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一本書《中國,我能對你說不嗎?》,書裡描寫了「一個韓國人眼中的中國」。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藉此機會給中國朋友提供一個看待問題的新角度。這本書是這麼開始的。
至今,我已經在中國生活九年了。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對很多事情逐漸見怪不怪了,但是這十件事情仍然讓我糾結。
一、景區門票為何這麼貴?
1999年我去西安參觀兵馬俑的時候,門票價格是六十元。當然兵馬俑是值得掏六十元去觀賞的,我至今還記得看兵馬俑的時候感到的渾身震撼。
隨著時間流逝以及物價的上漲,目前很多景區門票價格上漲得太離譜了。一些5A級景區動輒要上一兩百元的門票。且不說中國大部分景區門票價格比韓國的門票價格貴,甚至超過歐洲發達國家的門票價格,比如法國盧浮宮的門票價格只是十歐元(折合人民幣約八十七元)。然而中國人的收入卻遠不如那些國家的居民收入,我覺得許多景區的門票價格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特別是當地居民承受的範圍。
這可能與很多景區都變成一味追求盈利性有不小關係,乃至其公益性逐漸消減。但景區不是景區管理部門的,而是全民的共同財富。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有關部門要設計更加合理的門票政策。
二、到底能吃什麼?
由於一人獨自生活在異國他鄉,吃飯問題一直是我十分關注的問題。我一般在外邊解決吃飯問題。此前讓我擔心的是,他們到底會用多少味精以及食鹽。隨著在中國生活時間的增加,我擔心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在2008年9月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徹底毀滅了我對中國食品業的信賴。那時我明白了,在中國,對一些人而言,常識是行不通的。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奶粉市場都被洋奶粉蠶食了,而這個產品並不需要什麼高端科技,這頗有諷刺意義。
地溝油成為熱門話題,雖然我仍然認為大多數餐廳不會用地溝油,但最近還是開始惦記此問題。其實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反映出行業缺乏監管,而且也反映出中國整個社會面臨的一個結構性的難題。
三、過馬路為何這麼難?
我在中國的最大心願就是不遭遇交通事故。每當過馬路的時候,我感到中國是與韓國完全不同的世界。1998年底,我首次來北京,當時對陌生的中國交通環境很不適應。我以為這樣的情況現在會改變,但可惜的是,似乎沒有改變的跡象。令人更加擔心的是,很多開車的人沒把行人放在他們眼裡。我很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這樣,不開車的時候他們也是行人,即使他們開車的時候,他們的家裡人也會在步行。即使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不對,但考慮到和汽車相比,他們是弱者,開車的人應該更加積極地保護行人。
我最近覺得電瓶車比汽車更具有交通事故的隱患。我時常發現他們根本不看交通信號,前方沒車就騎過去,逆行也是家常便飯,更不用說沒把行人當回事。我想,中國的馬路是當今中國社會的縮影,即沒有規則或對規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顧眼前的、自己的利益,不顧長期的、共同的利益。
四、為什麼在影院不能看《肉蒲團》?
3D《肉蒲團》在韓國開始上映幾個月後,我才能在中國通過買盜版DVD觀看了《肉蒲團》。老實說,我也好奇到底3D版的《肉蒲團》究竟是怎樣的。在我看來,中國之所以不能上映《肉蒲團》,是因為至今還沒實行電影分級制。老少皆宜是一種美德,但我們必須承認有些內容還是不適合所有人去觀看的。
此前我去影院觀看《色.戒》的時候,不知道這部電影已經被編輯成了老少皆宜的電影。後來在網路上我還看到了由初中學生寫的一篇題為「終於看完《色.戒》」的文章。這是什麼情況?中國為什麼不實行電影分級制呢?
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目前還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他還說,相關部門對國外電影分級制進行了廣泛的考察,並得出了「在實踐中還沒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經驗」的結論。我真的不敢苟同,並且難以想像沒有電影分級制的韓國電影到底會是怎樣的。
五、烏龜網速
北京大學一位教授稱:「中國網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韓國的九分之一,這就叫斷送未來。」他還說,信息化是當今知識型經濟的基礎,而網速是其根本。我嚴重同意此觀點,並且烏龜網速經常讓我懷念韓國的網速。我粗略估算過,因為在中國生活,我在九年期間到底多付出了多少時間:烏龜網速迫使我每天多花了最起碼半個小時,九年累計起來,這個時間竟然達到1642小時,比德國人年均工作時間1419小時還多。換句話說,身處中國的九年讓我多花的時間幾乎等於德國人的一年工作時間!
眾所周知,在一般情況下,上國外的網站比國內網站慢得多。不過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在韓國上中國網站的時候,我卻發現其速度比在中國上網的時候快多了。這足以證明中國網速有較大提速的空間。
六、不會說「對不起」
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此問題的文章,那篇文章換來的當然是一片罵聲。很多跟帖批評我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以我的個人經驗來推斷整個中國人。可是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我已對這個問題琢磨了很久。和外國人相比,在很多情況下,中國人確實不願意說「對不起」。柏楊先生也曾經批評過博大精深的「死不認錯學」。
我覺得這裡面有兩個原因。首先這是中國人的含蓄引起的結果。一般來說,中國人不會說出全部內容。這令我時常考慮到前後的語境後,才明白對方真正的意思。其次是,我認為,中國人過於追求中庸。我很少看到中國人把責任追到底,大多事情中途都會不了了之。因此對被譴責的人來說,迴避責任、拒絕承認錯誤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七、好貨貴,但便宜沒好貨
剛來中國時,我覺得中國的物價都非常低,尤其是首次聽到西瓜的價錢後,我幾乎大吃一驚。由於在韓國買賣水果的時候,我們是按個算價錢的,於是我認為西瓜價格便宜得不得了。後來我才知道那只是一斤的價格而已。不過當時我還是覺得中國是個購物天堂。那時候,包括水果在內的眾多物價相當便宜,可是如今中國部分物價已經到了高得出奇的程度了,特別是好貨非常貴,再加上便宜貨沒好貨。
我逐漸發現在中國沒有價格又適當、質量又不錯的商品。很多高檔產品的價格比韓國還要貴,所以我回韓國的時候才購買需要的東西,比如衣服、護膚用品等等。另外每當中國將面臨長假的時候,中國遊客便成為韓國媒體的關注對象。媒體報導的無非是許多中國遊客在韓國商場大把大把花錢,回中國的時候,提著大包小包搭乘飛機,認為不少中國人太有錢了。這是事實,但他們卻沒看到中國遊客買的很多商品價格比在中國便宜多了,所以中國遊客才掏錢購買。
八、看病難、看病貴
我最不想去的地方,除了去銀行排隊,就是醫院。眼下中國大多數方面硬體有明顯改善,比如地鐵、鐵路、公路等硬體升級得似乎差不多了,只有軟體方面尚待提高,但是醫院裡的設施仍然屬於較差的狀態。在我看來,在中國生活的九年間,最缺乏變化的也是醫療方面,不僅是醫院的設施,而且是醫院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務態度等軟體方面一點變化都沒有。
我在中國最難以應對的就是去醫院。如果必須要看病的話,我一般回韓國的時候再去醫院。因為除了語言因素之外,在韓國看病比中國方便,有時甚至更便宜。我覺得,除了房價之外,醫療改革是中國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一,並且它會直接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指數。
九、花錢≠優質服務
我早就聽說過在中國難以享受親切的服務,於是自己打了預防針之後才來中國的。但是首次找零對方把錢扔給我的時候,我仍然驚詫。果真如此啊。此後我大大降低了對服務的要求,因為只有這樣我才不會失望。因此,去海底撈的時候,我簡直被他們的服務態度感動極了。中國還會有這樣的餐廳?這是我想不到的。目前有些餐廳以及商店的服務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但我覺得整個中國服務業的服務水平尚待提高。最近回韓國坐高鐵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乘務員一進車廂就低頭,並且走出車廂之前再低頭一下才離開車廂。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百姓的錢都是血汗錢,辛辛苦苦賺來的。如果我們要付錢,我們有權利享受優質服務。
十、房價!
這無疑是當今中國青年最關心的、最影響他們切身利益的問題,並且這才是區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關鍵因素。由於我不打算在中國買房子,這個問題沒有像讓中國青年糾結的那樣令我頭疼,可是我也親身感受到了他們所面臨的壓力。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生活了以後,住房成了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我估計很多年輕人同樣被住房問題苦惱著。很矛盾的是,因為房價上漲是改革開放帶來經濟繁榮的結果,中國年輕人受益於改革開放的同時,也因為它承受著不小壓力。
以前在北京大學讀MBA的時候,我住過海淀區的東王莊小區。這個小區在那一帶屬於最簡陋的,當時一個月租金大約2600元。今年去北京的時候,我偶然發現該小區的均價居然接近三萬元。我估計在過去的十年期間該小區的房價漲幅可能超過十倍。當時我真沒想到它會如此華麗地變成「天鵝」。
我已經講述了十個讓我不喜歡中國的理由。讀到這兒,有人不由得會問我,你這麼不喜歡中國,幹嗎還在中國?
其實這十個理由並不能讓我忘卻在生活當中或旅途中短暫接觸的很多中國人對我的親切。他們的善良和好意使得我喜歡上中國大地和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此外,我認為中國有像美國那樣大熔爐的特徵,她就像火鍋一樣,包容古今東西,不斷地變化。儘管有十大理由讓我不喜歡中國,但是這兩大理由卻足以讓我喜歡上中國。
當今中國崛起已經成為了公認的事實,這使得不少外國學者專門尋找中國不能崛起的眾多理由。剛來中國的時候,一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我坐了一位韓國前輩的車去市區。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我在車裡看到的是一片混亂----麵包車、貨車、摩托車和行人都擠在一起。交通規則不起任何作用,只有喇叭在不斷地響著。這真叫我心煩,可是眼前的這種場景絲毫沒有影響到已經在華生活了好幾年的那位前輩。他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當我看到這種場景的時候,我才能放下心來。因為在這樣的中國,我才會有自己的用處。如果將來某一天中國人都遵守交通規則,恐怕到時我沒有機會在中國發揮自己的能力。」
我寫文章並指出中國的種種問題時,被中國網民批評過無數次。如果我不關心也不希望中國發展的話,我絕不會批評中國的任何事情。我之所以批評或說出我對中國的觀點,是因為我希望中國變成更好的國家,也是因為我相信這樣的中國不僅會給中國人,而且會給全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總而言之,我認為尋找中國不能崛起的一百個理由還不如給中國提出一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