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12日訊】北京房價牛得不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統計數據顯示:9月,北京新房價格同比上漲20.6%,位居第一;8月,北京新房價格同比上漲19.3%,位居第一;7月,北京新房價格同比上漲18.3%,位列第一;6月北京新房價格同比上漲16.7%,位居第一……截至9月,百城房價中房價最高的城市是北京,平均每平方米30497元。
《金融時報》稱,如今的北京房價,價格早已高得讓人「不好意思」。即便如此,這個城市的房價依然我行我素、玩兒命上漲。以至有人驚呼,雖然北京房價泡沫巨大,但卻堅硬無比,無人能預測這個泡沫最終膨脹多大、何時爆裂。
北京房價的持續上漲,鼓舞了全國其他城市房價上漲的士氣。在北京樓市領漲下,全國其他城市房地產市場再現量價齊升的強勁勢頭,以至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43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3%,商品房銷售額54028億元,增長33.9%。種種跡象表明,作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房價上漲「領頭羊」,北京房價不跌,其他城市房價也難以調整。
所以,對房價下跌還抱有幻想的購房者,真的到了「夢醒時分」。房價已經成為八零九零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而如果房價下跌,房價整個產業鏈將大受影響。讓我們預演下,如果中國房價真的下跌,將會發生什麼呢?
昨天一個在銀行任職的朋友吐槽完地震,轉而感慨說:「現在除了經濟,其他方面似乎都很活躍。」真夠幽默!不過,雖說這話有點道理,但也不全面。經濟也不都冷呀,至少樓市是活躍的,甚至比地震活躍多了。不是剛有統計數據說,全國70個重點監測城市中,除溫州外,其餘的69個城市都繼續保持一貫的上漲勢頭,甚至一線城市的房價同比漲了20%以上嗎?
經濟冷不冷,在企業界和投資界的人最清楚。上週在上海,和一位外資股權基金的投資人閒聊,她不無遺憾地感嘆現在的股權投資進入了冰凍期,傳統的實體經濟日子都很難過,加之全球IPO市場似乎都不太好,股權投資找不到著力點。閑著就心慌,琢磨著做點個人投資,想來想去,看著持續快速上漲的房價蠢蠢欲動,但又有點擔心高處不勝寒。
這算是理性的投資者,但如果她去售樓處看看,估計就衝動了。據最近去過售樓處的朋友說,那簡直就是菜市場,火得不得了。不過,對於樓市投資,我一方面堅信「沒有一棵樹能長到天上去」。另一方面,則針對中國直線上升的M2隱含的巨大貨幣貶值風險,又惴惴地認為「磚頭總比紙強」。只是基於目前偏冷的實體經濟,建議投資房產還是不要過度透支自己未來的收入。
當下「經濟冷、樓市熱」催生出中國一道獨特的風景,就是全國人民關注政治的熱情空前高漲,都在討論、分析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會有什麼樣的政治經濟改革定調。當下討論得最熱烈的就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領銜擔綱撰寫的「383方案」。由於撰寫這份報告的人和報告出臺時間的特殊性,普遍性地認為,這份「383方案」是三中全會的一個序曲,其中的很多改革建議將會在三中全會上定調。
當然對於這份涵蓋範圍很廣的報告,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知識領域去理解和解讀。經濟學者和企業家更專注經濟領域的開放和改革,普通的老百姓則更專注裡面所提到的涉及房地產的改革方案。
不過,對於為房所困的百姓而言,我覺得還是不要奢望三中全會出臺一個政策讓房價降下來。其實,不管政府在台面上怎麼表態調控房價,這幾年貨幣超發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貨幣供應下,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無非是貨幣貶值體現在什麼產品上。而樓市實際上成了M2超常增長的「三峽大壩」,沒有樓市的繁榮,還不知道我們的其他生活消費物價指數會怎麼個漲法。
說起老百姓對政府調控房價的期待,中國也算是創造了一個經濟史上的奇蹟,那麼多的納稅人居然都無比熱烈地希望政府開徵房產稅。我不知道西方資本主義發展了幾百年,有沒有過哪個國家的老百姓曾經在哪個階段有過如此熱烈地期望政府向自己開徵某種稅種的先例。但是我想,如果水到渠成,我們的政府一定非常樂意去滿足民眾熱切渴望納稅的願望的。
現在的房價已經是十年前的十倍,在京滬廣深,大凡有套房的人怎麼著也是身家數百萬元,一旦中國向美國看齊,全面開徵房產稅,會為地方政府帶來巨大的稅源。既然大家都哭著喊著要開徵房產稅,民意難違,對於在房價上漲失去民心、房價不漲又沒財政收入的各級政府來說,是很樂於去成全百姓的願望的。
至於那些擁有很多房產,受不了高額房產稅的個別官場蛀蟲,自然會在政策出臺前很妥善地處理自己的資產配置。只是不知道,普通的老百姓會怎麼面對那不菲的稅額,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對這些本來應該用來改善社區基礎設施、社區醫療和教育等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稅款最終會用到什麼地方的疑問和擔憂。
至於「383方案」中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交易」等對未來房價產生深刻影響的政策建議究竟會不會被三中全會採納,咱們也不用再猜了,再過十幾天就會明朗。但是即便這樣的政策出來,肯定也不會是立足於立刻把房價打壓下去。
正如本文開頭調侃「除了經濟,其他都很活躍」。對於當下的實體經濟,別管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有多麼亮麗,總在「提振」國民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但只要問問身邊做實業的朋友,看看現在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股市表現,尤其是關注一下三分之一已經申報IPO的企業撤回材料,就知道我們的實體經濟有多麼艱難。
在這個時候,如果真的戳破了房價的泡沫,讓很多已經把自己未來幾十年都押寶在房價永遠上升的夢想中的普通購房者變成「百萬負翁」和「千萬負翁」,而萎靡的實體經濟又不能提供一個基本的收入保障,那麼其社會的副作用恐怕會更無法控制。
言及於此,也難怪前面所說的那位在海外投資機構任職的投行精英面對樓市的死結糾結萬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