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旅遊結束後,我們坐火車去英格蘭西南部的多賽特郡-我20多年的朋友夫婦家,度假三天。
無論是私人名片還是信箋,戴維夫婦家地址就是英格蘭道塞特郡河邊茅草屋(Cottage)。還真有人把自己的房子說成茅草屋的,怎麼不嚮往某某別墅某某廣場某某花園呢?這個觀念其實是偶孤陋寡聞了,據說西歐國家,住茅草屋的還是富人呢。
上世紀九零年戴維從英國一家儀錶設備公司的董事兼國際銷售經理位置退休,買下這三百年的舊草屋,第一週就收到當地環保機構的通知,一切裝修必須嚴格按照十七世紀的風格,否則將重罰,甚至拆除。戴維夫婦去圖書館閱覽了大量有關年代的建築資料,戴維退休前雖說是公司董事,年輕時是工程技術人員。他自己設計圖紙,送環保機構審批,取得認可才能施工。
一年後,這座帶著小河、花園和牧草田野的茅草屋莊園再現當年的古樸。屋頂是高聳的茅草尖頂,用鉛絲網兜著。屋內用的是管道暖氣,但冬天,客廳的壁爐熊熊燃燒著火炭,一旁架著黃錚錚的銅水壺和銅煤叉。窗口的玻璃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那種,因為三百年前由於技術限制,工匠們製作不出大玻璃,就用鉛條把小玻璃拼接成窗子。戴維說,現在要把大玻璃割成小塊安裝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哦。
順著窄窄的木梯和暖色的地毯到了二樓,那是臥室和書房,三樓閣樓則是兩間客房。門是那種老式的木板,沒有鎖,只是用木栓閂著。客房的牆上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鄉村風景畫,木窗台上舊兮兮的瓶子裡插一束田野採來的菊花。
十五年前第一次來這裡,多羨慕Mary有這樣人家齊全的廚房,現在看來一般了。中國自從可以買房後,硬體不落後於別人。
俯首望窗外,門前的古井已枯,卻仍修好轆轤。老蘋果樹和梨樹之間掛著麻繩千秋和吊床,圓木樑小橋跨接兩岸。河不寬,水上泊著早落的枯葉。對岸大片草坡,租給鄰家放牧奶牛或者羊駝。十多年前的夏日清晨,我看到一只可愛的梅花鹿掠過。這次則是一隻孤零零的羊駝。這一切使人忘記身處的電子時代。
每次去戴維家度假,就會心疼正在消失的上海弄堂房子和北京四合院,它們正在成為千篇一律兵營般的板式高樓,而新開發區的那些個別墅千篇一律地拷貝外國的風格,省會們也不甘落後地個個成為上海第二北京第二!原諒我這麼評論我們的城鄉改造,我那可愛、美麗、歷史悠久、曾經建築風格獨特的祖國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