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煦(Shu Chien)是美國史上僅有的6位擁有集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理科學院四大院士榮銜於一身的學者之一。
揭開了造物者對人體紅血球刻意創造成扁平形狀的奧秘、推動生醫界深入至分子層面工程研究的美國四院院士錢喣(Shu Chien)博士,5月4日在「美中生物醫學和製藥專業協會」第8屆研討年會中做「科學與人生(Life and Science: A Case History and General Thoughts)」的主題演講,以自己82年歲月為「歷史案例」,向與會的200多位生物醫學與製藥界的博士專家們講述了他對科學與人生探索的種種感想。
把握人生中遇到的每一個機會
錢煦從小就喜歡數學,同學認為怪異,他卻樂此不疲。他1931年出生於北京、在上海接受高中以前的教育,因為當時北大突然開放讓非高中應屆畢業生透過甄試入學,錢煦說「人生中遇到所有機會我都會抓住」,他當時就把握機會決定應考,他想:「考不上,至少能先看過真正的升大學考題」。當時數學程度還不夠的他,參加了預備醫學科考試,沒想到居然通過了,他就揮別數學、一腳踏入了生物醫學領域。
1948年12月,錢煦在北大的學業尚未完成,共產黨竊國入京、國民黨倉皇撤離。他在北大執教的父親錢思亮,是少數上午接獲通知、就決定中午在天壇搭乘30人座小飛機緊急撤至南京、後遷臺灣的教育家。錢煦說「家裡財物少,搬家很容易」,「遷往臺灣讓他家少吃了不少苦頭」。(他兩位後來定居臺灣的兄長:錢復與錢純,分別對臺灣政治與經濟做出很大貢獻。)
家庭非常重要
在臺灣,錢煦在父親錢思亮任教的臺灣大學上學,同學會跟他打聽考試重點「你父親說了什麼」。錢煦決定不走臨床,而在大腦與心臟當中選了心血管科作為研究對象,台大畢業後就於1953年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深造。
演講中,錢煦以投影片展示了多幅他的愛妻胡匡政女士的秀美賢淑的大頭照,他們在哥大認識,因為錢煦曾經跳級上學,她低他兩屆卻與他同齡。1957年他哥大博士班畢業那年倆人結縭,育有三女。對於美滿的婚姻與家庭生活,錢煦誠心感謝妻子,說「家庭非常重要」。
人不能逃離自己的興趣
在哥倫比亞大學錢煦發布了他的知名研究:紅血球在血管內能多個堆疊或單個運動,血液黏度可因而適度調整,紅血球甚至能扭轉變形、在毛細微血管內擠過比細胞還小的孔洞。
錢煦說「人不能逃離他的興趣」,喜歡數學的他,非常享受這個需要工程與計算的研究題目。他在哥大就學期間,還抽空在紐約市立社區學院選讀工程方面課程。
立定志向的重要性
演講中,錢煦談到研究中觀察到的一個現象:紅血球在沒有岔道的直行血管裡前進得最為順暢,不會產生岔道中的紊亂或停滯。他說人生也是一樣,檢討大半輩子從數學與醫學開始的種種事業抉擇,他說方向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時間精力的浪費。
跨領域研究的合作與友誼
直到1991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邀請任教,錢煦是以哥倫比亞研究團隊為他的大家庭的,演講中他播放多幅歡樂團體照,並提到跨領域的研究得力於好友工程師研究夥伴的加入,錢煦強調「友誼」「合作」。他說,理論上合作應該是一人一半的,但是界線太難掌握,因此他的原則是「我60%別人40%」。
錢煦感到幫別人開闢研究領域讓他很快樂。因內皮細胞的研究他對分子生物的瞭解越來越深入,於是協助開拓了生理學與心血管系統方面的分子生物層面研究。有一段時間,他3、4年內會往返停留在紐約、臺灣與中國,分別在兩地領導研究,錢煦因此也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錢煦目前是加大聖地牙哥生物工程與醫學的教授、醫學工程研究院主任。在他第二個研究團隊大家庭裡,他推展生醫工程研究,為該校園取得多項研究獎金,並推動加大10校生物工程研究院之間輪流舉辦的專題論壇。
如何才能使科學事業發展成功
錢煦是美國史上僅有的6位擁有集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理科學院四大院士榮銜於一身的偉大學者之一,他並榮獲2011年白宮獎,從歐巴馬總統手中接過獎章。在演講的最後,他給科學研究者11項成功明燈作為祝福:
第一、立定志向,但是要適應環境。第二、活到老學到老,且要遵守民初「五四運動」推動者胡適所言,要學得「又深又廣」。第三、追求卓越、盡力而為。第四、以成功為目標,但接受失敗、從中學習。第五、視危機為轉機,要樂觀。第六、與人合作,給60受40。第七、有服務精神,為大我著想。第八、時間管理要最佳化且要注意平衡。第九、有愛心有熱情,專注投入。第十、有毅力,一直做到完成。行百裡者半90,不要功虧一簀。第十一、品行正直、講道德。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