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美國有兩個地方非常震撼我,一個是我在《看看美國是怎樣對待戰死的軍人的》中介紹的阿靈頓無名戰士墓,一個就是我在本文裡將要介紹的越戰紀念牆,美籍華人林瓔設計的這堵紀念牆上刻著的五萬多戰死士兵的名字讓你瞬間會感覺到戰爭竟是如此的殘酷,那些來訪的家人和老兵或佇立憑弔、或輕輕撫摸著自己熟悉的名字、或用紙筆臨摩下紀念牆上對自己重要人的名字的場景讓觀者忍不住動容,那些來訪者留在牆下的照片、勛章、鮮花、國旗、啤酒、大量的感人的信件和詩歌等讓你懂得了對百姓來說戰爭的傷口從來都無法癒合,所以,讓我們來深深地祈禱世界和平。
假如你去過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廣場的話,你一定不會錯過著名的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但你很有可能會錯過分布在周圍的二戰國家紀念館、韓戰紀念園或越戰紀念牆,就算你走馬觀花地都看過,有時也很難理解美國民族精神的精髓,因為它們實在需要你花時間去細細體會。這一系列紀念場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對不同戰爭中戰死的將士的憑弔和懷念,而更多表達的是一種直面歷史的勇氣,它們讓每個親臨參觀者反思戰爭和代價,正視戰爭的結局,從而能走完治療戰爭創傷的漫長歷程。
一、美國國家二戰紀念館(National World War II Memorial)
美國二戰紀念館是用來憑弔參加二戰的士兵和平民的國家紀念場所,它坐落於華盛頓國家廣場的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中間,看上去像是一個下沉的露天橢圓廣場,在面向華盛頓紀念碑的一面,是一組反映美國二戰期間重要歷史事件的淺浮雕。圍繞著這個橢圓廣場的是56根花崗岩柱子,每根上面刻有二戰期間美國的一個州或海外領土的名字,柱子上懸掛著銅質花環,之間用一根碩大的銅質繩索連接起來,象徵著美國人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抗擊外敵的精神。在紀念館兩端各有一個凱旋門,凱旋門裡各有三隻巨大的銅質雄鷹高舉著象徵勝利的花冠。紀念館還有一座彎曲的「自由牆」,上面刻著4000顆金星,每一顆星都代表著在二戰中犧牲的100位美國人。
二戰紀念館於2001年動工興建,預算總投資高達1.94億美元,它於2004年亡兵紀念日之前開始向公眾開放,迄今每年平均吸引400至500萬遊人前來參觀。美國二戰紀念館是在擔心二戰老兵倖存數目越來越少的倉促情況下特許而建的,繞過了很多應有的法律程序,因此注定會招致來不少的批評,尤其選址在華盛頓廣場曾經用作抗議遊行的地點,而且有破壞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之間視野連續性的效果,更有人批評說不該把州名刻在柱子上,因為他們與聯邦戰爭無關。很多知名建築學家對其設計風格也頗有微詞,它不像後面我要介紹的越戰和韓戰紀念館那樣更加人性化,許多人認為二戰紀念碑純粹是「歷史控」下的作品,如波士頓先驅報就批評它「過於虛化、賺眼球、靠平庸想像而來」,而費城探索者報乾脆把它稱為很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華而不實味道的建築」。
二、韓戰紀念園(The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
韓戰紀念園坐落在國家廣場以西的Potomac公園裡,位於林肯紀念堂的東南和映景池(Reflecting Pool)的正南,整個紀念園形似一個穿過圓圈的三角形狀,是供遊人憑弔韓戰將士的地方。
走進韓戰紀念園,首先捉住你視線的是19個比真實人體要高大得多(2.21-2.29m)的不鏽鋼戰士塑像,他們代表著來自不同軍種的一個巡邏小分隊——14個陸軍、3個海軍陸戰隊、1個海軍和1個空軍戰士。這些塑像全副武裝,分散在象徵著朝鮮國土的岩石和樹叢之間,每個士兵的面部都被渲染出不同的表情,有疲憊、迷茫、絕望,也有堅韌、不屈和果敢,讓每一個身臨其境者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地感染。
這些士兵塑像的背後是一面黑色拋光的大理石紀念牆,牆上若隱若顯著2500多個海陸空將士真實的面容影像,它們是根據韓戰新聞和戰爭檔案中美軍士兵的照片臨摹刻錄下來的。紀念牆前的19個戰士的形象反射到這張牆上,看上去好似有38個,象徵著停戰協議中的三八線。反射和刻蝕的兩組形象流動地融合一體,互相襯托,讓人瞬間有親臨韓戰戰場的感覺。這座牆的盡頭鐫刻著韓戰紀念園的點睛之筆:「自由從來都不是沒有代價的(Freedom Is Not Free)」。
塑像的北面有一條小徑,通向一個淺淺的圓形追思池(直徑9米),它由黑色大理石建成,四周有樹木和黑色石凳環繞,石頭上分別鐫刻著美國和22個聯合國部隊戰死、受傷、失蹤和被捕戰士的數目,而紀念園的南面有三叢木槿,這是韓國的國花。
韓戰紀念園是1986年由美國國會授權修建、老布希總統於1992年的國旗日奠基、克林頓總統和金泳三總統於1995年7月27日一起揭幕的,這一天正好是朝鮮停戰42週年紀念日,倖存的韓戰老兵們亦列隊參加。韓戰紀念園是我見過的設計寓意最豐富、造型最獨特的紀念場館,它最逼真地再現了當年的戰場氣氛,置身其中,你會由不得地浮想聯翩,戰爭是殘忍的,但很多時候它卻是和平的手段,而人類的這種悲哀正是在這裡得到了最高層次的詮釋。
三、越戰紀念館(The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在所有華盛頓的國家紀念館中,不能不承認越戰紀念館中的紀念牆是最令人震撼的,也是最吸引遊客的了。越戰紀念館位於國家廣場林肯紀念堂的北面,它由三部分組成:三個士兵雕像、越戰女兵紀念館和前面提到的著名的越南老兵紀念牆,這是為憑弔在越戰(含東南亞)中喪生、失蹤和受傷的將士們而專門設計建造的。
越戰紀念牆是由著名的華裔設計師林瓔設計的,參加越戰紀念牆設計競賽的時候她還是耶魯大學建築系的學生,只有21歲時,卻在不乏出自著名設計師的1421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紀念牆呈一個放倒的V字形,由兩面75米的黑色大理石長牆組成,牆上鐫刻著58272個越戰中死去的人的姓名。紀念牆體漸入地水平線下,後面是土,最高處有3米高,尾端逐漸縮減到20厘米,林瓔用這種兩邊低中間高的形狀使碑上銘刻的名字從兩邊向中間不斷增多,累積出越來越強的視覺衝擊感。紀念牆的東翼指向華盛頓紀念碑,西翼指向林肯紀念堂,整個碑牆被大片的綠色草坪包圍襯托。當遊客注視名字的時候,同時可以看到自己身影的反射,預示著歷史和現實在這裡匯合。這裡雖然沒有掩埋任何屍體,也沒有任何英雄的雕像,但這刻滿了戰死軍人名字的紀念牆,仍被數萬死者的親屬看成是與親人連接的唯一紐帶,寄託著那些隕落在異國他鄉親人的靈魂,引發人們去思考戰爭和平的本質。
當年林瓔的設計獲獎後一度爭議曾很大,主要是她的設計缺乏戰爭紀念碑的許多傳統元素,譬如愛國口號、英雄雕像、旗竿等,當然林的亞裔身份奪魁越戰紀念碑也是一個敏感的問題。結果主辦紀念碑競圖的越戰退伍軍人協會不得不妥協,在紀念牆對面另外加上了三個越戰軍人(The Three Soldiers )的青銅雕像,雕像裡的三個士兵被特意設計成了白人、非裔和西裔的形象,他們隔著草坪凝視著紀念牆,好似一直在注視著自己死去的戰友們。
每年的亡兵紀念日,政府在越南戰爭紀念碑前都要舉行紀念儀式。每年都有無數的美國人來到這裡參觀憑弔,尤其越戰老兵和他們的家人喜歡來這裡緬懷自己的親人和戰友,他們或靜靜佇立在那裡,或輕輕撫摸著自己熟悉的名字,有些人還帶來死去軍人年少時代的照片、勛章、鮮花、國旗、啤酒等,有些人還帶來紙筆,臨摩下紀念碑上對自己重要人的名字,而這其中最感人的是每天遺留在牆下大量的信件,許多退伍軍人滿懷感慨地說:「這是一個我最希望來的、能靜靜地懷念我朋友們的安靜地方。」
幾乎對每一個美國來說,越戰都是或多或少與自己有關的一場噩夢,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為此付出了沈重的代價,而林瓔設計的這優美而簡單的紀念牆就是對這場災難無聲卻最有力的訴說和詮釋,它表達出的超越政治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直面歷史的勇氣,讓每一個親臨者對美國這個民族肅然起敬,這座看似簡單的紀念碑無言地提醒著美國人去正視越南戰爭的結局,走上治療戰爭創傷的漫長歷程。
越戰紀念碑的主體完成於1982年,2007年入選美國建築協會第十大最受歡迎的建築之一,也是女性設計師排名最靠前的作品。幾乎所有的建築藝術評論家都同意林瓔創造了前無古人的紀念碑設計風格,為其他設計師立下了難以企及的高峰。幾乎三十年過去了,仍時時有人站在紀念碑前撫摸著牆上的那些名字,目睹這一切,你會由不得地從心底生出一股深深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