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悶熱的晚上,躺在床上隨意翻《宋詞》。楊萬里的「似賦還咸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一入眼,頓感週身涼風纏繞。「雪到口邊消」是多好的降溫方式。然而,這卻是古代有權有錢之人才能享受到的。
讀過這首詞的人都知道,楊萬里大加稱讚的不過是今天都市人瞧不上眼的「冰酪」(它是由果汁、牛或羊奶、冰塊等調製而成)。傳說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元世祖賞賜他幾個「冰酪」後,這位舉世聞名的探險家當時就幸福的一塌糊塗,並把「冰酪」的製作技術帶回義大利,這才使得「冷飲」後來風靡全球。當然,在沒有電冰箱和冰櫃的古時代,這種「冷飲」完全是靠儲藏的冰塊和手工製成的,其「味道」與今天用電或其他能源「催熟」的冷飲肯定大有區別。
拋開達官貴人的度夏方法,單就古代社會整體而言,其消夏方式都應該稱得上是很「低碳」的。傳統的農業社會雖然氣候四季分明,但夏天照樣熱浪襲人,恐怕一個人僅憑自身的體質也是無法抵禦嚴苛的自然條件。因此,一些基本的防暑降溫的工具和設施也就應運而生了。扇子在當時應當算是普及最廣和有群眾基礎的納涼工具,這無需多言了。唐代還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它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屋檐而下,這樣就製造出了「人工水屋」,當然像這樣的「高檔」的消暑設施遠非勞苦大眾所能享受的。不過,古代平民營造陰涼的方法也是五彩斑斕的,譬如屋檐前面挂帘子,院子裡面搭涼棚,屋子裡面放竹床、竹凳,床頭上安放石枕或玉枕等等。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安徽省宏村至今保留的140多棟明清古建築普遍採用的是「引水進屋」,這種納涼方式既有科學道理,又天然環保,的確令人有一種「風前動有波,夏永靜如何」的感覺。
可以說,每到酷暑,古代人也是想方設法防暑降溫的。這些傳統的消暑方法雖然跟現在的空調、冰櫃等所製造出來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他們巧妙利用自然之物的奇思妙想和積極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恐怕也是今天的人們所難以達到的。所以,我認為在一般人還沒弄懂「低碳生活」的操作方法時,或許古人度夏的生活方式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