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4-12-22 03:05:04作者:
《霓裳羽衣曲》,網路圖片。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霓裳羽衣曲》約成於公元718∼720年間,關於它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觸發靈感而作;
第二種說法則是根據《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傳入的樂曲,此曲就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
第三種則折衷前兩種說法,認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唐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分(歌和破)則是他根據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舞曲《婆羅門》潤色並制詞而成。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為得意的作品,開始僅在宮廷表演,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進見時,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導引。當時,大臣張說《華清宮》云:「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霓裳羽衣曲》在唐宮廷中倍受青睞,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唐玄宗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女歌唱,用女藝人30人,每次10人。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由於《霓裳羽衣曲》樂調優美,構思精妙,以後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緻的描繪: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
散序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頭,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也有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按樂曲節拍邊歌邊舞;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為主,繁音急節,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稱讚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寵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採用了磬(唐代指銅缽)、箏、簫、笛、箜篌、篳簟、笙等金石絲竹,樂聲「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天寶之亂後,宮廷就沒有再演出了。
以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傳矣」。其實到中唐,此曲已被許多人淡忘。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得殘譜,昭惠後周娥皇與樂師曹生按譜尋聲,補綴成曲,但已非原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