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憶秦娥》一詩中的兩句。
那麼,傷別與灞陵、柳色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詩中的灞陵又被稱為灞陵橋、灞橋,位於陝西西安城東12公里處,唐朝時期人們多在此送別朋友,所以又被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而柳與留諧音,故古人折柳贈別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
「年年傷別,灞橋風雪。」也許,寒冬風雪中的灞橋是最令離人心寒的。所以,明朝著名畫家吳偉的《灞橋風雪圖》中的意境不知感染過古今多少人?
吳偉(字世英、又字次翁、號魯夫、又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是明朝浙派著名畫家,是「江夏派」的創導者。早年的畫法比較精細,中年後增添了潑墨淋漓、蒼勁豪放的畫風。他的這幅作品用側鋒臥筆、粗簡線條、一次皴染的技法描繪了灞橋一帶山野懸岩中樹木凋零、風雪瀰漫、河流封凍、寒氣逼人的環境;畫面遠景的大山之中有深林迴繞的古剎,中景是一條冰雪紛飛中的大河,大河中有瀑布飛濺和波瀾湧起,流水曲折迴環而流經灞橋,天地間的水汽與飛雪融合在一起又飄向微茫中的古剎……,透過山坡野地上松枝槎椏及風霜雪霧的近景,一位老者騎在驢背上低首沉思著蹣跚地通過灞橋。水墨淋漓的畫面上,在那一瞬間表現出的落魄與淒涼,使得整幅畫面充滿了蕭瑟、悲慘和傷感。然而,當你久久回味這幅名畫後會發現,作者通過這滿目蕭瑟的畫面,似乎還要表達出另外一種意境。
吳偉曾在《題自畫騎驢圖》中有云:「白髮一老子,騎驢去飲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能夠有如此詼諧的手法和意境的人其一幅畫中所要表達的思想,絕不會只有淒涼和蕭瑟。
這副圖不禁使我想起了馬踏藍關雪的韓愈。傳說韓愈的侄孫韓湘子經常勸導韓愈修道,並以法術點化韓愈。時值初冬,韓湘子曾在幾天內令牡丹花盛開數種顏色,每朵花上都有詩一聯,其中一詩中有:「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兩句。
因韓愈當時反對皇帝建舍利塔迎佛骨之事,被貶潮州。當韓愈騎馬路至藍關(今紹關)時,那裡下了很大的雪,路上的雪積了很厚,不能路過。韓湘子突至此地,幫他掃雪,才得以過此地。韓愈才明白花上詩所提之事得以應驗,在侄兒韓湘子點化下韓愈終於走上修道之路。而且後來得道成仙。
韓愈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中記錄了此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樣看來,那灞橋風雪何異於藍關風雪,那灞橋誰說不是匆匆人生路途上的一次坎坷、關隘或轉折呢?所以,應該說畫面上的蕭瑟、悲涼背後也許就是堅韌、沉思、豁然和領悟等太多的對於生命之探索……。因而,便又有了「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之說。
一幅好的繪畫作品之所以可以名揚千古,是因為她的思想意境的深遠,無論何時都可以使人感動、激勵、振奮,甚至會教育、改變人。
相傳,清末年間的陳州城(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西面有個小趙莊,莊裡有個文武雙全的秀才叫趙仲(字雅藝),由於家道中落,趙仲被生活所迫而成了盜賊。一夜,趙仲潛入陳州大戶周家,待捆綁主人夫婦後,竟然舉燭欣賞起主人家的詩畫來,沒想到在這裡他看到了吳偉的《灞橋風雪圖》。趙仲從畫中情景聯想到自己的身世,彷彿身臨其境而變成了那位騎驢的過客,不由心境蒼涼、心酸落淚。隨後,竟口若懸河地向主人炫耀道:「吳偉為陽剛派,在他的勾斫斬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畫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剛毅中透淒涼的心境處處在山川峰巒、樹木陰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線條是有力的勾斫和斬截,毫無猶豫之感。樹枝也是釘頭鼠尾,頓挫分明,山骨嶙峋,筆筆外露……」。趙仲得到此畫後便帶著全家躲進偏僻的鄉村,白天下地勞作,夜間便讀那幅《灞橋風雪圖》,直讀得淚流滿面……。
身為秀才的趙仲讀懂了《灞橋風雪圖》中透出的淒涼和剛毅便有了從良之心。如果人們能再細細的品味,也許會從《灞橋風雪圖》這樣優秀的畫作中悟透生命的真諦,像韓愈那樣最終找到人生存在的真實意義並走入修煉回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