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擷圖
「腎為先天之本」,腎臟有藏精、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等功能,它還開竅於耳及二陰。因此,腎臟與人體的骨骼、血液、頭腦、牙齒、耳朵、前後陰都有很大的關係。中醫認為,冬季萬物蟄伏,主收藏。同時,腎為人體主收藏的最大功臣,它既要為維持冬季收藏準備能量,又要為來年春季的生發積蓄力量。因此,每到冬季,寒風刺骨之時,正是保養腎氣的最佳時節。冬季加強對腎的保養,「兩護一按」便是不花錢的巧妙方法。
護齒熱足養腎
冬天經常叩齒有益腎、堅腎之功。腎「在液為唾」,冬日以舌抵上齶,待唾液滿口後,慢慢嚥下,能夠滋養腎精。每天早晚起床睡覺前,上下牙齒互相叩擊36次。叩齒之後,將滿口的唾液分幾口徐徐嚥下。中醫認為「腎虛則齒豁,腎固則齒堅」,牙齒鬆動與腎氣虛衰及氣血不足有關。常叩牙齒,不僅能讓牙齒堅固,還能強腎固精。唾為腎之液,所以分幾口嚥下唾液,是有效的養生方法。
護齒,還可用35℃左右溫水刷牙和漱口。醫學研究表明,牙齒和牙齦在35℃左右的環境下,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中醫認為,「齒為腎之餘」,冬寒凜冽,保持牙齒的溫潤對腎臟有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保護牙齒就是保護腎臟。
熱足,即臨睡前用熱水洗腳泡腳。熱水指水溫在45℃至50℃的水。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泡腳,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防病能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常言道,「寒從腳下起」,是指雙足供血不足,熱量較少,保溫能力較差,最易受寒。中醫認為,「腎主腰腳」,因此,熱足可暖腎,亦是冬季養腎之良法。
網路擷圖
護腰養腎
「腰為腎之府」,這既說明腰是腎的家,也說明腎是腰的主人。因此,如果中老年人腎氣虛弱,大多會表現為腰部酸疼。套一句古話就是:「腎氣一虛,腰必痛矣。」另外一個原因是,腎主骨生髓,如果腎精不足,骨頭就會變弱、變脆。
反之,如果腰部用力不當,或是長期負重過勞,讓腰部的肌肉、骨骼受到損傷,也會累及腎,因為腰部分布的經絡大多與腎相關。所以,平常保護好腰部,不讓它受外傷,注意腰部保暖,都是養腎的一部分。常見的護腰做法有:
揉腰眼穴。兩手握拳,用拇指指掌關節緊按於腰部凹陷處,用力做旋轉式揉按,一般5至10分鐘。
搓擦腰骶。先兩手掌搓熱,然後按緊腰部,用力上下搓擦,使腰部發熱,一天一次。
腰部活動。兩手叉腰,雙足分開,身體前俯後仰活動20至30次,然後做旋轉運動,先向左,後向右,每次20至30次為宜,每日1至2次。
推腰腹。用兩手按於兩側腹部,用手掌用力向中心推擠,使腹部前凸,然後鬆開,使腹壁回彈,恢復原狀為1次,共推20次,一天一次。腰部有督脈之命門穴,以及足太陽膀胱經的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上述方法具有溫腎強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網路擷圖
按耳養腎
「腎開竅於耳」,耳朵的聽覺功能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充足,則聽覺靈敏;腎精不足,就可能會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問題。同樣的,如果多給耳朵做按摩,能起到益腎填精的作用,還能通全身氣血,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按摩耳屏,是用食指、拇指捏住耳屏,上下反覆摩擦,力度以不痛為限。同時可以按壓耳屏,做適量刺激。
按摩耳朵另一方法是鳴天鼓,即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
最後,冬天人處於「陰盛陽衰」狀態,因而宜「負日之暄」即多進行日光照射,以助腎中陽氣生發。腎與膀胱,一髒一腑,互為表裡,「肝膽相照」,膀胱經脈行於背部,寒邪入侵,首當其衝,故冬天應注意背部保暖,穿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腎陽。古人認為,「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天切忌房事過度,工作、運動不可過多出汗,防止腎之陰精虧損、陽氣耗散。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養腎要像保護牙齒一樣,從小就細心養護,不讓它受損害。首先是謹慎服藥,出現腹瀉、發燒等病時,盡量不自行服用藥物,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因為很多藥物都會加重肝腎的負擔,甚至造成腎臟損傷,而這樣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其次少吃鹽。鹽中的鈉會讓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加重了腎臟的負擔,嚴重者會導致腎臟功能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