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也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因為這種材料的笛子聲音效果最好。但也有木製笛、石笛和玉笛。笛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的骨笛,在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七孔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管樂器笛子。
最初笛子的名稱叫滌,到唐代出現了尺八以其長度一尺八寸得名,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早期笛子的按孔是均勻排列的。後來為了能夠較為準確的半音,而將右邊二孔的距離增大,左邊二孔和中間二孔的距離減小。為了能夠和樂隊向協調,避免因氣溫變化而引起的音高變化,出現了可以調節管長的笛子(類似於西洋的木管樂器的調音方式),最多可調節1/4個音高。
笛子一開始是沒有膜的。為了使音色明亮,後來用笛竹的薄膜粘貼在孔上。由於這種笛膜容易破碎,有人也使用腸衣膜。這種笛膜雖然耐用,但音色不如前者清脆。結合兩者長處的新笛膜採自蘆葦,為現在廣大的演奏家所使用。
桓伊三弄
中國十大名曲之一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落梅花》、《梅花調》,就是改編自笛曲《梅花落》,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和比喻人的具有高尚節操和凜然正氣。笛曲《梅花落》相傳為晉代大將桓伊所作,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公元414年∼公元466年)《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東晉人,祖籍譙國縣(今安徽宿縣西)。曾任淮南太守、豫州刺史。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338-385)率百萬大軍進犯東晉,自稱投鞭可以斷流,企圖一舉滅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玄、謝石和桓伊等率兵8萬迎戰。晉軍驍勇善戰,以一當十,在淝水大敗苻堅,打得秦兵一敗如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
桓伊不僅有著文韜武略,而且音樂素養頗為深厚。他吹笛的高超技藝,是舉國聞名的,誰都以能聽到他的笛子演奏為終身樂事。桓伊不但善於吹奏笛子,也很喜歡聽別人吹奏笛子。每當聽到好聽的樂曲他就激動不已。當時住在南京烏衣巷的的宰相謝安聽說桓伊喜歡音樂到了如此地步,讚賞說:「桓子野對音樂的這份感情應該是發自內深處的,只要一聽到好聽的音樂就激動的不能控制自己。」
在中國音樂史上,一直流傳著有名的《桓伊三弄》(又叫《青溪三弄》)的故事。相傳晉代大文學家、書法家王徽之一天外出遊歷,當他的船停泊在建康(今南京)青溪蕭家渡口處時,他在船中聽說桓伊從岸上騎馬路過,王微之與桓伊雖然素不相識,但早就神往於桓伊的吹笛技巧,便派人請求恆伊吹奏一曲。桓伊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於是便欣然下車為王徽之吹奏了笛曲《三弄》。笛聲悠悠,一股清標雅韻的感覺扑耳而來,全曲前部悠揚明朗,中部主調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複三次,旋律活潑自如,極富華採,後部節奏逐步加快,表現風雪襲來,但梅花傲然挺立,展姿吐艷。
桓伊吹笛時,王徽之及官船上的人,或坐或立,鴉雀無聲,都在靜靜地聆聽笛聲,完全沉浸在音樂藝術的境界之中。桓伊吹罷,揚長而去,賓主之間,始終不曾說過半句話。吹奏完畢便逕自離去了。兩人雖然沒有見面,卻通過笛聲達到心靈交流。桓伊吹笛所在地——蕭家渡渡口,後人就將這個地方名為「邀笛步」,成為南京的一處名勝。
吹笛止雨
傳說古代西周穆王有一根很神奇的止雨笛,這個笛子一吹就可以止雨。有一年,天下連降三個月的大雨,致使山洪暴發,河水氾濫。百姓家園被毀,顆粒絕種,人畜慘遭水害者無數。於是周穆王吹起了神笛,感動了上天,只見天慢慢地轉晴,雨止住了。一時人們都紛紛前來拜見他,個個都虔誠地說:「天子啊,您真是神人啊,不是您吹笛止雨,這天還不知要下多少天雨呢!」
過去祈禱上天的祭祀活動需要吹笛子。民間傳說多是連年乾旱,做祭祀求雨「笛奏龍吟水」,吹笛請來海龍王,佈滿祥雲,撒下甘露。這個故事與之相反。雨下多了,過量了,同樣與民不利,同樣需要「吹笛止雨」。看來,要使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笛子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
吹笛退兵
西漢時期,西漢將領李陵率五千兵馬出居延千餘裡擊匈奴,反被匈奴單于的十萬鐵騎所困,陷入重圍。雖然奮勇突擊連戰數日,終因兵盡糧絕寡不敵眾,無法突圍。夜半更深時,李陵讓吹笛高手郭超吹起笛子,那笛聲十分悲慘,就連敵將首領單于聽後也禁不住涕淚俱下,並連夜向北撤走了。
這個吹笛退兵的故事在歷史上不是絕無僅有的,前漢軍師張良用簫吹散西楚霸王項羽八千子弟兵,悲歌散楚,致使項羽兵敗烏江全軍覆沒,用的就是攻心戰。這悲慘的笛聲使敵人聽了都為之流淚,撤兵而去,真是最絕妙的緩兵之計。這一笛一簫,退敵敗敵,載入史冊,為後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