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開始,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6月9日,秦始皇帝陵對外公布了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大量陶俑「身著」彩繪,發現兵馬俑被焚燒痕跡,首次發現戰車上有「盾」、戰車不同部位的不同木質……眾多謎團被一一揭開,世人看到2000多年前秦人真實的一面。
考古人員在對秦俑一號坑出土物品進行修復
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於2009年6月13日正式開始,發掘地點位於一號坑北側中段,具體區域包括三個隔牆和兩個過洞。據瞭解,截至今年5月,第三次發掘出土了陶俑、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各類文物共計310餘件(組),其中揭露陶馬3組12匹,陶俑120餘件;清理戰車2乘、戰鼓2處、兵器柲10處、弓弩箭箙12處、漆盾1處,另有建築材料朽跡如木、席、夯窩等痕跡多處。
秦俑一號坑全景
千人千面 千人千色
將軍俑穿著魚鱗甲,鎧甲邊緣處有彩繪圖案,腰部以下保存完整,俑上殘存有彩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許衛紅說:「本次發掘共發現陶俑標號120餘件,目前清理出102件。」她說,從嚴格意義上說,出土的每件陶俑都是「彩繪」。因為秦時工藝侷限,導致埋藏久遠後陶俑原本顏色分層脫落,所以出土時大多是「灰禿禿」的,但仔細看,可在瞳孔、指甲縫等細微處發現彩繪痕跡。許衛紅說:「可以說彩繪保存狀況和數量遠遠超過想像。」兵馬俑「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猜測進一步被印證。
本次發掘發現了黑色眼睛、灰褐色眼睛的兵馬俑,還有一個紅色眼珠、黑色瞳仁的彩繪兵馬俑頭。柲、弩、鼓等各種器物上的彩繪均有保留、秦俑服飾上的顏色也非常多。現場,工作人員正處理一件彩繪陶俑,鎧甲處就有一圈朱紅色的豎紋。
大型軍隊兩側有翼衛
在發掘現場,大部分陶俑都是頭向東,但最邊上一列卻是頭沖北。「秦俑之父」袁仲一告訴記者,這次發掘印證了對秦兵馬俑兵陣排列的推斷:「以前推測兵馬俑是大型軍陣,軍隊的兩邊有翼衛,防止敵人從兩邊襲擊。現在通過發掘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北,這就證實原來的推測是正確的,大型軍隊兩側有翼衛的存在。」
同時仍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那就是軍隊排列是以4為單位,4件俑一排。但是各種史料顯示,秦時軍隊是以5人為一個單位,延伸至10和100,都是5的倍數。而且通過對兵馬俑一、二、三號坑發掘來看,排列都是以4為單位的,為何會這樣?這個謎底還等待揭開。
首次發現秦軍彩繪盾
秦始皇帝陵第一次發現「盾」是在陪葬坑中出土的一號銅馬車上發現的,那個「銅盾」為實物二分之一,這次發掘首次在軍陣中發現了盾牌。
「它在第二輛戰車的右側,應是車右配置使用的。」袁仲一告訴記者,巧合的是這個盾牌高70厘米、寬50厘米,這個尺寸恰好是銅車馬上銅盾的一倍。這剛好印證了之前對秦軍使用盾牌大小的推測。這是一件皮質漆制彩繪盾,叫「孑盾」,是戰車上的士兵用於防護的兵器,紋飾勾勒得非常細緻。這件盾牌的出現,說明秦人打仗不但非常勇敢,也是很注重保護的。
這次發掘還發現了3個沒見過的東西,在兩輛戰車的前後,有以竹子為框架、四麵包皮像個小箱子的東西。袁仲一根據《後漢書》上的記載,最終推斷這是弓弩箭箙,也就是放兵器的箱子,屬於車上配器。本次發掘的兩輛戰車上,發現不同部位用了不同木質,粗粗算來有榆木及其亞種、桑木、櫟木等。
記者獲悉,考古發掘將自西向東逐步延伸,把一號坑北側貫通起來。等待發掘全部結束後,或許有一些謎底還會被揭開。
兵器知識
柲是古代長桿兵器的專名,它以木桿為芯,外貼竹片,再以絲線、革帶製成。弓、弩、箭是秦軍最主要的遠程武器,秦朝的弩,射程遠,是當時世界上最精準的武器,甚至還擁有一套自己的瞄準系統。弓弩箭箙是戰車上放兵器的箱子,屬於車上配器。漆盾是秦兵的防禦兵器,當時戰士的護體設備主要是皮甲,雖然出現了鐵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裝備。
新聞背景
40年為何發掘三次?
兵馬俑一號坑,為何在近40年發掘三次?為何在暫停發掘24年後,又開始了第三次發掘?
秦始皇帝陵最為知名的就是一、二、三號兵馬俑陪葬坑。兵馬俑一號坑是三個兵馬俑坑中最大的一個。
1974年一號坑被發現以來,歷經兩次大規模發掘,先後出土木車8乘,陶馬32匹,各類陶俑1087件,還有大量的兵器和建築遺蹟。1986年考古專家對一號坑的中部和北部進行第二次發掘,面積也達2000平方米,後因故中途停止。
2009年,距離第二次發掘近24年後,兵馬俑一號坑開始了第三次發掘。因為前兩次僅發掘了一號坑東段的局部。中部和西部陶俑如何排列?有什麼兵器配備?戰車設置情況?要想尋找這些答案,就需要再進行發掘。
無頭巨人俑高2.2米要穿54碼鞋
揭示秦代陶俑新類制
百戲俑坑位於秦陵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是唯一與一、二、三號坑出土的俑完全不一樣的一種陪葬坑。百戲俑坑體東西長40米,總面積約800平方米。1999年,考古人員曾於陪葬坑的中部進行發掘,出土11個陶俑和一件青銅鼎。目前已修復好的幾件陶俑,姿態各異,風格、服飾、裝束等都與一、二、三號陪葬坑出土的兵馬俑迥然不同。有學者認為這批陶俑的原型可能是象徵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的角抵俑或漢代的百戲,因此稱之為百戲俑。該陪葬坑的發掘首次揭示了秦代陶俑新的類制。
這次發現的30多件百戲俑只有2件上身穿著衣服,衣服鑲嵌著直徑3.5厘米的圓泡。陶俑帶有的彩繪集中在膚色和衣服上。衣服上有紅、紫、黑紅相間的紋飾,膚色則以粉色為主。專家初步判斷,這些陶俑還是屬於百戲俑,與宮廷雜耍、表演有關。
參與考古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於春雷說:「去年以來,考古人員開始對俗稱的百戲俑坑進行考古發掘,經過清理一至兩米的填土層、巨大的夯土層後,我們主要對第三過洞進行了發掘,新發現的陶俑破損嚴重,估計總計有20餘件,它們應該是南北分兩列,面面相對,其中北邊的較肥碩,南邊的較瘦小,加上原來發掘出的百戲俑,整個百戲俑坑截至目前應有30餘件。」
秦代「姚明」引人關注
秦陵博物院9日公布的考古成果中,在百戲俑坑發現的無頭「巨人俑」,高達2.2米,引人注目。去年百戲俑坑開始第二次考古發掘。共發掘30餘件陶俑,體型大的較少,體型小的居多。其中一個「巨人俑」尤其難得。記者在現場看到,其中一件平躺的無頭陶俑表面已經呈現燒過的黑色痕跡,非常高大。專家測量後,發現它在無頭狀況下就有2.2米高,它散落一邊的腳掌也不小,長32厘米,換算到現在的概念大概有54碼。
與之相鄰的兩件陶俑也各有特色,一件趴著體型較小,但手勢確是右手扶著左手肘部。秦陵考古一隊研究員張衛星說,這種姿態在出土的陶俑中從沒見過。推斷這可能是表演的一種姿勢。還有一個俑是雙腿呈90度下蹲。這也是此次發現陶俑新的半蹲姿勢。還未清理出軀幹的這個俑,腳部到膝長70厘米,膝蓋以上到大腿根長50厘米。
專家解讀
長期以來,對於秦兵馬俑被燒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自燃,就是俑坑裡面有木頭等有機物質,時間一長產生沼氣,然後自燃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人為破壞的。到底是自燃還是人為燒燬,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給出了結論。
考古人員在百戲俑坑中發現了大量的黑色炭跡,還有很多被燒成磚紅色的夯土,這些都表明這裡曾被一場大火燒過。對發現的水淹痕跡,目前推測是修建時適逢多雨時節,所以產生了很多淤泥。考古人員在發掘中發現,發掘區的西段有一條南北向甬道貫穿並與北側門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紅土層塊狀板結倒塌,凡是在甬道和過洞附近的俑均被燒壞,嚴重變形變色,有的甚至被燒化,且這一地區的棚木灰都為白色,可見溫度很高。燒燬的陶俑主要分布在甬道等通風處,此地段的俑損毀就比別的地方嚴重。可見兵馬俑俑坑是人為燒燬的,不可能是自燃的。
「秦俑之父」袁仲一告訴記者,發現的陪葬坑已有180多座,有12座被燒了,大部分沒有被燒。如果說是葬儀制度的話,應該全部燒掉。現場發現了大量的木條、麻繩等物件焚燒過後留下的炭跡,這證明焚燒時間距離秦俑坑建成並不是太久,因為如果時間長,麻繩、木條等都會化為灰燼,難以成炭。根據諸多線索,袁仲一大膽推斷,焚燬兵馬俑的人是項羽。在秦漢之際社會處於大的變動時期,分析項羽燒的可能性較大。
「兵俑被焚燒之前曾被人打碎過,因為位置不同,所以著火的火勢大小不一樣,所以形成了顏色不一樣的現象。」究竟是誰焚燒了兵俑?目前來看,西楚霸王項羽的嫌疑最大。據記載,項羽設鴻門宴的地點據此地僅有五公里,他與秦始皇也結有仇怨。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隊領隊申茂盛稱,這種說法可以站住腳,而這也是目前考古學界的主流意見。
馬上就訪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一號坑發掘執行領隊許衛紅就發掘保護等問題接受了採訪。
問:從考古技術上講,這次發掘比前兩次有哪些進步?
許衛紅:1978年,秦俑館一號坑開始第一次發掘。1986年,國家文物局批准第二次發掘,2009年至今是第三次發掘。應該說,這次的發掘過程更加細緻,慢工出細活。3年時間發掘了200多平方米。
比如我們特別注意了對細節提取,如對漆鼓鼓環內織物的發掘,通過顯微拍照,初步統計到了不同用途織物的經緯數。以前,在陝西考古發掘中,能夠保存下來的紡織品文物非常少。這些材料的發現對考古界來說是一大亮點。
問:發掘後,兵馬俑的彩繪如何保護?
許衛紅:一號坑裡的6000多件兵馬俑原本有鮮艷的彩繪,但它們在出土之前就曾經經歷過秦末的大火,還有一部分被水沖刷,顏色殘存不多。但是這次考古發掘,發現了較大數量的彩繪兵馬俑。對於兵馬俑的彩繪,我們在探索新的保護辦法,有一個比較完善的配方,包括現場發掘時的保護以及後期實驗室的保護,主要有保濕和加固兩個步驟,讓彩繪在出土時能先穩住不脫水,再進行加固,這裡頭還用一種現代女性使用的化妝品中包含的著色劑。
但開誠佈公地講,現場看到有一些彩繪在出土時,色彩已經脫離在土壤裡了,十分惋惜,但無能為力。如何讓土壤中的彩色顆粒分解出來,再附著在兵馬俑上,這一點仍然不能說理想地達到。這就像人的皮膚脫離身體一樣,現在的技術還無法理想地還原。應該說,目前對彩繪保護的效果並不理想。
問:目前對秦兵馬俑發掘的侷限在哪裡?
許衛紅:我認為目前最大的侷限是,對於秦兵馬俑的發掘必須展開多學科的綜合,僅僅是考古歷史學科的工作者已不能應對,還必須有理科化學生物等方面專家的參與才可以。有時候考古工作者的理論,沒有理科專家的數據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