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意譯為善業或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為舍衛國婆羅門之子,智慧過人,但天性惡劣,瞋恨熾盛,為諸親友厭患不喜,遂舍家入山林。傳說山神引導他詣佛所,佛陀為說瞋恚之過患,須菩提即悔責懺罪,隨佛陀出家為比丘,後證須陀洹果,復證阿羅漢果。在佛陀的眾多弟子中,須菩提最善解空理者,被譽為解空第一。在佛陀說法會中,常任佛陀之當機眾,在般若類的佛典中,代表與會眾向佛陀提問,請示佛陀的教示。佛陀在般若會上,發揮究竟的空理,對其能徹底理悟的,也首推須菩提。
據佛典記載中的傳說故事說,有一天佛陀忽然不在僧團中,所有的人都到處尋找,都不知道佛陀的去處。阿那律用天眼觀察,告訴大家佛陀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大概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回來。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佛陀回到了人間還未到僧團時,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迎接佛陀。此刻須菩提正在靈鷲山崛中縫衣,當即放下衣服,想趕去迎接,正在這時候,他又忽然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心中想道:「我現在去迎接佛陀,是為了什麼呢?佛陀的法身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見,我現在去迎接佛陀,只是把佛陀的法身當作地水火風的和合,這是沒有認識諸法的空性,不認識諸法的空性,就見不到佛陀的法身。因為佛陀的法身,諸法的空性,是沒有造作主,也沒有所造作。一切法是空寂的,法性是無處不遍,佛陀的法身是無處不在的,我皈依奉行佛陀的教法,我想不應該被事相所迷。」須菩提因有這樣的認識,就沒有去迎接佛陀,坐下來又再縫衣服。
第一個迎著佛陀的是尼眾僧團的蓮花色比丘尼,因為她在尼眾僧團中神通第一,她高興地說:「佛陀!弟子蓮花色首先前來迎接到您,我的法喜十分充滿!」
佛陀微笑地回答說:「蓮花色!我的回來,迎接我的不能算你是第一人,須菩提尊者觀察諸法的空性,才是真正迎接見到我的第一人,因為見法的人才能第一個見到佛陀。」
故事是將佛陀神格化了的,但是,在佛陀的教法中對宇宙人生真理的體會之重視,就是要破除對事相的執著,所以有一次佛陀在般若會上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深能體會真空的道理,你可以向在場的菩薩們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以滿足他們所學的要求。」
於是,須菩提尊者說菩薩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他說:「甚麼法才名為菩薩呢?甚麼法才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呢?他不見有法名為菩薩,亦不見有法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即是這兩個法的名稱我也沒有去區別,我以這樣的認識來表達菩薩說般若波羅蜜多的相應之法。」
佛陀對須菩提的解說很滿意。菩薩只有名為菩薩,般若波羅蜜多隻有名為般若波羅蜜多,所謂菩薩與般若波羅蜜多的名稱,只有名稱而已。這本是不生不滅,不過為了便於宣說,才假立為名。這個假名,不是在內,不是在外,也不是在內外之間,本來就是不可得。譬如講「我」,亦唯有假名,「我」的本體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有為的諸法,是如夢、如響、如影、如幻、如陽炙、如水中月。可是,菩薩要證到不生不滅,仍然要修學菩薩法與般若波羅蜜多法的假名與假法。
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色受想行識的常與無常,樂與苦,我與無我,空與不空,有相與無相,有為與無為,垢與淨,生與滅,善與惡,有漏無漏,世間與出世間,輪迴與涅槃,都是不可執著和分別的,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也不見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對諸法起分別之想,應住於空,住於無分別。菩薩修六波羅蜜多等其他諸行,也是不見菩薩的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的名。菩薩只有求一切智,知道一切是諸法的實相,而這個實相才是不垢不淨的。假若菩薩能照這樣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知道名相是權巧而假立安立,則對色受想行識和其他一切諸法,都不生起執著,對智慧不生執著,對神通不生執著,對什麼都不生起執著,為什麼要對一切法都不執著呢?因為執著就是不可得。
照這樣的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時,對一切法都不起執著時,才能增加完成六波羅蜜多的修行,才能進入修行者的正位,才能住於不退的地位,具足神通,暢遊佛國,化益眾生,供養諸佛,莊嚴清淨佛土,自己安住自在解脫的境界。
佛陀在這時,對須菩提問道:「須菩提!你有這樣的想法嗎?色,是菩薩嗎?受想行識是菩薩嗎?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薩嗎?地水火風空識是菩薩嗎?遠離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空識的人是菩薩嗎?
須菩提回答說:「這以上都不名為菩薩。本來所謂眾生者,是不可知不可得的,不論什麼菩薩也是如此,色受想行識是不可得,說有這個法,說沒有這個法,遠離這個法性都不名為菩薩。」
佛陀聽了須菩提的回答,很高興的稱讚說:「對了!須菩提!所謂菩薩,所謂般若波羅蜜多,皆是不可得,菩薩雖要修習,但本無修習。須菩提,我再問你,色受想行識等的諸法是菩薩義嗎?」
須菩提肯定地說:「色受想行識等都不是菩薩義。」
佛陀又嘉許著說:「須菩提!你說得太對了。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時,色受想行識等的諸法或常或無常,或有為或無為等,皆是不可得,菩薩應以碧空無瑕,晴海無波的心情去修習般若波羅蜜多。須菩提,你說你不見到菩薩與菩薩名的法,法與法界,法界與眼界,眼界與意界,這些相對的諸法並不是對立的。菩薩這樣修習般若波羅蜜多,不見甚麼法,就能無諸恐怖;把心停於法,就沒有後悔的事。菩薩的心的作用,也是不可得和不可知的。因此,這個心不停於任何一物,也才沒有後悔的事。須菩提!如你所說,菩薩應如此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多,不得般若波羅蜜多,也不得菩薩名,這才真名菩薩,真名般若波羅蜜多,這是為菩薩所說之教。」
須菩提對性空的真理有深刻的瞭解和認識,他解空第一的盛名,就這樣在僧團中受著大家的尊敬。
(摘自《人間佛陀與原始佛教》弘學著)
来源:菩提心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