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24日訊】「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人人都會背誦的一段話。在人們的心目中,彷彿古代讀書人平時說話就是滿口「之乎者也」,用這些來表達自己的疑問、憤怒、歡喜……
然而,南開大學文學院孟昭連教授告訴我們:這其實是個誤會!
古代人說話不說「之乎者也」
長期以來,傳統語言學理論認為,文字是語言的客觀反映。也就是說,文言就應該是古人口語的忠實記錄,即所謂「映照說」。但孟昭連經過多年研究後疑竇頓生。
按照語言學界共識,西周之前漢語是沒有語氣詞的,「之乎者也」等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才在書面語中出現的,在二三百年間很快達到完備的程度。從《尚書》開始,《詩經》《左傳》尤其是《論語》及戰國其他諸子著作,都有大量語氣詞。
一個民族的語言,在二三百年間突然出現了一整套前所未有的語氣詞,最初的動因何在?在古代傳播手段相當落後的情況下,它是如何在全民的語言中(包括口語)迅速普及應用的?通過對大量文獻典籍中的實證、例證的分析、研判,孟昭連教授指出:一整套語氣詞的「突然降臨」是不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因此也是不可信的。
更為奇怪的是,上古的語氣詞在後來的口語中全都沒有留傳下,「也」「矣」「乎」「哉」「歟」「耶」之類連痕跡都沒有了。這也成為語言學領域的「千年之惑」。孟教授假設這些語氣詞曾在古人的口語中存在過,並按照先明清,再唐宋、南北朝,最後秦漢的逆向順序來考察,結果令人吃驚:它們從來就沒在古代人的口語中存在過。孟教授引用了大量古代文人的著作和材料,比如宋代,連皇帝批閱奏章這麼「嚴肅」的事也都沒有「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乃書面語符號
既然古人日常生活根本不說「之乎者也」,那「之乎者也」是什麼?
孟昭連指出,語言學家告訴人們「古代文言是沒有標點的」,這其實是一種莫大的誤解。其實,「之乎者也」之類的所謂「語氣詞」,就是古代最早的標點符號。先秦口語中並沒有語氣詞,不同的語氣是用聲調的輕重、緩急、高低來表現的。當口語轉化為書面語時,古人就借用了一批本來屬於實詞的文字作為每一句的提示符號,既表示停頓,也提示這一句的語氣聲調,閱讀時「之乎者也」只起到提示作用,並不需要讀出聲音來。
專家稱,這個結論對傳統語言學中的「文字是語言的客觀反映」觀念是一個巨大衝擊,中國古代語言的發展歷史很可能會因此而改寫。
既然「之乎者也」只是「標點符號」,那麼閱讀時發聲的習慣是怎麼形成的呢?孟昭連認為,唐五代口語中已經開始出現了白話語氣詞,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啊嗎呢呀」之類,書面語中的語氣提示符號也逐漸轉化為與口語相對應的文言語氣詞。唐代科舉考試,主要內容就是考查對儒家經典的記憶與理解能力,甚至有時專考「之乎者也」。也就是說,經典中的語氣提示符號已成為經典內容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考生在平時朗讀背誦經典時,會將句末語氣詞讀出聲音來,以強化記憶。就像現在考試,如果連標點符號一起考,甚至填空題專考標點符號,那麼學生背誦課文時必然也要背誦標點符號。
「之乎者也」的研究價值
最近,孟昭連將他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題為《破解「之乎者也」千古之謎——文言語氣詞非口語說》的論文,對「之乎者也」的產生、消失、實際功能等詳加論述,在學界引起巨大反響。
對於「古文沒有標點」的說法,孟教授不敢苟同:「古人發明文字,就是為了記錄語言、表達思想。不告訴讀者應該在何處停頓,語氣如何,豈非自設迷陣,不想讓人看懂?」
那麼,為何古人不選擇簡單的符號斷句呢?「借字為標」一方面是為了「詞更達意」,另一方面是為了維護方形漢字的美觀一致。孟教授風趣地說,文言雖是記錄語言的工具,但它的內容和形式與日常生活中的口語大相逕庭。因此,古裝影視劇中那些搖頭晃腦、滿口「之乎者也」的人物形象是人們主觀臆造的,並非歷史真貌。那些提倡學生講說「文言」的「國粹迷」們,更應該先搞清楚何謂「文言」,何謂「國粹」。閱讀時,「之乎者也」讀出聲音來,就像「領導——冒號」一樣會成為笑柄。
孟昭連的學術觀點得到古代文獻與文言小說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劍國的強力支持。李劍國認為,孟昭連教授一反傳統的語言理論,用全新的視角對文言語氣詞的實質進行解讀,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難能可貴。傳統觀點其實是在西方語言理論影響下出現的,並不符合中國古代語言發展實際。孟昭連教授的研究徵引文獻豐富,推理嚴密,結論可靠,說服力很強。他說:「在長期整理古代文獻的過程中,我時常感到文言語氣詞有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但用孟氏‘非口語說’來解釋,即可迎刃而解。」
来源:光明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