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讓孩子活出自主 有尊嚴的人生!(圖)

作者:口述/應志遠 文/張瓊齡 發表:2012-11-14 1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截圖)

我的兩個孩子,從三四歲跟著我們學音樂。大女兒小學就念音樂班,其中一年半讀普通班,小女兒從國中起就不再讀音樂班了。最初,是孩子自己想學音樂的,在我嚴格的要求下,她們吃了不少苦頭;每當我問:「要不要放棄?」她們總是說:「都已經被爸爸處罰那麼多次,打死也不放棄!」

磨練孩子有目的 音樂學習是手段

每天,她們除了有一個多小時必須練琴外,其餘時間都完全自由的。透過學習音樂,我鍛練孩子的意志力、專注力、抗壓性,希望她們能對某種特定事物有深入且持續的追求,以便增加日後看事情的深度。這跟學校功課完全無關,是為了將來進入社會預做準備;我希望孩子在不合理、不能完全自主的環境下,能夠適應,可以安然過關。我承認,這種「期望孩子成為卓越的人」參雜了精英思想。

當年我基於志趣學習音樂,孩子則因為出生在充滿音樂的家庭,容易喜愛音樂。不過,縱然她們都念音樂班,但我和太太不認為孩子就一定得走音樂這條路;中學階段,她們還會接觸不同的新學科,發展出興趣。

她們一進小學,我們夫妻就打定主意,務必協助孩子找到志趣,讓她們能循著自己的志趣走出獨立自主的人生,而不是盲目的考高分、爭排名、上名校、念熱門科系。縱然我們心裏期望孩子卓越,但畢竟最終是希望她們擁有幸福人生,所以決定讓孩子繼續享有自主權;因為只有自己作主的人生,才可能感受到幸福。

孩子幼小時,我們也許有比較的心態,但這種心態是可以察覺,逐漸導正的,只要父母願意承諾孩子「功課跟得上就好」,說到做到,她們的心念也會轉變,如此一來,孩子上學的壓力也減少很多。

只要孩子喜歡上學,學習態度正確,就會從找到人生志趣。那天起,清楚知道如何自當前的教育環境中擷取有益的資源,集中能量去學習她們的專業。

揚棄精英思想 建立健康親子關係

我到巴黎生活後,整個生命安靜下來,才有機會進一步反思。

以前,我期待大女兒念巴黎高等音樂院,最好可以贏得國際大賽首獎,將來回臺灣,我有面子,她也能平步青雲。這全是精英主義的遺毒。

在巴黎,很多擁有很好社會資源的父母,他們鼓勵孩子、祝福孩子,卻不用手中的資源幫他們;孩子也沒想過要從父母身上得到好處。這樣的親子關係是健康的,孩子的人生會很有尊嚴,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哪怕父母是大師級人物。

我從年輕時,就夢想成為一個有才情的傳奇人物。直到四十歲,才真的做出明智的決定,並告訴家人,也勸自己:「從今以後,要徹底揚棄精英主義,連一點餘毒都不要殘留在思想裡。」

我告訴十六歲的大女兒,一旦她能經濟獨立,就獲得了尊嚴;因為爸爸不能再用金錢影響、控制她,也不能藉由她來完成自己的夢想或彌補缺憾。

我堅決相信,在這種教育觀念下長大的孩子,最終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父母給他的尊重不是口號。女兒們進入青春期後,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裡;我會幫忙分析利弊,卻不會要她們非得怎麼做才行;她們都知道爸媽基於愛講一些話,只是在指引,她們照樣可以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旦當孩子覺得要朝人生志願啟動了,就沒有停下來猶豫,也不需要任何提醒。

一個自主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在於不管他未來際遇如何,都不會懷疑當初的選擇;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後悔,正面看待自己在人生交叉路口所做的任何判斷。



来源:國語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