中依然以失敗告終。
韓國著手開發運載火箭已經有15年時間,但韓國國內至今沒有大型火箭發動機使用的地上燃燒試驗場。只有可供10噸級小型發動機使用的燃燒試驗場。韓國型運載火箭使用的75噸級發動機試製品只能大幅降低功率進行試驗。
漢陽大學機械工學教授趙辰洙說:「如果剛開始就獨自開發,國內一定會建立燃燒試驗場。」另一位火箭專家表示:「由於俄羅斯不斷改變立場,韓國白白浪費了很多年。」
航空宇宙研究院計畫在2015年之前投入3700億韓元,在羅老太空中心建立地上燃燒試驗場。但由於預算沒有到位,計畫一直沒有進展。如果今年10月「羅老號」第三次發射再次失敗,對火箭開發的質疑恐怕會大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