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梁振英2012年9月8日在一次針對國民教育科問題的記者會上。(路透社)
今天是香港行政長官上任一百天的日子,期望「百日維新」的他,因政策不得民心而激發合共超過77萬人次的市民上街抗議,其民望亦下滑至不合格,至於他主打的房屋問題,對他信心減少的市民比信心增加的市民多七個百分點;不過,有調查顯示,梁振英的民望在處理國慶海難後略為回升四個百分點,但仍未合格。民主黨代主席劉慧卿建議他多從港人角度解決香港問題,否則只會繼續不獲港人信任。
梁振英可說是「有原罪」的香港特首,因為一般市民認為,他是中共黨員或「中共的人」,是北京政府硬推給香港人的,作用之一是讓一國兩制加速成為一國一制,對他先天不信任,民主黨代主席劉慧卿更指出,市民憂慮梁振英施政時不是維護港人利益,例如他在中國國慶酒會上發言時三番四次要求港人「認清」香港經濟倚靠中國內地的「現實」,便予人要求港人接受內地一套的意味,引起反感。
在建制派因特首選舉而分裂的情況下,梁振英上任後亦未能達致大和解,再加上他任人不善,三名局長為此下馬或批評不斷;另外,推動被指洗腦的國民教育科,亦觸動港人神經;推動新界東北發展亦被視為打造內地富豪城;凡此種種,激發數以十萬計市民上街抗議,自7月1日以來,已累積逾77萬人次。
在市民示威聲中,梁振英雖在就任後推出民生政策,但多屬零碎的小政策,效果不彰,樓價在梁推出多項政策後不跌反升,結果,他的支持度由上任後第九天的「高位」(53.8分)一直下滑,這個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的調查顯示,截至9月下旬,支持度已跌至不合格的46分。
不過,《明報》委託港大在國慶海難前後進行的民調顯示,市民對梁振英的支持度仍是負數,但海難後的支持度上升6個百分點,表示「不會」選梁振英當特首的受訪者,由9月的48%減至海難後的42%,但「會」選梁振英的受訪市民比率只有39%。
對於梁振英競選時的主打的房屋問題,《明報》的調查顯示,有26%受訪市民對梁處理房屋問題的信心減少,增加的有19%,信心無變的佔41%。另外,梁振英一意孤行的態度亦令38%的受訪市民認為他沒有聽取民意,比認為他有聽取民意的比率高三個百分點。
面對民望下滑,不少評論建議梁振英默默干實事,以爭取市民支持,但《南華早報》報導,梁振英和一眾形如內閣的問責官員擬在短期內再次親身到地區聽取民意。
梁振英7月上任時曾到各區聽取民意,但往往是一片混亂收場,對他的民望亦無幫助,不過,梁自言落區可讓政府瞭解公眾脈博,有助政府制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