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測試孩子的自控力與未來成長的實驗。
20世紀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舍爾設計了後來非常出名的「棉花糖實驗」:一名實驗人員將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帶進一個房間,桌子上放著一塊棉花糖,實驗人員告訴孩子他將離開房間一會兒,如果孩子在他離開期間不吃掉棉花糖,他將獎勵他兩塊棉花糖,如果他等不及吃掉了,就沒有獎勵。
參加實驗的孩子共有653名。實驗結果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在實驗人員離開的15分鐘內堅持不吃棉花糖;其餘的孩子,有的在實驗人員一離開就忍不住吃掉了棉花糖,剩下的孩子大多只能等待30秒鐘。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這653名孩子成為青少年後,米舍爾再次追蹤當年參加實驗的他們。他發現一個顯著的關聯:孩子在四五歲時堅持等待的時間越長,長大後在米舍爾設計的評估表現中得分越高。在其他能力中,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的關注力和推理能力更好,並且他們「不容易在壓力面前崩潰」。
為什麼能夠堅持等待、延遲滿足的孩子情商和智商表現得更高?一個解釋是那些在實驗中「獲勝」的三分之一的孩子,本來就具有更高的情商和智商。比如,他們明白在實驗人員離開期間不吃掉棉花糖,他將獲得兩塊棉花糖,這種推理能力給了他信心,使他在克制自己想要吃掉棉花糖的心理壓力中,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別的事情或等待未來的成功。
這個教育實驗和成長故事對今天的中國家長來說,依然具有深刻的啟迪。不久前,出生於60年代、畢業於北大的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到,現在80後、90後的一些年輕人,年紀輕輕就開始買房、買車,成為房奴、車奴,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選擇和更大理想的實現。不料,80後、90後年輕人們紛紛回應說,他們寧願現在就成為房奴、車奴,這些東西給了他們提高生活品質的條件,而理想可以往後靠一靠。這是不是說明中國年輕人的耐性正在下降呢?
這種選擇傾向與俞敏洪那一代人有點大異其趣。以俞敏洪本人為例,他是通過三次高考才考上北大的,在北大英語專業就讀時也吃了很大苦頭,在畢業留校擔任多年教師後,他從北大辭職,從拎著漿糊桶到佈告欄刷廣告和最初的幾十個學生開始了新東方的創業。在當時看來,他舍下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是很重的,而他努力爭取的東西是相對虛幻的、能否得到也是存疑的。
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成功的秘密:一個人要成為人才,要做成大事,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願意為未來的目標付出眼下的代價,在壓力面前保持心態的從容和精神的專注。
中國家長對孩子往往關愛有餘,較少想到訓練孩子懂得堅持等待、延遲滿足。我們看到很多家庭對孩子都是一呼百應,孩子一提要求就很快滿足。只要家長們約束一下自己的愛心,改一改自己的習慣,你的孩子就會變得不一樣。比如,幼兒想要從童車裡出來,如果你確認他還可以呆一會兒,你可以告訴他:「你要等一等,等媽媽幹完手上的活兒。你可以繼續玩車上的玩具,或者觀察旁邊的花草。」上學後的孩子想要一輛自行車或遊戲機,你可以對孩子說:「等到年底吧,我要把它作為你學習成績的獎勵和新年禮物。」想一想,這個年底實現的目標一定會給孩子增加學習的動力。
增強孩子的自控力,很重要的方面是使他們不容易在壓力面前崩潰。所謂崩潰有幾種情形,一是情緒崩潰,這會使原來計畫好的事情做不下去或做得很差;二是信心崩潰,徹底放棄原來確定的目標;三是人際關係崩潰,導致與他人關係緊張,很難協作共事。顯然,管理不住自己,一遇壓力便容易崩潰的人很難有所作為。為此,家長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孩子一起設定一些目標,要經常與孩子一起討論這些目標的意義,和孩子一起分享在實現這些目標的努力過程中的收穫和快樂。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懂得,在努力的過程中要克服一些困難、頂住一些壓力,都是自然而然、應當如此的事情,孩子就會平靜地、有耐心地去做計畫中的事情,即使後來目標沒有實現,他也會懂得過程就是意義、過程就有價值的道理。
懂得堅持等待、延遲滿足,懂得樹立目標、持續努力,懂得自我控制、不在壓力面前崩潰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品性。他們不會狂躁易怒,或無故沉默,他們樂意理性交流,總是對生活保持著興致,他們不會常常抱怨。願家長朋友們通過自己的引導,培養出這樣的具有優良品性的好孩子。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