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22日訊】 美國女明星為何一到北京就患哮喘?
「曾獲格萊美獎的佩蒂·奧斯汀(Patti Austin)原計畫10月18日在北京進行表演,但其經紀人昨日表示,奧斯汀抵達北京後就咳嗽不斷,隨後被送至醫院,被診斷為因呼吸道嚴重感染引發哮喘,無法演出。這是這位63歲歌手生涯第一次出現此類情況,奧斯汀表示抱歉。」19日下午3點多,福布斯中文網如此寫道。
是外國人的「體質」不行,還是北京的空氣不好?
這篇微博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大家紛紛調侃,奧斯汀一定是被北京空氣「熏」病的。部分樂觀的網友甚至留言評論:「又是一例‘北京咳’,外國人體質真讓人堪憂」;「沒吃過地溝油,沒喝過三聚氰胺,你丫就敢來吸金,熏死你」;「關鍵是沒有抗體」;「我隱約覺得北京正在建造自己的防護罩,市民已經錘煉的百毒不侵,外來人員進入就會喪失行動力,處心積慮啊」;「估計當年北京的空氣能是這樣的話,興許能躲過八國聯軍進北京這一劫」;「以後全世界的頂級歌手都得親臨北京一個月做拓展適應惡劣條件下生存訓練。挺過北京,到哪兒開演唱會都不怕」……
近年北京市民肺癌高發,不能說不與日益嚴峻的空氣污染問題相關。市民儼然成了人肉空氣「吸塵機」和「過濾器」,如今生活在帝都的幾千萬市民應該是對此深有感觸,天空時常陰霾,難得見藍天白雲;稍有不慎即患呼吸道疾病,出門需帶3M的防塵口罩,滿大街蒙面行人,北京儼然成了口罩大都。甚至有輿論指出: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身體所受危害要比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的輻射還嚴重。一位網友調侃道:"世界上有兩個釋放毒氣的地方,一個是奧斯維辛,另一個是北京。"
北京霧霾,嚇走多少外國人?
如果說北京2013年的國際吸引力會有所下降,那麼罪魁禍首肯定還是霧霾。「‘空氣末日’促使外國人離開北京」這樣的報導也頻頻出現在歐美國家的媒體上。在北京的老外有時稱北京為「灰京」。甚至在部分國家出版的關於中國的旅遊指南中,「北京咳」已被收入。一些外國人根據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安排一天的行程。作為世界級大都市,這樣的環境讓人望而卻步。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已開始有」撤退」的行動。
去年就有外國外交官和跨國公司在華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他們來說,招聘的難度都在加大——你怎麼說服人們到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來工作?招聘新人到北京工作是最令人頭疼的事情之一,許多潛在候選人現在出於對空氣污染的擔憂而不願到北京工作,尤其是在他們有年幼子女的情況下。儘管中國的巨大商機甚至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生活仍會吸引大量的外國人來華,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氣污染問題今後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終將會讓一些人望而卻步。顯然,這將嚴重影響中國在國際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如何治理北京的空氣污染?
國內日益高漲的公眾呼籲,國際形象的倒逼,作為中央政府駐地的首都地位,在多重因素之下,北京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已無路可退。治理污染不能再等了。《柳葉刀》週刊2012年12月發表的報告說,2010年全球死於空氣污染者達到創記錄的320萬人,是十年前的4倍,其中120萬人來自東亞。在美國和歐洲,空氣污染在上世紀40-50年代是個巨大的問題,就和今天的中國一樣。
事實上,現在正在發生的,與西方二戰後發生的非常相似。當時,污染的程度也相當高,西方國家的公民們意識到,政府和產業的關係過近,公民必須給予壓力,政府才會採取行動。也正是這個時候,綠色運動開始在美國和歐洲興起。這些環保運動者對立法者和政府施壓,讓他們通過防治污染的法規。
在美國和歐洲,公民的行動再加上非政府組織(NGO)將這些行動組織成大眾綠色運動,才真正推動了政府的改變。歷史看起來表明,當污染非常嚴重的時候,往往是政府和私營企業之間存在強有力支持關係的時候。最初打破這種循環,需要公民行動。只有這樣之後,政府才會主動採取措施,但這時仍需要來自公民團體的「鼓勵」。中國現在事實上在走西方的老路。西方過去的經驗表明,在公民團體的一致行動下,中國才會採取行動,讓產業的利益不再置於公民的利益之上。
然而與當時的西方相對比,我國去年多地頒布法規,禁止擅自發布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行為,其用意顯而易見,即要排除不實信息帶來社會恐慌,將信息發布的權力納入政府一元,並重視政府的協調指揮。這樣的政策法規顯然更利於地方政府維持穩定。但卻不利於治理空氣污染。政府若真要下決心治理,公民應能從法律上監督城市的管理者,上級領導部門也能將此列為考核幹部的重要標準之一,嚴格實行大氣污染行政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過去20年,我們一直在講「不能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最近幾年,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污染伴隨著中國的發展業已形成,再也沒辦法期待它的不到來或者無視。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重視並治理環境問題,因為現在嚇跑的只是外國人,如果連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也要通過移民去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那將是多麼巨大的諷刺。更何況,「美麗中國」必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中國,而不是一個迷霧重重的中國。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