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北京城裡貴族們的生活習俗,成為當時巴黎上流社會爭相效仿的流行指南,甚至國王路易十四在18世紀的第一個春天,還坐著中國轎子,參加了一場名為「中國之王」的盛大舞會。
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為打開對華貿易大門,英王喬治三世以為乾隆皇帝祝壽之名,派出以馬戛爾尼勛爵為首的龐大訪華團。使團在熱河行宮覲見了乾隆皇帝。為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使團出發前做了精心地準備,但卻空手而歸。年輕的英國畫家威廉·亞歷山大作為使團的隨團畫家,在往返旅行中創作了大量反映當時中國世態風情的畫作。這些作品1814年在倫敦出版,逾百幅畫作描繪了皇帝、兵勇、仕女、商販、戲子等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讓我們看到歐洲人眼中的那個遙遠又鮮活的乾隆盛世。
當年馬戛爾尼使團來訪時,他們瞭解的北京,人口300萬,光是都城(韃靼城)就有14平方英里,紫禁城面積也超過了1平方英里,比當時剛剛擴建的倫敦城還要大三分之一,是18世紀世界最大的城市,倫敦的規模無法和北京相比。清代北京城的西面有阜成門、西直門、西便門、廣安門四座西門,西直門處於西北,馬戛爾尼一行的使節們經此門到圓明園。清代的北京,仍然是一個水源比較充沛的城市。玉泉河自西注入護城河,貫通城內宮中的積水潭、北海、中海、南海,偶爾也能看見城下揚帆飄動,舟楫往返。
在歐洲人眼裡,中國是絲綢的國度。羅馬人甚至以等重量的黃金從東方換取絲綢。到19世紀時,歐洲終於引進了桑樹和蠶種,開始了種桑養蠶的歷史。
染坊
江南插秧的情景
茶商準備裝茶上船。
據他們的瞭解,中國人喝茶最初是為了防治麻風病,以後成為一種大眾普遍的習慣。無論是家中還是店舖之內,都有盛滿茶水的大茶壺、茶杯擺放在桌子或櫃台上。當然貴族和皇帝的茶杯與尋常百姓是大不相同的。他們的茶壺裡會有銀質帶孔的小盤,防止茶葉和水一起倒出來,還會有用金銀之類的貴重金屬製成的船形托盤,而且皇帝喝的是專供御用的名貴茶葉。他們也知道,中國人飲茶是不加牛奶和糖的。
廈門附近墓地。
描繪的是在巍峨的群山腳下,拱形古墓遍山叢立。一位中年男子盤坐在草蓆之上,面前一座香爐,香菸繚繞。一個男僕模樣的人正跪在一旁為主人倒茶。不遠處人影綽綽,似在跪拜祭祀。
這幅出嫁圖表現出極盡豪華的場面。送親隊伍的前導已到了遠處的城門口,這邊新娘的花轎方離開家門。在這蜿蜒綿亙數里的隊伍中,有彩旗燈籠,有鼓樂喧囂,給人一派太平盛世、安居樂業、喜慶吉祥的場景。
江南小鎮送聘禮。
送聘禮的只是一隻小舟,並不見有什麼大件。然而畫面右側閨房內正在梳妝的小姐和坐在一邊哭哭啼啼的女眷,又讓人覺得好像馬上就要上轎。
梳妝打扮的大家閨秀
達官貴人家的生活場景。
陳設豪華的室內,衣著華美的貴婦正在查看著僕人買回的絲綢,旁邊站著穿著官服的老爺、哄著少爺的保姆,以及正送茶進來的僕人。彫刻細膩、花紋繁複的傢俱,牆上名人字畫,多寶格裡各式精美工藝品,屋頂美輪美奐的宮燈,足以說明當時富貴人家的殷實。
北京燈籠鋪。
燈籠鋪裡外擺放、懸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工匠們各自忙活著手裡的活計,掌櫃的正在和客人討價還價。做工華麗精美,樣式令人眼花繚亂的燈籠,映襯著富裕悠閑的生活。
放風箏
滿清官員出訪。
此圖再現了一位達官貴人出訪的情形:滿大人趾高氣揚地端坐在豪華轎子之內。4位轎夫抬著轎子,旁邊還跟著準備輪班的另外一組。轎子前面有一群耀武揚威開道的衙役,他們身穿制服,鳴鑼開道,甚至揮舞著皮鞭大棒,驅趕看熱鬧的人群。走在前面的班頭已經將滿大人的名帖遞給那府上的門房。
官員家宴,高朋滿座,一番寒暄客套之後,少不了又要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番,席間還要有雜耍戲曲助興。桌子上擺放著各式裝飾品,玻璃的、銀的或陶瓷的花瓶中插滿了鮮花。椅子上鋪著色澤艷麗、豪華舒適的絲綢或天鵝絨座墊、靠墊。僕人們將一道道的山珍海味端上桌子,有燕窩魚翅,牛肉鹿肉等各種極具營養價值的美味佳餚,還有各式點心,極其誘人。
杖刑
戴木枷的犯人
廣州街頭的剃頭匠。
據說當時廣州一地就有約2000個剃頭匠。他們大多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邊走邊撥弄著一副長長的鐵片,用聲音召喚顧客。也有一些剃頭匠在城裡有店舖,而且中國剃頭鋪與歐洲理髮店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閒人和流言蜚語傳播者聚集的場所。
廣州帽鋪。
這家懸掛著「三合帽」招牌的店舖是典型的廣州帽莊。鋪子裝飾得頗有特色,顧客坐在櫃臺前一邊端詳著手裡的帽子,一邊聽著掌櫃的熱情地誇讚著帽子的樣式和質地;夥計似乎正在貨架子上整理著各式帽子。旁邊的桌子上,一個夥計模樣的人好像正在為顧客沏茶。門口還跪著一位化緣的和尚。
鴉片館
珠江上的賽龍舟
山東臨清集市上的雜耍
戲台上的武打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