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3月07日訊】生肖決定命運說產生以後,人們附會出了許多傳說。考察這些傳說是怎樣以訛傳訛的,對於認識和防止類似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生肖決定命運說的傳說,在史籍中屢見不鮮,《史記;高祖本紀》對劉邦的記述,就是影響較大的一個。
書中記載,劉邦的母親在大澤旁邊休息的時候,夢見自己在天地晦冥、雷電交加中與神人交媾。這時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恰巧趕來,發現有蛟龍伏在劉母身上。劉母於是懷孕,生下了劉邦。
由於是感龍而生,劉邦生得高鼻龍顏,鬍鬚很漂亮,左股上還有72顆黑痣。據說這黑痣象徵一年中屬於赤帝的72日,代表五行中的火德。
劉邦也確有一些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劉邦喝醉了酒躺在一處,賣酒者竟發現他身體的上方有龍隱現。有一次他到咸陽服徭役,當看到秦始皇和他的儀仗隊走過的時候,喟然嘆息說:「大丈夫應當這樣!」
最奇異的是斬白蛇起義的故事。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本縣送人到驪山去服繇役,半路上逃走了很多人。劉邦心想等到了地方,人也逃光了,還不如放了所有人,可以做個人情。但當他宣布這個決定的時候,卻有十餘人願意跟隨他。於是劉邦帶著大家另尋出路。當他們摸黑穿過沼澤地的時候,遇到一條大蛇擋住了去路,劉邦乘著酒意,一劍把蛇斬為兩段。後來有人發現,一位老嫗在夜裡哭泣,說她的兒子是白帝之子,化為蛇,當道而臥,被赤帝之子斬了。說完倏忽不見。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以後,劉邦帶人積極響應,從此成為反秦的一支生力軍,最後打敗與他爭奪天下的項羽,建立了漢朝。
劉邦的身世和故事,被司馬遷描寫得神乎其神。然而劉邦屬蛇,怎麼會是感龍而生,並生而龍顏?劉邦的命運若是龍決定的,那就與蛇沒有關係;若是蛇決定的,就無需龍參與其中。決定劉邦「真龍天子」命運的到底是龍還是蛇?
我們這樣的質問,在古人看來也許算不得問題,因為龍與蛇在古人眼中是一樣的。在古代神話中,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媧就都是人首蛇身。東漢王延壽的《魯靈光殿賦》中,也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的字句。但河南省南陽漢代畫像石上作交尾狀的伏羲和女媧,卻長著腳,是人首龍身。東漢王充的《論衡;講瑞篇》,乾脆認為龍有時像蛇,蛇有時像龍。據聞一多先生考證,龍是從蛇演變而來,所以龍蛇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民間至今稱蛇為小龍,也證明這一點。
照此說來,決定劉邦的帝王命運的,好像說龍說蛇都可以。可是龍和蛇既然在十二生肖中並列出現,畢竟不容混為一談。所以劉邦的故事雖出於《史記》這樣一部名著,作為生肖決定命運說的根據,仍難以服人。
類似的例子還有唐玄宗李隆基。歷史上盛傳「唐明皇生於乙酉而好鬥雞」的說法,據說正是鬥雞這個嗜好,使他以堂堂帝王之尊,落荒而逃,千里入蜀,半路上不得不下令處死心愛的貴妃楊玉環,還險些斷送了自己的江山。
應當說,唐玄宗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唐中宗死後,韋後臨朝稱制,結黨營私,正直的大臣屢遭誣陷,舞文弄墨的酷吏坐至顯榮。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等人,誅除了韋後一夥,使國家避免了重新陷入後宮稱制局面的危難,的確功高日月。即皇帝位以後,李隆基努力整頓吏治和民風,發展經濟和文化,開創了近三十年的太平盛世——「開元之治」,以至「廟堂之上,無非經濟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論思之士」,「烽燧不驚,華戎同軌」,「垂髫之倪,皆知禮讓;戴白之老,不識兵戈」。
但是,越是能幹的帝王,吃起老本來就越可怕。天寶以後,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姦佞之臣,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他所寵愛的楊貴妃身上,還不惜動用皇權鬥雞取樂。唐代陳鴻的《東城老父傳》記載:
老父姓賈名昌。……賈昌7歲的時候矯捷過人,能從柱子爬上屋樑,善於應答,能聽懂鳥語。玄宗在藩邸時,就喜歡民間清明鬥雞的遊戲,及至即了皇帝位,就在兩宮之間修建雞坊,在長安求得「金豪」、「鐵距」、「高冠」、「昂尾」等名種雄雞上千隻,養在雞坊。又從六軍的後代中選擇五百人馴養雄雞。
有一次,唐玄宗出遊,見賈昌在雲龍門道旁弄木雞,就召他入宮,讓他做雞坊小兒。玄宗把他召到殿庭測試,無不合意,於是命他為五百小兒的頭兒。賈昌為人忠厚,做事嚴謹,玄宗非常喜歡他,金帛的賞賜幾乎每天都送到賈昌的家中。
開皇十三年,賈昌用籠子裝了三百隻雄雞,隨玄宗去東嶽泰山去封禪。賈昌的父親死在泰山下,玄宗特許依禮將屍體送回雍州埋葬。當時,縣官為此準備葬器和喪車,親自騎馬在洛陽道傳信開路。十四年三月,賈昌穿著鬥雞服,到溫泉去見玄宗。當時天下稱之為「神雞童」。人們還用歌謠唱道:
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皇上生於乙酉雞年,任由人們穿著朝服鬥雞,這是太平之世的動亂之兆。而皇上心中不悟,結果十四年,胡人安祿山攻陷洛陽,潼關失守。
唐玄宗的鬥雞,真與他命運有關嗎?這個命題的成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屬雞的人必然好鬥雞;二是鬥雞必然致禍。
按照傳統的看法,屬雞人與鬥雞確有關係。據說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其中有兩德與爭鬥有關。動物中善於格鬥的,無過於雞。在描述十二生肖之人的性格的時候我們也談過,屬雞的人好鬥,往往不取得最後勝利決不收兵。但是,就算屬雞的人真的好鬥,世界上斗的方式很多,並不一定鬥雞。
鬥雞是否一定致禍呢?《新唐書?五行志》說:
有識的人以為:雞是地支酉的屬相、皇帝出生的年份,斗是刀兵之像,所以亡國是皇帝接近雞的禍患。
與《東城老父傳》後面那段話一樣,這話的著眼點在於朝服鬥雞是動亂之兆。玄宗對此不悟,所以斗來斗去,把自己鬥得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倉皇出逃。
問題在於古人將鬥雞看做刀兵之像和動亂之兆。雞除善於格鬥之外,其地支酉位居西方,在五行屬金,在四季為秋,象徵天地肅殺之氣,其作用是抑制天地間的生機,使之適時適度,以成就萬物;西方之獸為白虎,在占卜上象徵凶喪之事。但話雖如此,真正主刀兵的方位卻不是西方,而是北方和北方之獸玄武,西方不過是肅殺之氣集聚的方位而已,與「刀兵之像」並無直接關係。
古人之所以有「唐明皇生於乙酉而好鬥雞」的說法,也許意在勸誡統治者吸取教訓,防微杜漸吧,可是「之像」也好,「之兆」也好,都是一種冥冥之中的東西,從中得不出確切無疑的結論,因此其勸誡的作用不能不大打折扣。
遺憾的是,人們偏偏願意相信和傳播這種冥冥之中的東西。宋代袁文的《瓮牖閑評》就說:
陰陽的變化竟至於有不可理喻的。據《泊宅編》記載,許幾、陳與義都是午年出生,都因為馬受了驚而遇禍,並很快就死了。有人說唐明皇酉年生而好鬥雞,又說木命人害怕漆,都屬於這一類。
既然不可理喻,就不如免開尊口,說什麼「唐明皇酉年生而好鬥雞」,說什麼「都屬於這一類」。
由上述傳說,筆者不禁想到孔子所謂「文過質則史」。這句話,筆者開始怎麼也想不通:史,就是歷史,不都是以前確實發生過的事情嗎?而「史」字卻是「口」字打一個「×」,是口頭傳說、不可確信的意思。後來才懂了,所謂歷史,不過是人們心目中、口頭上的東西罷了,與事實總有相當的距離。
歷史發展到了今天,生肖決定命運的說法仍在流傳。白紙黑字的歷史尚且不可盡信,現實生活中的口耳相傳就更容易以訛傳訛了。比如「屬羊人命不好」的說法,儘管有很多人信而不疑,但是沒有人說得出理由,基本上是聽別人說的,至於為什麼,別人也不清楚,包括那些老年人。
為了防止羊年前後人口生育數量的巨大起伏,某市電視臺派人到婦嬰醫院去搞現場直播節目,其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產婦1:我們同事還有一起玩的人說,人家那麼多人都急急忙忙把小孩剖下來,你幹嗎還把小孩留在肚子裡。我說這有什麼說法,他們說馬年小孩命好,羊年小孩命苦,沒有馬年屬相好,都這樣講。
主持人:家裡有沒有聽過屬羊的命苦?
產婦2:聽說過的,最好馬年生下來。
主持人:家裡老年人是否介意小孩的屬相?
產婦2:屬馬最好。很多人都說屬羊不好。我很慶幸馬年把孩子生下來。
家屬:我很在乎。我們大人很在乎。人家說男孩屬羊還可以,生女孩不好。為什麼?我也聽人家講:命不好,結婚的日子都難選。像我姨侄女就是屬羊的,一年只有一天適合她結婚的日子,還是單日。
主持人:事實上有許多的產婦和她們的家屬,對羊年不能生小孩的說法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寶寶屬羊屬馬都好。
產婦3:好像在新聞上看過、聽過的,但是我不相信這個話。
誰都說不清「屬羊人命不好」說法的根據何在,大多數人卻堅信不移,而對「看過、聽過的」關於「寶寶屬羊屬馬都好」的說法,則堅決不信,這是一種怎樣的邏輯和心理?
因為大家都這樣說,所以大家都這樣信;因為大家都這樣信,所以大家就都這樣說,如此往復不已,這又是怎樣一種邏輯和心理?
墨寫的歷史和口頭的傳播都這樣以訛傳訛,難怪生肖決定命運說歷千年而不衰,成為牢不可破的民俗觀念。
鑒於歷史的教訓,我們對生肖決定命運的種種說法,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只要能多問幾個為什麼,這些說法就沒有什麼市場了,連信口訛傳的人也會立刻閉嘴。多問幾個為什麼絕非難事,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