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31日訊】《百家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在網路時代,它有著怎樣的當代價值和意義?《解放週末》約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撰寫此文,獨家發表,以饗讀者。
宋版古籍善本《百家姓》
■今天的我們普遍會遭遇這樣的困境:尤其是對傳統的東西,往往「假熟悉真陌生」
就像誰都知道《三字經》的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一樣,凡是中華子孫大概沒有不知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是出自《百家姓》的。「周吳鄭王」現在居然還成了俗語——「你今天干嗎穿得‘周吳鄭王’啊?」著名演員陳道明在電影《唐山大地震》裡就這樣說過,其意近於「人五人六」。
但是,今天的我們普遍會遭遇這樣的困境:尤其是對傳統的東西,往往「假熟悉真陌生」。今天能夠接著「人之初,性本善」而隨口道出《三字經》前十句的人,恐怕不會很多;就《百家姓》而言,除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以外,還能對它有所瞭解的人,或許也是很少的吧。謂予不信,請大家先思考幾個問題如何?
《百家姓》究竟是一本什麼書?
答:《百家姓》是傳統三大蒙學讀物之一,是集中中華姓氏為四言韻語的識字讀本。合轍押韻,朗朗上口。
《百家姓》這一類的書在它之前有嗎?為什麼就它那麼流行?
答:有的是。在《百家姓》之前,有關姓氏的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戰國時有史官編著的《世本》,記載黃帝至春秋時期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經逐漸散逸。中華民族歷來重姓氏,此後此類書自然很多,也有不少一直保存到今天。不過,它們都沒有成為蒙學讀本,自然不可能像《百家姓》那樣家喻戶曉了。
《百家姓》是什麼時候的書?
答:宋朝的。陸游《秋日郊居》第七首自注曰:「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這是見於《劍南詩稿》卷二十五的明確記載。可見,《百家姓》在陸游做此詩前就已經很流行了,成了「村書」。
《百家姓》是誰寫的?
答:不知道。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說:「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換句話說,作者是錢氏吳越國的「小民」,即沒有什麼名氣地位的讀書人。王明清的理由是:「其首曰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乃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吳越國由錢鏐創立,是五代十國時期相對穩定的一個割據政權。難得的是,錢鏐一再告誡子孫,如遇王者,不要興兵,應納土歸順。後來的吳越王錢俶,曾為趙宋平定江南效力,宋太宗時更獻國歸宋,受封王爵。江浙的民眾因此躲過戰亂,所以一直感念吳越錢王。「孫」則是錢俶正室王妃之姓。可見,作者是吳越國民的可能性確實比較大。而「李」則是與吳越國毗鄰的南唐國皇室之姓,吟出《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李煜就是南唐後主。
《百家姓》和《三字經》、《千字文》有什麼不同?
答:《三字經》、《千字文》的字句編排都有教誨的意義,而《百家姓》則沒有。雖說《百家姓》也是四字一句,格式整齊,合轍押韻,卻只是把幾百個姓羅列在一起而已,不考慮姓之大小、古新,並無規律可言,更沒有什麼微言大義可言。
既然如此,為什麼《百家姓》會被選作蒙學讀本呢?
答:僅僅要識字,可選的書多了。但是,《百家姓》匯聚的不是一般的漢字,而是作姓用的漢字,這就不一樣了。以家族為中心、視血緣區別親疏,乃是中國傳統的核心價值之一,是全民族的重要信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選擇《百家姓》正是為了從小對孩子進行傳統價值觀的教育。
綜上簡述,足見《百家姓》固然是童蒙「村書」,卻絕對不能小看。起碼,「假熟悉真陌生」總不應該吧。
■姓氏對於中華民族極其重要。我們有時會用一句很重的話:「別忘了自己姓什麼!」
姓氏對於中華民族極其重要。我們有時會用一句很重的話:「別忘了自己姓什麼!」強調的就是歸屬感、認同感和清晰恰當的自我定位。可是,今天的我們對中華姓氏文化又有多少瞭解呢?解析《百家姓》中每個姓的歷史,有助於我們增加知識,也讓我們不至於數典忘祖。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術問題,在很多方面,意見也並不統一。我想嘗試下,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講述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姓氏文化。
中華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那時還沒有文字記載,我們只能從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裡去摸索。其起源離不開三皇五帝。
先說「三皇」,如下幾位似乎都具備被稱為「三皇」的資格:有巢氏(構木而居)、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氏(捕魚狩獵)、神農氏(播種五穀)、女媧氏(補天造人)。這些都是對文明的起始、人群的生存和發展作出過根本性貢獻的先民。
再說「五帝」,也是說法不一。普遍比較認可《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姬姓,號軒轅氏)、顓頊(號高陽氏)、帝嚳(號高辛氏)、帝堯(號陶唐氏,名放勛)、虞舜(號有虞氏,名重華)。在「五帝」中,黃帝的影響首屈一指。但是,「炎黃子孫」之「炎黃」裡的炎帝(姜姓,號烈山氏、厲山氏)卻不在其列。這只是《史記》的一家之言。大約同時代比較有影響的還有太皞(風姓)、少皞(號金天氏,名摯)。當然,這些都是傳說,只不過我們都很接受和認同。
由上可知,上古的姓氏情況非常複雜,絕不是只有「姓」那麼簡單。我們今天講「姓氏筆畫」,講的其實也就是「姓」的筆畫而已,早就不講「氏」了。上古則有姓有氏,那麼姓和氏有什麼區別呢?
姓是族號,表示的是血統。較早的來自於部落圖騰。所以,有以動植物為姓的,如熊、虎、瓠、華,這些姓就很古老。較後來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姓就往往會有女字旁,如姬、姒、姚、姜、嬴。
那麼,什麼又是氏呢?同一個姓的子孫繁衍了,分出很多支系,逐漸遷徙到別的地方,就用氏來分別支繫了。可見,姓在先,氏在後。所以,我們說「姓氏」,沒有說「氏姓」的。
周代的宗法制度很嚴格,只有貴族可以有姓氏,平民則無姓無氏。貴族女子用姓,因為這樣可以「別婚姻」。同姓則同血緣,所以不能通婚。這是古人對優生學的最早的認識。過去「同姓不婚」,現在不同了。張、王、劉、趙、李這樣的大姓,現在同姓通婚的並不少見。我有位好朋友叫李欣,他太太不僅姓李,而且也叫李欣,他們的女兒乾脆也叫李欣。大家看著很開心,絲毫沒有問題。然而,小姓同姓通婚的就會感覺不一樣,這就是遺風猶存了。
周代女子地位已經不高了,於是,就算是貴族女子,也是姓比名重要。按照傳統,女子的名字只有自己的父母尊長和配偶才知道,往往連子女也不知道,如張王氏、李趙氏之類。今天當然不一樣了。子女不僅知道母親的名字,隨母姓的也不少,將父母的姓拼起來做個新姓也可以。
貴族男子則稱氏,因為氏可以「別貴賤」,可以看出出自哪一支哪一系,是嫡出還是庶出,祖上有什麼功勛身份等。這裡的情況就相當複雜了。諸侯以封國為氏:鄭文公鄭捷,鄭是氏,捷是名;卿大夫一般以封邑和居住地為氏:屈完封地在屈,東門襄仲住在東門,南宮敬叔住在南宮;還有以官名為氏的:司馬、司寇;以祖先的字為氏的:孔、叔孫、仲孫;以祖上謚號為氏的:莊姓,楚莊王之後;以專業技能為姓的:巫、陶、龍。
戰國以後才開始以氏為姓,大概到了漢魏時期,姓氏才合一,不再區分,而平民百姓也才普遍開始用姓。
■真正讀通了《百家姓》就可以明白,中華民族真是名副其實的大家庭
表面上看,通行本《百家姓》只不過是羅列了444個單姓、60個複姓共504個姓氏,乾巴巴的,好像很是單調枯燥。然而,假如我們認識到,《百家姓》實際上乃是一部中華姓氏文化的索引,504個姓氏雖然只佔了中華民族兩萬多個姓氏的微不足道的極小部分,卻都是引領我們中華子孫走向姓氏文化巍巍殿堂的津梁路徑,那麼,我們就能夠深入中華姓氏文化的堂奧,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體悟出《百家姓》的傳統價值和現代意義。
在這裡,我們當然只能量海一杓、嘗鼎一臠。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一個中華子孫都應該有自覺的身份認同和民族意識,為本民族感到自豪。但是,如果過度地看待和執著於這個問題,就難免膠柱鼓瑟之譏了。漢族在56個民族中是人口最多的,《百家姓》在編撰的時候選擇的基本都是漢族姓氏。其實,大概在其誕生的宋朝,就已經找不出一個「純粹」的漢族姓氏了,更不必說一千多年以後的今天了。各個民族之間早就在文化上聲氣相通,在血緣上血脈交融了。真正讀通了《百家姓》就可以明白,中華民族真是名副其實的大家庭。我們恐怕找不到哪個姓氏,只有漢族或其他民族的單一血統。
就拿我自己的姓「錢」來舉例吧。和其他來源複雜的姓氏相比,錢姓的姓源還是相對單純的。即便如此,也足以讓我們眼花繚亂。
錢氏裡面也有其他姓氏改入的,比如駱賓王的後代就有改姓錢的。我所屬的這一支還有錢陶不通婚的規矩,這就說明這兩個姓的血緣相通過。兄弟民族也有姓錢的。滿族原本沒有錢姓,清軍入關後,漢軍八旗大量吸納中原漢人,錢姓也在其中,漸漸演變成了滿族。而同時也有不少滿族人因漢化開始採用漢姓,尤其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清王朝倒臺,大批滿族紛紛改姓漢姓,錢姓也是選擇之一,滿族錢姓因此大為擴大。哈尼族有錢姓,出現得還相當早,在明清時就是大姓氏;居住在錢姓重要聚居地浙江臨安一帶的錢姓人中還有人擔任過土司府的官職,其後裔至今在當地仍有較大的影響。
當前不少兄弟民族的錢姓人,歷史上並不姓錢,而是因為同音轉譯等原因改姓錢的。如蒙古族的錢姓來自蒙古姓「敏罕氏」,「敏罕」蒙古語意思是數目字「千」,與「錢」諧音相近,因此這些人在與漢族人交往時,往往將本姓簡述為錢,相沿未改。彞族錢姓則是由本族舊姓「都普」轉音而來,成為天下錢姓中的一支。
在傳統中國,某一地區的同姓之人往往會形成家族的形態,這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聚族而居能夠團結起來,守望相助,度過災荒和戰亂。家族內部會形成統一的價值觀,煥發出強大的凝聚力。這在中華姓氏文化史上,是一個極其醒目的正面現象。
就拿大姓「陳」姓來舉例。長久以來,天下陳姓一直標舉「義門精神」。唐代,環公(臨海令)帶著伯琪等6個兒子避難於泉州仙遊,其第五子伯瑄,勤奮好學,文采出眾。南康馬聰與他友善,兩人結伴遊覽廬山。迷戀其風景優美,乃偕其子旺徙居,隱跡於江州德安縣太平鄉長樂裡永清村。伯瑄就是潯陽陳氏的開山之祖。德安在九江之南,因而被稱為江州陳氏。這就有了「義門獨著,百犬同牢」。據明代嘉靖年間《陳氏兆祥族譜》記載:「唐大順元年(890年),旌表孝悌,標揭門閭,於是陳氏特立義門。」
自「義門」陳氏初創至宋朝開寶年間,陳氏便發展到740餘人口。至宋天聖四年(1028年)已達到3700餘口。族人濟濟一堂,同灶以食,合田而耕,童叟無欺,老幼齊心,強弱安處,不存芥蒂。不僅族人如此,據說連豢養的狗也是如此,都在同一個大食槽裡吃飯,如有一條狗沒有到,其他的狗還都等它來了一起用餐。
義門陳氏延續了19代,跨越了300多個春秋。宋仁宗曾為之讚道:「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無雙。」宋嘉祏七年(1062年),由於陳氏族人過度集中,不利於生存和發展,經文彥博、包拯等大臣合議,宋仁宗准奏,決定採取雙分流的辦法。是年7月,由宋仁宗御賜編號,將家族財產列為291份,將陳氏分流至今天的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廣西、江蘇、廣東、福建、山東、上海、天津等地125個縣市,入住的田莊達290餘處,義門陳氏於是遍佈四方。這些陳氏徙居新址後,家家門口都掛起「義門」燈籠,這正是同一姓氏凝聚起來的力量。陳獨秀、陳雲、陳毅、陳賡、陳立夫、陳果夫、陳誠都是江州「義門陳氏」之後。
通過上述兩個傳統實例,我們不難看出,中華姓氏文化的核心價值乃是交融、凝聚、團結、互助、和諧、穩定。中華民族滄海桑田,屹立不倒,靠的正是這樣的精神。通觀中國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個人-家庭-家族-社會-國家」的有機結構,由同一姓氏而成的家族正處在承上啟下、上通下達的關鍵位置上。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何以綿延數千年?以姓氏文化為基礎的家族所起的維繫作用是不應忽視的。今天的中國正在經歷快速、開放的現代化進程,如何深入研究、發掘、弘揚中華姓氏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重大課題。
■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
我們在這裡只需用幾個最表層、最淺顯的問題,大概就足以說明深入研究中華姓氏文化的迫切性了。
《百家姓》收錄了504個姓氏,那麼,中華民族到底有多少個姓?
答:很難說清楚。明代陳士元編的《姓鐫》就已經收入單姓、複姓3625個。1978年,有關部門通過戶籍和郵電部門對七大城市漢字姓氏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所得的姓氏總數是2587個。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姓氏彙編》共收集單姓、複姓5730個。而臺灣學者王素存著的《中華姓府》收集到的古今漢字姓氏多達7720個。但這絕對不是最終的數字。根據1996年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我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一共有11969個。何況,現代中國人使用的漢字姓氏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去調查發現,尤其是那些還保持著漢唐古音的交通閉塞地區,以及一些語言文字溝通不便的兄弟民族地區,肯定還有很多姓氏埋沒在民間,比如「死」、「毒」、「蹦」就都是姓。
常見的中華姓氏大多是一個字的,複姓基本是兩個字的,《百家姓》記載就是如此。那麼,還有沒有更長的姓氏呢?
答:有的是,最長的竟然是9個字!《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九字姓是「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鞲」!
人的姓會改變嗎?可以改變嗎?
答:一般認為,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怎麼可以改呢?歷來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說。通常情況下當然如此,然而,在歷史和現實中,改姓的情況相當普遍,有自願的,有非自願的;有主動的,有被迫的;有榮耀的,有悲哀的,不一而足。大致可以分為這幾種情況。因避禍、避仇、避諱、避嫌所改的姓氏:據說西漢時司馬遷因言獲罪,二子為避禍出逃,長子取「馬」加兩點為「馮」,次子取「司」加一豎為「同」;帝王賜姓氏:明代太監馬三寶被永樂帝賜姓為鄭,因此改姓換名為「鄭和」;兄弟民族改為漢姓:北魏孝文帝推行鮮卑族的漢化,令鮮卑族改穿漢服,改說漢話,並改換「拓跋氏」為「元氏」;漢族人改為少數民族姓氏:遼、夏、金、元時代,漢族人改換為少數民族姓的為數也不少;因為避諱改姓:清朝雍正皇帝為了表明對儒學的尊崇,就曾經下令「丘」姓犯了孔子的名諱,必須改成「邱」;因入贅、過繼、收養改姓,這就實在太多了。此外,還有其他特殊的情況。
每個姓都是獨自起源的嗎?
答:顯然不是。某些姓氏雖然在字面上不同,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據相關研究,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遍佈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姓的讀法都照該漢字的一般發音讀嗎?
答:一般來說是,但是在稱呼別人的姓時,要格外當心,最好問問,免得讀錯。一些常見的姓氏也很容易被讀錯,比如,黑,音為hè(賀),常有人誤讀為「黑」(hēi);蓋:音為gě(葛),常有人讀為「蓋」(gài)。這方面的例子數以百計。
《百家姓》是一本童蒙讀物,但背後有著深厚的中華姓氏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重要價值。今天,我們特別應該喚醒這些沉睡(但願不是已然消逝)的傳統文化,加以切實的研究和有效的弘揚,將其引入到我們迫切期待的現代中華文明的熔鑄之中。這是我們中華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