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據說坐落於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大音樂家師曠,曾在開封城郊東南隅的禹王臺公園裡鼓吹奏樂。因而,後人把這個地方稱為「古吹臺」。是開封最古老的名勝古蹟。
(網路圖片)
師曠,名曠,字子野,晉國主樂大師(今-)人。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晉悼、平年間。師曠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又稱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是當時著名的大音樂家,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他還是位博古通今的學者,時人稱其「多聞」。師曠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造詣,為世人所共仰。
師曠是盲人,常自稱「暝臣」「盲臣」。據說,當師曠彈琴時,馬兒會停止吃草,仰起頭側耳傾聽;覓食的鳥兒會停止飛翔,翹首迷醉,丟失口中的食物。晉平公見師曠有如此特殊才能,便封為掌樂太師。晉平公新建的王宮落成了,要舉行慶祝典禮。衛靈公為了修好兩國關係,就率樂工前去祝賀。衛靈公帶著一批侍從,走到濮水河邊,天色已經慢慢地黑下來,他們在河邊倚車歇息。
時值初夏,皎潔的月亮高挂夜空,兩岸垂柳輕拂水面,河水靜靜地流去,映著月亮閃閃發光,就像九天落下了一匹錦緞。衛靈公正在欣賞這美麗的夜景時,突然聽到一陳曲調新奇的琴聲,不禁心中大悅,於是招來他的樂師師涓,命師涓尋找這奇妙的音樂,並把它記錄下來。師涓領命而去,靜靜地坐在河邊,調息,撫琴,聆聽那音樂,將樂曲記錄下來,整整忙碌了一夜。
衛靈公一行來到晉國邊城,晉平公在新建的王宮裡擺上豐盛的筵席,熱情的招待貴賓。宴會上,衛靈公在觀賞晉國的歌舞後,便命師涓演奏從濮河邊聽到的那支曲子助興。
師涓為了答謝晉國的盛情款待,便遵命理弦調琴,使出渾身解數彈奏起來。隨著他的手指起落,琴聲像綿綿不斷的細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哀痛哭訴。坐在陪席上的晉國掌樂太師師曠面帶微笑,用心傾聽著。不一會兒,只見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神色越來越嚴肅。
師涓剛將曲子彈到一半,師曠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按住師涓的手,斷然喝道:「快停住!這是亡國之音啊!千萬彈不得!」
衛靈公原本是來給晉平公祝賀的,聽師曠掌樂太師這麼一說,吃驚地愣住了。師涓更是嚇得不知所措。十分尷尬地望著衛靈公。
晉平公見喜慶之時,本國掌樂太師突然插一槓子,弄得衛國國君一行人下不了臺,忙責問太師道:「這曲子好聽得很,你怎麼說它是亡國之音呢?」
師曠振振有詞地道:「這是商朝末年樂師師延為暴君商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後來商紂王無道,被周武王討滅了,師延自知助紂為虐害怕處罰,就在走投無路時,抱著琴跳進濮河自盡了。所以,這音樂一定是在濮河邊聽來的。這音樂很不吉利,誰要沉醉於它誰的國家定會衰落。所以不能讓師涓奏完這支曲子。」他說到這裡,轉過臉來問師涓道:「你彈的這支曲子是在濮河邊聽來的嗎?」
衛靈公和師涓都很驚訝,連連稱是。「亡國之音」便由此而來。
晉平公很不以為然地說:「早已改朝換代了,我們現在演奏,又有什麼妨礙呢?你還是讓貴國樂師彈下去吧!」師曠搖搖頭,執拗道:「佳音美曲可以使我們身心振奮,亡國之音會使人墮落。主公是一國之君,應該聽佳音美曲,為什麼要聽亡國之音呢?」
晉平公見衛靈公一行人面有難色,便命令師曠道:「你快鬆手,讓樂師彈下去!別掃大家的興!今日是大喜之日,怠慢了貴賓,拿你是問!」師曠執拗不過,只能鬆手。師涓終於彈完了那支樂曲。
當最後一個音符消失,晉平公見師曠面帶慍色,便對他發問道:「這是什麼曲調的樂曲?」
「這就是所謂的《清商》。」師曠回答。
「《清商》是不是最悲涼的曲調?」
「不是,比它更悲涼的還有《清徽》。」
晉平公道:「好呵,你作為回禮就來彈一曲《清徽》吧!」
「不!」師曠道,「古代能夠聽《清徽》的,都是有德有義盡善盡美的君主。大王的修養還不夠好,不能聽!」
晉平公道:「我不管什麼德什麼義的,我只喜歡音樂。你快彈吧!」
師曠感到王命難違,只好坐下來,展開了自己的琴。當他用奇妙的指法撥出第一串音響時,便見有16只玄鶴從南方冉冉飛來,一邊伸著脖頸鳴叫,一邊排著整齊的隊列展翅起舞。當他繼續彈奏時,玄鶴的鳴叫聲和琴聲融為一體,在天際久久迴盪。晉平公和參加宴會的賓客一片驚喜。
曲終,晉平公激動地提著酒壺,離開席位邊向師曠敬酒邊問道:「在人世間,大概沒有比這《清徽》更悲愴的曲調了吧?」
師曠答道:「不,它遠遠比不上《清角》。」
晉平公喜不自禁地道:「那太好了,就請太師再奏一曲《清角》吧!」
師曠急忙搖頭道:「使不得!《清角》可是一支不尋常的曲調啊!它是黃帝當年於西泰山上會集諸鬼神而作的,怎能輕易彈奏?若是招來災禍,就悔之莫及了!」
「哎,太師不必過慮。上古之事更加久遠,怎能禍及現在呢?你彈來聽聽又有何妨?」
師曠見晉平公一定要聽,無可奈何,只好勉強從命,彈起了《清角》。
當一串玄妙的音樂從師曠手指流出,人們就見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徒然滾起烏黑的濃雲。當第二串音響飄離殿堂時,便有狂風暴雨應聲而至。當第三串音響驟起,但見尖厲的狂風呼嘯著,掀翻了宮廷的房瓦,撕碎了室內的一幅幅帷幔,各種祭祀的重器紛紛震破,屋上的瓦墜落一地。滿堂的賓客嚇得驚慌躲避,四處奔走。
晉平公也嚇得抱頭鼠竄,趴在廊柱下,驚慌失色地喊道:「不能再奏《清角》了!趕快停止……」師曠停手,頓時風止雨退,雲開霧散。
在場所有的人打心底裡佩服師曠的琴藝。衛國樂師師涓大開眼界,激動地上前握住師曠的手說:「你的技藝真可驚天地、泣鬼神啊!」
晉平公親眼目睹了太師師曠的傳神琴藝,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每逢自己無法解決的難事和軍國要事,他都召師曠垂詢。
晉平公的王宮修繕一新後,又鑄了大編鐘,樂工們都以為此鐘是合於律制的,但師曠用手輕輕一彈,認為不合。經過校正鐘律,果然發現此鐘的音響是不協調的。
晉平公製成一張琴,大琴弦和小琴弦音高相同,他讓師曠來調整它。師曠撥了兩下,一下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他借題發揮道:「對於琴來說,大弦好比君主,小弦好比臣下。只有大小相應,各得其所,才能合陰陽,成就美聲。現在大王讓它們相互混合,我這個瞎子怎麼能調好它們呢?」
晉平公經師曠這麼一說,細看大小琴弦,正是由於相互混同才至音不分高低。他吩咐師曠予以糾正。師曠將大小弦略作對調,便奏出抑揚頓挫的琴音,師曠奏著奏著,他忽然停手,哈哈大笑起來。
晉平公見師曠突然發笑,忙問所笑為何?
師曠道:「剛才,我通過琴聲發覺齊國的國君在同嬪妃嬉鬧,從床上摔下來,把胳膊摔壞了。」晉平公覺得驚訝,當即就派人赴齊國詢問,齊王笑著說:"是的,是有這樣一件事。"晉平公見師曠有如此神功,遇到重大的軍事行動,就召他拿著律管「聽軍聲而卜吉凶」。
有一次,齊國攻打魯國,晉國決定會合諸侯援魯伐齊。晉平公想知道戰爭前景,就召來師曠垂問。師曠將魯國和齊國軍歌演奏了一遍後,對晉平公稟告說:「大王不必興師動眾了!齊國軍隊已經被魯國趕出了國門。」晉平公半信半疑之際,派往魯國的觀察使者回來稟報的情況與師曠所說的丁點不差。
同一年,晉平公聽到楚國發兵攻打鄭國,朝野上下議論紛紛,都說強楚攻鄭,鄭國必滅,他又召來師曠問究竟。師曠彈著琴弦,唱起南北不同的歌曲,然後向晉靈公稟告道:「楚國以強凌弱,必會以失敗告終。」果然沒過幾天,就傳來楚國兵敗的消息。
晉平公見師曠音律占卜戰爭吉凶如此準確和靈驗,就把他留在王宮中,不離左右。
有一次,晉平公望著師曠雙目失明的樣子,忽然感嘆道:「太師雖絕頂聰明,卻是盲人,你的那個世界真是太昏暗了。」
師曠道:「也未必。其實天下有五種昏暗,而我還沒輪上其中之一呢。」「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晉平公不禁發問。
「好吧,讓我一件一件說給大王聽吧。」師曠侃侃而談:「群臣通過行賄來博取名譽,百姓們受冤屈而無處伸張,君王對此不聞不問,這是第一昏暗。忠臣不用,用臣不忠,蠢材高踞要位,小人壓制賢明,君王對此不知不曉,這是第二昏暗。姦佞玩弄兩面派來掩蓋自己的嘴臉受到尊榮,賢人遭誣陷被趕走,而君王對此不覺不察,這是第三昏暗。國家貧窮,百姓疲憊,而君王窮兵黷武,好大喜功,醉心於諂諛之詞而不醒悟,這是第四種昏暗。是非不辨,法令行不通,貪官污吏枉法,老百姓無法安定,而君王對此不明不白,這是第五種昏暗。國家陷入這樣五種昏暗,沒有不垮臺的。比較起來,我的昏暗不過是小昏暗,還不至於危害國家呢。」
晉平公聽到這番妙論,甚是感動,決心勤於國政,力求做個有道的明君。
還有一次,晉平公設宴招待文臣武將,他喝酒到了興頭上,自嘆道:「哈哈哈,其實人生的快樂,莫過於做人君了。只有君王說的話,沒人敢違抗。」
師曠正坐在晉平公旁邊,他聽到這話,抱起琴便向晉平公撞了過去。晉平公大驚,趕忙躲避。師曠手中的琴撞在宮牆上。晉平公驚愕地問:「太師,你這是幹什麼?」
師曠錚錚地答道:「剛才有小人在亂髮議論,所以我要撞他。」
晉平公氣呼呼地道:「剛才發議論的就是我呀!」
不料,師曠搖搖頭道:「我看剛才所發的議論根本不像君王該說的話。」
旁邊的文武大臣見晉平公當眾下不了臺,紛紛討好道:「師曠犯上欺君,應該殺頭!」
師曠佇立在那裡,嘴角露出冷笑。
晉平公沉思了好一會兒,最後擺擺手,道:「太師忠言逆耳,就算他規勸我一次,算了算了!」
晉平公自鳴得意之際,遭到師曠當頭一瓢冷水,雖免了師曠死罪,可師曠那舉動令他驚魂不定,不久就病倒在床。
晉平公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眼看不行了。這時,師曠又對他說:「主公,您的病看來還得我來治啊:」
晉平公道:「太師,你有什麼靈丹妙藥?」師曠也不答話,又拿出琴來彈了一段解悶去憂的曲子。晉平公聽著聽著,就像雨過天晴一般,鬱鬱寡歡的心情一掃而光,病立即好了。晉平公對師曠起死回生的本領十分折服,把他引為心腹知己。
這天,晉平公問師曠:「我很想再讀些書,求些學問,只是年紀大了,恐怕太晚了!」師曠道:「既然主公知道晚了,何不把蠟燭點起來呢?」晉平公以為師曠嘲笑自己,氣咻咻地說:「我和你說的是正經事,你怎麼跟我開玩笑啊!」
師曠道:「我這個瞎了眼的臣子,哪敢跟君主您開玩笑啊?我聽人說,一個人在少年時期就刻苦學習,好像是旭日東升,光彩奪目,前程是十分遠大的;壯年時期開始刻苦學習,好像是烈日當空,銳氣正盛,前途也是光明的。到了老年時期,才下決心學習,那就像晚上點起了蠟燭,光亮雖然比不上太陽,可是有了燭光照亮,也要比沒有蠟燭在黑暗裡摸索強得多呀!」
晉平公聽了師曠的話,沉思了半晌,點頭讚許道:「經太師點撥,我茅塞頓開,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啊!」
師曠見國君是個肯納諫的君王,就經常借獻琴藝之機,像哲人一樣指點國政得失,儘自己的所能,努力維持晉國的昌盛。
當衛獻公因暴虐而被國人趕跑時,晉悼公認為民眾太過份,師曠則反駁說:「好的君主,民眾當然會擁戴他,暴虐之君使人民絕望,為何不能趕他走呢?」晉悼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又問起治國之道,師曠簡言之為「仁義」二字。
鄰國看到這種景象,評論說:「晉國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國家。連它的掌樂太師弄弦都能測國運,對這種國家只能小心侍奉。」因此,師曠被尊為樂壇琴藝中的祖師爺。
齊國當時很強盛,齊景公也曾向師曠問政,師曠提出「君必惠民」的主張,可見他在當時深受諸侯及民眾敬重。
到晚年時,師曠已精通卜算音律,撰述了《寶符》100卷與《禽經》,在明、清的琴譜中,《陽春》、《白雪》、《玄默》等曲解題為師曠所作。
在後世的傳說中,他被演化成音樂之神、順風耳的原型、及瞎子算命的祖師等。
今天的人們認為師曠的故事是神話,其實真修者都知道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神,神也經常向人展示一些神奇的事情。師曠其實是一個修煉人,因為瞎了眼,所以才使自己的心清淨下來,有了一定的功能,可以占卜吉凶,「聞弦歌而知雅意」。
師曠用琴音為晉平公治病,人們認為不可能,其實從五行學說上講:人生病都是因為五行紊亂,陰陽不調,琴之五音對應五行,以琴之五音歸正人體中之五行,調和陰陽,病自然就好了。
(參考資料:《中國琴壇故事》及《中國古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