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3月08日訊】筷子是我們中國人每餐必備的飲食工具,小小的兩根筷子,卻蘊含著十足的文化內涵。
筷子究竟這種神奇的工具究竟是誰發明的?民間最為流行的傳說,認為是大禹的創造。堯舜時代,當大禹為了治水在外奔波,有次來到一個島上,飢餓難忍,就架了陶鍋煮肉。滾水裡的肉難以食用,大禹又不願意浪費時間等鍋冷卻,於是找了兩截樹枝把肉夾出,吃了起來。後來覺得方法不錯,便一直這樣進食,周圍的人覺得這樣吃飯,即不燙手,又不會讓手沾上湯汁,紛紛效仿,筷子也就這樣流行起來。傳說也畢竟是傳說,缺乏根據和證據。查看文獻和考古中的飲食傳統和歷史,筷子的出現,也許並不是偶然的。
筷子的出現
筷子的名稱是從明代的「快兒」發展而來,在此以前,筷子被古人稱作「箸」和「挾」,很多關於筷子的考古文章裡,都把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現的6支銅箸頭當成年代最早的箸。但江淮東部龍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42根骨箸,把箸的歷史提前了3000年。
究竟是誰發明瞭箸?我們早已無從考證。《札記》鄭玄注云:「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說的是先民把穀子以樹葉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簡單的方法,是把穀粒放進火灰中,不時的用樹枝撥動,讓穀物得到均勻的受熱後再食用,也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啟發,一根樹枝逐漸變成了兩根,樹枝又被竹木而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現了。
七八千年前的先民,依靠餐杓就能完成進食,為什麼在新石器的遺址中能夠發現骨箸呢?2005年,當青海喇家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實物,或許讓箸的出現變得順利成章。
青海喇家遺址發現的麵條
考古學家發現的這些古老麵條保存完好,長而細,呈黃色,盛在一個倒扣的密封的碗中。科學家確定這種麵條是用小米和高粱兩種穀物製成的,小米是中國的本土穀物,在7000年前便被廣泛種植。而現代的北美和歐洲的麵條則通常是用小麥麵粉製作。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帕特里克•麥克戈溫說,即使是今天,要做出像在喇家發現的這種又長又細的麵條也要求有靈巧嫻熟的技術。他說:「這顯示了相當高的食品加工和烹調技術水平。」
這個發現讓麵條的發明權交到了中國人的手上,從製作水平來看,麵條在當時是比較流行的食品。但使用匕匙吃麵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早已放棄了手抓習慣的先民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用骨箸食用麵條。
麵條的出現,或許是箸出現的最大原因,在殷代以前沒有文字記載的時期,我們無從得知這幾千年發生了什麼,可以肯定是,從古籍裡,到了漢代,我們才發現類似面片的「湯餅」出現,到後來逐步發展成麵條。這之前,麵條在古人的餐桌上消失了。但箸為什麼沒有從餐桌上退出呢?
或許,是羹的出現,讓箸繼續發揮著它的功能。
魏晉樂師且奏且飲圖中有兩雙筷子(嘉峪關魏晉墓磚畫)
遠古時期的中國,精耕細作的農藝、肥沃的土壤,讓中華民族的的農耕文明蓬勃發展,稻穀茂盛,炊煙遍地,但農耕和種植業為本的傳統讓肉食成為比較珍貴的食物。傳統中所說的「馬、牛、羊、豕、犬、雞」六畜。其中馬是役畜,牛用來耕地,一般不食用,雞屬司晨鳴禽,主要用作祭祀。其餘三畜加上雁和魚,構成了主要的肉食結構。除了貴族能夠食「食有魚,出有車」,老百姓的生活只是粗茶淡飯,「老者食肉」「無肉不飽」都被古人反覆引用。
農產品為主、肉菜類為輔的飲食食品結構,奠定了中國的飲食文化。肉類匱乏,於是用少量肉和菜燒出的「羹」,成為主要的菜餚。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竹簡上記錄了隨葬的菜品,其中主食的肉食類饌品中除了一笥魚肉,就是二十四鼎羹。
拿著筷子的女僕(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局部)
羹能夠更好的讓肉釋放出味道,在肉類有限的情況下,將其切成碎片放進湯裡,再用蔬菜補充,要靈活的夾取菜和肉,餐杓的功能並不能完全實現,而「挾」可以方便的夾取菜餚,
《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古人同時使用匕和箸同時進餐,但箸的地位漸漸取代匕,卻是在漢代開始的。而以湯餅為前身的麵條,也是在漢代開始普遍流行的,到了宋代,麵條已經發展出炒雞面,筍辣麵,卷魚面等等不同品種。或許,正是麵條走入尋常百姓家,才讓筷子成為人們的主要進食工具。
當筷子伸到羹裡夾取切成小塊的菜餚,這種進食方式漸漸的促進了中國烹調術不斷精細化的風格,從而顯現了和西方飲食文化完全不同的風格。漢代前後是中國食文化民族風格的奠基時期,在這個時候,桓寬《鹽鐵論•散不足》記載了民間「酒食肴旅」的情況,烹調方法已經包括了燒、烤、炙、熗、煨、蒸、煮、煎、燜、拌、涮、鹵等十多種。通過這些方法烹調出的食品,手抓和餐杓的使用顯然不現實。筷子的使用不但可以方便的夾食菜餚,還可以保證其細緻和精美的藝術造型,也可以實現對食物精加工的追求。而不同的「烹」對應的便是「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使中國菜的「味」和「色」「香」一起,成為被世人稱道的鮮明特色。
中國人游刃有餘使用的筷子,在西方人的手裡卻難以駕馭,所以在他們的印象中,筷子從來不是簡單的進食工具,它與遙遠的東方國度神秘而華貴的文明緊密相連,如同龍文化一樣,帶著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筷子的文化符號
在優雅考究的西餐廳,精美的桌布,華麗的桌飾,在食用肉類、魚類、前菜、甜點,不同的食品要用不同的刀叉。與中餐相比,西餐擁有一套繁複的進餐禮儀。但中國人拿起刀叉進食,並不會引來西方人的驚奇,這不僅是因為筷子的使用比刀叉要困難和複雜,是因為刀叉的製作工藝再複雜,質地再精美,也僅僅是餐具而已。
古籍《韓非子•喻老》中的「昔者紂為像箸,而箕子怖」講述了一個關於筷子的故事。商紂王使用像箸進餐,讓他叔父箕子看了很是擔憂,因為他認為用像箸進餐,配套的餐具不可能用陶器,必須是「犀玉之杯」、,配合的食物必須是"、「旄像豹胎」……,以此類推,衣著必然是「錦衣九重」,住房是「高臺廣室」……這是成語「見微知著」的來歷。或許,「見箸知史」,筷子不但是中式餐桌上必備的日常飲食工具,也是象徵中華文明的一種指符。從筷子的形狀、材質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文明和科學的發展,從筷子承擔廣泛的社會功能來看,它和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民俗緊密相連。
商紂王的亡國遭遇,或許跟象牙筷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後來的各個朝代,筷子始終是達官貴人顯富的工具,從夏商時期的象牙筷和玉筷,後來的青銅、金、銀筷貴重材質的使用,到後來彫花、鑲金工藝的出現,再加上虯角筷托、鯊魚皮筷筒。讓小小的筷子,呈現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巧奪天工的工藝才能。
豪華精美的筷子,只是貴族們追求物質享樂的一種方式,但名貴的筷子始終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唐玄宗獎勵丞相宋璟自己使用的一雙金筷,說,「我不是想賜給你金子,而是通過賜你筷子,表揚你的正直」。南朝的劉裕也給大臣瀋慶之賜過筷子和金縷等物,表達自己對他的寵信。
在民間,筷子的使用不但有各種禁忌,也在禮俗活動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插箸祭天」「擺筷敬神」「獻飯祭祖」,都是以筷子為中心的祭祀活動。在不少民族的婚俗中,筷子也具有許多美好的象徵意義。四川川西壩在新年出嫁時邊撒筷子邊說吉利話;北方有些地方,男方的伴娘要趁人不注意,在女方家裡偷出一雙筷子,再藏到新娘房中,以祈「早生子」;侗族、土家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的婚禮,蒙古節的筷子舞,都讓筷子具有了喜慶和吉祥的意味。
筷子雖是日常用品,但卻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筷子做武器練就一身筷子功,用筷子擊打盤盞為唱歌伴奏,用筷子排布軍形……它甚至被人們賦予了巫術的色彩。用筷子扶乩問吉凶,用筷子卜卦算命運都是民間常用的迷信手段。《隋唐嘉話》中記載了在宮廷中用筷子卜卦的故事:唐代李隆基在擔任淄博王時,準備起兵殺韋後,之前覺得吉凶難卜,便用筷子卜卦,其中「一箸無故自起」,堅定了他發兵的決心,成功殺了韋後,也在四年後登基。
在禮俗和巫術之外,筷子還曾經是黑幫的暗號工具,幫會成員在外地尋找同夥,在飯館的餐桌上將筷子擺成特定圖形,「自己人」看到暗號,即來相幫。清代和民國時期,筷子也是一種賭局,將三根筷子從高處扔下,按照落地後三種不同的結構論輸贏,稱為「擲三」;「抽彩」則是把做了記號的筷子混進若干根筷子裡,讓賭徒從筷筒中抽取。
小小的兩根筷子,在浩瀚的中華文明中遠遠超出了食器和飲食文化的範疇,雖然它在三到七世紀被傳播到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但筷子在中國發源和變遷的歷史,成為了中華文明的象徵符號。當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首次訪華,英國當地報紙的頭條大幅照片是女王在中國國宴上純熟使用筷子進膳的鏡頭,皇家電視臺的節目也特別指出了這一點。如今的筷子雖然漸漸成為單純的餐具,但它本身的歷史和文化,仍然是中國文明史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