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古人來說,「仙丹」是世界上最讓人著迷而又難以捉摸的神奇東西。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紀的戰國,以研究包括「仙丹」在內的種種玄妙之術為主業的「方士」便已成為一個獨特的社會階層,而隨著秦始皇、漢武帝等為代表的君王、貴族趨之若鶩,「煉丹術」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一道蔚為奇觀的風景線。
今天的人們對「仙丹」早就不以為然,但千百年來的煉丹家們不僅吸取了勞動人民生產和生活的豐富經驗,而且在不懈地煉製「仙丹」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關於物質轉化的知識,成為現代化學的先驅。此外,他們遍訪名山蒐集和調配「靈藥」的實踐,也為世界古代醫學的寶庫,增添了許多極為珍貴的資料。而葛洪,便是這類早期化學家和醫學家的傑出代表。
明•尤求《葛洪移居圖》
英國人眼中的中國古代「最偉大博物學家」
英國劍橋大學學者,以《中國科學技術史》聞名的李約瑟稱葛洪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煉金術士」,指出葛洪在化學方面的才能是出類拔萃的。他留下一本奇妙的著作《抱樸子》,從中不難發現,早在1700年前,中國人對於各類「化學反應」已經進行了相當深刻的研究,並且熟悉了不少無機物質的組成。
在《抱樸子》中,可以找到這樣的記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加熱後分解分離出汞(水銀),而汞與硫磺化合,調節溫度使之結晶,便成為赤紅色,重新變回「丹砂」。關於硫化汞這種奇特的特徵,中國人早在公元前就有所瞭解,而葛洪則是最早詳細記錄下這一化學反應的人。
又如「鉛性自也,而赤之以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為鉛」,指鉛可以化合成為鹼式碳酸鉛,進一步變化成為赤色的「鉛丹」,也就是四氧化三鉛。四氧化三鉛又可以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重新「變」為純鉛。還有如「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指的是硫酸銅溶液和鐵發生的置換反應,「取雌黃、雄黃,燒下,其中銅鑄以為器復之……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長數分」,是對這種礦物的升華所作的實驗。
廣州地方志專家陳澤泓等研究者指出,中國古代化學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硫化高錫的發現,「葛洪用硫黃、丹砂和錫等多種礦物質進行複雜的煉製,製成了金光燦燦的硫化高錫片狀結晶」。
以今天的眼光看來,葛洪的化學實驗條件無法與尖端實驗室相比,但他對實驗設計的巧思,探究物質轉化的執著,以及發現和應用的重要化學原理和方法,在我國以至世界古代化學史上都佔有相當地位。
羅浮山留下中國早期藥物學論著
「煉丹術」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在醫學方面。李約瑟認為,「整個醫藥化學源於中國」。而葛洪,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位列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醫學家之一。而他最有代表性的一些發現,多是在廣東做出。陳澤泓等指出,「葛洪在羅浮山的十三年,是他一生中最有成就的十三年」。
24歲的時候,葛洪在中國的精英圈子和知識界中已經很有名氣了。出於對可能到來的「亂世」的預期,他第一次南下嶺南,並在這裡得到了廣州刺史嵇含的款待和任用。和當時許多貴族士大夫一樣,嵇含也是「神仙」之術的愛好者,又是一位偉大的植物學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代植物學和動植物分布等的重要著作。幾年後嵇含不幸遇害,葛洪隨即返回家鄉。他第二次來嶺南,是在又一個24年之後。在另一位廣州刺史鄧岳的支持下,他飄然入羅浮山,潛心煉丹。
葛洪研究中草藥的遺蹟在羅浮山保留不少,如觀源洞的藥院,傳說是他洗藥小憩之所,還有洗藥池、藥槽、藥臼等據說和他有關的遺存,甚至羅浮山一帶的紅翠鳥,也有別名為「搗藥禽」。他在《抱樸子》的《仙藥篇》中,記載了眾多中草藥的別名、生長環境、特徵、性能和用法等,使之成為一份中國早期的藥物學論著。他還整理民間驗方、秘方,寫成一本攜帶型小冊子《肘後備急方》,大受歡迎。在這本書中他強調藥物不在貴而在療效,在很好地治病救人的同時還要讓窮苦人也能用得起,堪稱公眾醫療服務的典範。
醫學研究具有開創性 沙虱病、狂犬病、天花、結核病等研究在當時都具有世界領先地位
葛洪在羅浮山所作的很多研究是具有開創性的。例如他在《肘後方》中記載了一種恙蟲病——沙虱病的傳播媒介,指出其來自水中的沙虱。這種病曾廣泛流行於東南亞一帶、包括我國的臺灣省和東南沿海各省。到20世紀20年代,醫學界才逐漸發現了恙蟲病的病原是一種比細菌小得多的「立克次氏體」,並弄清了攜帶病原的小紅蜘蛛的生活史。而葛洪在沒有現代觀測和分離設備的情況下,就對其進行了符合今日臨床結論的研究,殊為不易。
又如對狂犬病的治療,他指出可以以瘋狗的腦髓敷貼在創口上治療,狂犬腦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質,在19世紀得到法國醫學化學家巴斯德的證明。此外,他對天花症狀、結核病以及腳氣病等的記載,都是醫學文獻中最早的記錄。小小的《肘後備急方》的科學價值,堪比當代最重要的大部頭醫學著作。而且葛洪對於疾病在人群中的傳染性有著深入的觀察和建議,也是傳染病學早期的研究者之一。
在歷史上有那麼一些人,在各個領域中都能做出傑出的成就,即所謂的「通才」或「大師」,葛洪就是這樣的人。他極富文采,寫了《神仙傳》,還托名他人撰寫了《西京雜記》。這些著作文筆簡練清雅,內容浪漫不羈,歷來為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