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盡鉛華的臺北西門町(圖)



臺北西門町西門紅樓(圖片來源:昵圖網)

西門町因為位於臺北城的西門外,因此得名。在日治時代,西門町原本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地方,後來日本人決定仿效東京淺草區,在此設立休閑商業區。如今的西門町是臺灣流行文化的集散地。臺灣最流行的服飾、精品、流行歌曲都可以在這裡的店舖中或大街上找到。因為西門町的特殊歷史背景,這裡的流行文化中也充滿了日本味道。這裡既造就了臺灣哈日族,也是他們惟一的聚集地。

過去日本人命名的「西門町」,名字雖沿用至今,但已不是早先之意,反倒成了當今臺北最吸引日韓遊客的頭號「招牌」。

穿梭於西門町縱橫交織的商業街,隔三岔五,便是日式酒店、拉麵館、烏龍麵館、清酒屋、料理鋪、服裝店、動漫店、「哈星」族偶像館。臺灣本地店舖為吸引日本遊客多多駐足,習慣性在店名上添譯日文。街頭,不少日本遊人或品嚐美食,或步行遊逛,或休閑購物。

西門町的娛樂,首先表現在它是臺北市的娛樂事業中樞。夜幕降臨,是西門町真正一天的開始。幾十家電影院各自打出顯眼的標牌介紹著最新各國大片,高音喇叭重複播放著當下最流行的音樂,而且每家跟每家播放的音樂絕不重複。

這些影院全是全天候營業,夜晚來這裡的大都是白天要上學的男女學生。為了爭搶觀眾,有些影院甚至打出免費觀看的廣告。影院的設施都是星級的,無論從放映設備、音響,還是舒適的座椅,都會使觀眾感覺即使花錢到裡面坐兩個小時也是享受。由於是通宵營業,許多學生乾脆在電影院裡泡上一夜。

臺北市西門町的紅樓,是許多老臺北人重要的記憶。一個世紀前,日人於此所建的「八角樓」、「榮座」、「臺北座」,仿效東京淺草商業區,盛極一時,被稱為臺北的「原宿」(日本地名);跨世紀後,「八角樓」改為「西門紅樓」,「榮座」則已嬗變為「新萬國商場」。這些古老建築矗立百年,一磚一瓦實實在在,是現代人記憶的存檔。

西門紅樓外觀,仍保留當年西洋式獨特造型,面開八角,聳門高窗,通體朱赤。據介紹,「八角樓」建立之初,是為免日本主婦採購奔波勞頓之苦,集生活用品大成,為當時「超級市場」。其中,紅樓作為市場入口,日本設計師近籐十郎取「雲集八方客」之意,採「八卦」之形,開八角窗口,販臺灣土產、日本土產、油鹽醬醋等必需品。其後十字型建築,則售魚肉蔬果等生鮮品。

如今走進西門紅樓,早不是過去那番模樣,耳邊音樂跳躍,氣氛輕鬆活潑,一樓設微型歷史展櫃、咖啡屋、伴手禮店,二樓為表演劇場,Cosplay動漫展也經常在這裡上演。紅樓建築以特殊的十字架和八卦造型,營造出不同的符號意象。經歷不同的時期,紅樓見證了西門町的興衰,經歷了臺北多年來的風風雨雨。從早期的日據時期、影劇薈萃時期、電影時期,到最近的多元風格時期,紅樓走過整個西門商圈的繁華及興衰,今年已經滿一百年。

四十年代,紅樓的店家主要販賣以日本為主的外國舶來品,商品精良,消費者大多以日本人居多。日本戰敗後,五十年代,紅樓二樓轉變成劇場,演出過的戲劇、相聲、評書、京劇、紹興戲等,常常客滿。

曾經繁花霓虹明滅暫歇,西門紅樓的活力、創意、銳氣依舊,跟隨環境和時代的變遷扮演著恰當的角色。今天的紅樓成為一個全新的文化中心,除了演出活動之外,十字樓廣場已經進駐16家常駐的文化創意店家,有年輕人發揮創意,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服飾、提袋、甚至是陶瓷藝品等,打造紅樓的文化園區。

而「十字樓」,則改為「16工房」、「河岸留言」,佈滿銀飾、手工皂、皮具、服裝等創意小店,設有文化展演場所。

當地人相信,跨越世紀臺北西門町商圈之「繁盛」,找到了新的詮釋。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