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22日訊】對於減肥的人群來說,冬天是一個慘淡的季節。寒冷的天氣讓你不想出門,僵硬的手腳也讓你懶得去健身房,更別說一到冬天就愈加旺盛的食慾和大小節日提供的饕餮機會。據美國巴爾的摩JohnsHopkins公共健康學院體重管理中心統計,人們平均會在冬天增加五到七磅的「冬膘」,可見氣候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影響。不過對愛美一族來說,要躲過這一「劫」,也不是沒有辦法。
調整飲食
作為對體重影響最大的因素,飲食在抵禦冬膘中當然首當其衝。如果你一到冬天就胃口大開,口味怎麼重怎麼來,不要責怪自己這是「motherNature」惹的禍。「即便享受著各種方便的現代設施,人類還是保留了‘多多儲存營養過冬’的動物本能。」健康暢銷書《DietSimple》的作者KatherineTallmadge說。正因如此,如果你不打算和冬眠的動物一樣吃得圓滾滾,那就要對自己的飲食更加注意。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不建議你通過剋扣吃喝來保持體重,因為又冷又餓實在是不人道,所以瞭解以下幾個原則能讓你不用犧牲口舌之愉而離冬膘更遠。
多攝入蛋白質
《PowerEating》一書的作者SusanKleiner博士說,要克制冬天爆髮式的食慾,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耐消化,能提供持久的飽腹感,並且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不是無限量的,而是只攝入身體需要的份量;即便真的吃太多,也不會見得會被全部消化吸收,所以是很好的控制食慾的食物。」既然這樣,不妨在想吃零食的時候選擇牛肉乾,而不是薯片;在吃大餐和自助的時候也先選取瘦肉、豆類等這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你會在隨後攝入更少的澱粉類主食。
一碗熱湯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項實驗顯示,人們在飯前或飯中喝湯會比不喝少攝入100大卡的熱量,並且不用之後用別的方式補償。研究人員總結,進食時摻雜水分能讓胃排空地更慢,從而減少飢餓感,也攝入更少的能量。Kleiner博士說:「我們在冬天更渴望溫暖的食物,涼涼的水果和色拉也不再那麼有吸引力,一碗熱湯是不錯的選擇。」
辣椒
是的,多多吃辣吧!辛辣的食物不僅能滿足你的重口味,還能加速熱量的燃燒。據統計,吃辣可以讓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10%以上。此外,辣椒還富含維生素C和A,有助抵禦冬天乾燥的空氣,增強抵抗力,讓你不會倒在流感和風寒的侵襲之下。除了辣椒,生薑也有同樣的功能,還能驅寒保暖,因此不妨用薑湯代替飲料,它促進燃燒的熱量可比自身的熱量多得多呢。
多晒太陽
冬天晝短夜長,太陽也不再有威力;除了讓你的衣服幹得更慢,減少的日光還會激發人們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這是因為5-羥色胺(serotonin)這種有助於提升情緒、克制食慾的激素的合成會隨著陽光而減少,使人容易感覺憂鬱而食慾倍增,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患上一種名為「季節性憂鬱」(SAD)的病症。據統計,全球每年冬天就有約有一千萬人患上這種病症,而其治癒方法就包括每天半小時的光照。除此,日晒的減少還會影響人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而後者也和肥胖症有著直接的聯繫。明尼蘇達大學對38位體重超重的人群開展的實驗顯示,他們通過日晒合成的維生素D越多,減重也就越多。因此,RaymondW.Lam教授建議,每天至少一小時的戶外日光照射是必需的。如果你是上班一族,不妨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提前一站下車,用步行完成這一站的距離,中午飯後去周圍散散步也是不錯的選擇。即便你平時很忙,有空的時候也可以安排一次遠足,而不是躲在暗暗的K歌房,只是別忘了塗上防晒霜。
注意保暖
很多女孩為了風度不惜犧牲溫度,在寒冬臘月只穿單褲,甚至短裙;殊不知,我們的身體機能決定了越冷越想吃,因為遭受冷氣襲擊時,身體的第一反應就是補充能量,而這不僅是一時之需,因為大腦會記下這筆賬,在潛意識裡提醒自己多多囤積脂肪,以便來日不再受挨凍之苦。如果你回頭對著一盒巧克力餅乾吃個不停,就別怪自己的胃不爭氣咯。
及時「止損」
冬天是一個讓人貪戀口舌之欲的季節,即便你有鋼鐵般的意志,也難保不在過年和家人朋友觥籌交錯之間吃過頭,好在,亡羊補牢也未為晚也。如果覺得頭天和朋友聚會胡吃海喝過了頭,那就在接下來的幾天有意識加強鍛練,去健身房做有氧或是把坐電梯改成爬樓梯都可以。要知道,新增加的脂肪最容易被燃燒掉,不要等它們「地位」穩固了再動手。你還可以每週稱一次體重,對自己的狀態保持密切的監控。
充足的睡眠
睡眠和體重的關係已經毋庸置疑,而充足的睡眠在冬季尤其重要,這是因為冬天本來晝短夜長,人類在幾千萬年的進化中也適應了這一變化,尊重自然規律是最好的養生方法
来源:外灘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