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裡陳列著一組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這就是久負盛名的「十三經刻石」亦稱「乾隆石經」。
「十三經」指的是儒家的十三部經典著作,包括《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孟子》、《爾雅》和《孝經》。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十三經」就成為學子必讀之書,也成為人們步入仕途的考量標準,影響之深遠,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裡的「十三經刻石」為乾隆年間所刻,因此也被稱為「乾隆石經」。我國歷史上大規模刊刻儒家石經共有7次:刻經始於東漢的「熹平石經」,其後有曹魏「正始石經」、「開成石經」、「蜀石經」、北宋「嘉佑石經」、南宋「御書石經」,但唯有清朝「乾隆石經」是我國現存最為完好、最為完整的一部官刻石經。
「乾隆石經」上近63萬字是工匠們照著一個人的筆體所刻。此人名叫蔣衡,字湘帆,江蘇金壇人,雍正年間國子監的一名貢生,也是清代著名書法家。蔣衡出身書香門第,自小受家學影響,讀書臨帖,對仕途不以為意。他喜好遊歷,並在遊歷中臨摹晉唐以來的名家碑貼,少年時的蔣衡便以書法聞名,並以小楷著稱。
一次,蔣衡在遊歷長安時,見到唐朝的「開成石經」,發現內容有謬誤之處,而且殘缺,深以為憾,就決心自書一部「十三經」。為了專心抄經,他兩次推掉做官的機會。從雍正四年(公元1726)起至乾隆二年(公元1737),歷時12年,蔣衡工工整整、一絲不苟地抄完了這套十三經,此時他已67歲。
圖為十三經局部,字上的磨痕清晰可見
乾隆四年(公元1739)當時江南河道總督高斌將蔣衡手稿獻給乾隆皇帝,乾隆甚是喜愛,藏於懋勤殿中,並賜蔣衡國子監學正。52年之後,乾隆皇帝下旨在太學刊刻十三經,因念蔣衡尊經之功,特命以蔣衡所書十三經為藍本動工刻石。欽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劉墉、彭元瑞等為副總裁。歷經四年,「十三經」完工,加上一塊御製告成碑,共計190塊,立於太學六堂之中,並以墨拓本頒行全國各省。「乾隆石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教科書。
之後,乾隆皇帝對參與刻經的官員進行嘉獎。其中彭元瑞與劉墉負責考訂蔣衡所書經文,他們據宋、元善本將其中的俗體字改回古體字,同時還考證了經文的古今異同,受到皇帝讚賞,彭元瑞被賜太子太保銜,和珅卻為此記恨,命人一夜磨去碑上經彭元瑞改過的古體字。
直到嘉慶四年(公元1799)和珅被賜死之後,嘉慶皇帝才命紀曉嵐、董誥等人將和珅磨去的文字補齊,至此「乾隆石經」才得以還其本來面目。如今這些磨痕依然清晰,向後人講述著這段歷史。
「十三經刻石」原存放於國子監東西六堂,1956年修繕國子監時才移到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十三經碑林」進行了改建。如今,這些珍貴的「乾隆石經」不僅得到了更好地保護,而且更便於遊人在國學的氛圍中,近距離地瞭解、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