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泡沫破裂,業內人士表示洗牌開始(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1月0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採訪報導)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大陸民眾不滿足於將錢存銀行或購買理財產品,而是通過網貸平臺獲取更高收益。高回報也伴隨著高風險,2014年中國大陸數百家瘋狂成長的網貸平臺出現問題,業內人士表示洗牌已經開始。
監管缺失致網貸平臺頻發提現困難或倒閉
P2P(Peer to Peer)信貸,簡單的說,就是有資金並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中介方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出現了更多的網貸平臺。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中國網貸運營平臺達1575家,全年累計成交量2528億元人民幣,是2013年的2.39倍。
大陸民眾的投資渠道狹窄,由於不滿足於將錢只存銀行和購買理財產品,而是通過P2P網貸平臺獲取預期年化12%甚至更高的收益。近期股市的上漲並未影響民眾對P2P網貸的興趣,交通銀行最近發布的調查報告稱,中國小康家庭對P2P網貸的投資意願從兩個月前的23%提高到32%。
在網貸平臺迅猛擴張的同時,風險也隨之而來。P2P門戶網站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4年度運營簡報》顯示,2014年中國出現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多達275家,與2013年出現問題的76家平臺相比大幅增加。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分析稱,出現問題平臺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疲軟使借款人資金緊張,逾期、展期現象頻繁;另一方面,一些平臺的不規範運營造成流動性風險,加上資金實力和風控能力較弱容易導致擠兌。
大陸某財富管理公司經理施小姐接受看中國記者採訪表示,今年P2P網貸平臺出現問題的還會更多。「一個原因是P2P的業務面太窄,不如財富管理公司能提供信託、基金和保險等成套理財計畫。宏觀經濟情況不好時,P2P一旦出現風險就是系統性的。」
施小姐認為,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監管,P2P網貸風險爆發也是必然。「因為缺乏監管,花個十幾萬元隨便註冊個公司就可以運營,有些甚至發布虛假標的,以驚人的收益率吸收資金,賺了一筆錢就跑。」
目前在中國大陸,P2P行業仍處於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三無」狀態。P2P行業良莠不齊,一邊是壞賬、跑路不斷;一邊是融資額上升、新平台上線不停。在業內人士看來,P2P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風控能力將是P2P平臺得以生存的關鍵。
大部分公司將會被淘汰 風險關聯地方政府債務
隨著網貸平臺數量猛增,獲得資金端的客戶的成本高企、資產端優質借款人難尋的問題加劇,跑路、倒閉事件顯著增多,行業正加速洗牌。一個個P2P平臺的崩塌之後,民眾群體維權事件隨之發生,往往伴隨著不少投資者去政府部門投訴上訪,其中不乏白髮蒼蒼、步履蹣跚的老年人。
將P2P引進中國的宜信公司一位負責人李女士對看中國記者表示,看似雨後春筍一樣生長的P2P網貸平臺,實則反應出的是監管不力造成這個行業魚龍混雜。「還沒引起官方的足夠重視,但是此前的野蠻成長出現的問題已經開始爆發,政府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等危機出現時才重視。」
李女士透露,現在小公司都處在風險爆發邊緣,倒閉潮將會蔓延開來。「銀監會將出監管細則,對註冊資本金、資金池、操作模式和風控能力都會定門檻。很多公司都不符合規定,就會倒閉被淘汰。」
在上海的一些居民區,有網貸公司發放資料稱在其平臺投資收益率可達20%以上。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張春對媒體表示,這兩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熱度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金融市場的不發達。技術層面看,中國傳統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尚未滿足市場的需求。
另外,大陸地方政府對於自身高企的債務,只能採取借舊還新的方式來延緩危機的爆發。但在融資渠道變窄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把目光瞄向了P2P平臺,2014年P2P類公司已經開始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輸血。
有分析人士認為,總體來說,目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比較大,而引入P2P的風險也不小。但地方政府為了給融資平臺輸血,已經管不了那麼多,只圖先把眼下的難關度過去,能撐多久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