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6月20日訊】梁家傑議員在香港立法會上發言全文:
政改,來到即將表決的時刻。否決一個「指鹿為馬,得不償失」的爛方案,不足惜。最重要是,立足原則,守住「一國兩制」初衷。
莎士比亞名劇《王子復仇記》,有句膾炙人口的話,「To be, or not to be」,何文匯博士譯做「忍辱偷生,還是一死了之?」
今次政改,同樣面對一個「To be, or not to be」局面。
中央給出來的人大8.31決定,不可撼動,同香港人無商無量。明白地講,不給香港人真選擇,擺到明,這個制度如果香港人「拿住先」,就會「拿一世」。明知是這樣,我們應該「忍辱認命,還是否決了之?」To be, or not to be?
我的決定十分清楚,不會動搖,投反對票。這一票,對得住歷史,對得住香港民主運動的先驅同後來者。
上星期,一千多個公務員無懼秋後算賬,聯署公開信這樣講﹕「我們不認為否決政改方案就可以解決香港面對的問題,我們只是認為,通過了目前的政改方案,更會令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
這段說話十分觸動我,我們這些生於斯長於斯的人,眼見光輝的香港近年不斷沉淪,怎麼會沒感觸呢?
如果我們今次通過政改方案,就是連拒絕指鹿為馬的尊嚴都喪失,以後就不能再有自己的思想,香港人就從此沉淪。中央逼香港人接受的,不只是一個選舉方案,而是盲目順從的態度,放棄自己的認知與是非之心。
九七回歸後,官商勾結變本加厲,民怨沸騰,現行政制是問題根源、是幫凶。中央極左思維主導,誤判形勢,摧毀與港人互信,不斷消耗這一代同下一代香港人對《基本法》、「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信心,處理香港普選問題的專橫態度,等於說,不等五十年這麼久了,中央要名義上「一國兩制」,實際上「一國一制」。
中央背信棄義,以人大8.31決定響應香港人嘅普選期望,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半途而廢。一紙白皮書,一道8.31大閘,令香港人極度失望與消沉;引發這一場雨傘運動,見證新世代對實現普選再無耐性和信心。
普選特首和立法會,不系香港人一廂情願嘅非份之想,而是《基本法》白紙黑字,答應香港人回歸後將會享有的選舉權利。
《基本法》二十多年前寫得不算差,多項條文以中央「自我約束」精神為本,香港內部事務不受干預,香港制度與價值得以保留。說真的,當年不是這樣寫,會有這麼多人選擇留下來不移民?九七回歸會有這樣順利嗎?可惜,中共政府過河拆橋。
中央逃避兌現普選承諾,有跡可尋。保皇派所謂「如果沒有佔中事件、沒有公民提名主張,中央就不會這麼強硬」,全部是藉口。澳門夠乖啦,澳門又有普選嗎?
中國外交部曾經披露回歸前中英談判的信件,引述談判期間,「英方問中方能否保證2007年後香港有普選?」,中方答:「中央不用保證,因為這是特區自治範圍內的事務,會由特區作主。」
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姬鵬飛1990年3月在人大發言,也證明《基本法》只系規限九七回歸後頭十年的選舉辦法。
換言之,本應最快2007、08年可以普選特首同立法會,但中央一路拖延、擺龍門陣、加強干預,2004年人大釋法,政改三部曲變五部曲,2007年又一次人大決定,終於說,2017可以普選特首,2022可以普選立法會。香港人又懷疑又期待,但好快見真章,又是一次騙局。
去年6月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宣示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是一個伏線,要香港人準備對政改認命。兩個月後揭底牌,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8.31決定,一錘定音,只准香港實行「中國式普選」,中央要控制選舉結果。
中央一意孤行,要利用提名程序,篩剩2至3個共產黨認可的人「出閘」做特首候選人。香港人走入投票站投一票,實際只是被利用來合理化一個篩選,給予一個「假借普選之名,實為中央欽點」的特首虛假認受性。
最弊的是,這個制度香港人一旦「拿住先」,系千秋萬代,王光亞主任好哲學的這樣講「修改前,長期有效」。
今次政改一旦通過,中央政府可以向全世界宣稱,按《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履行了它的責任,兌現了普選承諾。既然交了功課,何來誘因和壓力將來要修改,交第二份功課呢?
既得利益特權者聯盟近親繁殖的特首,一旦可以利用選票獲得假認受性,在得其所哉以後,還有政治上的理由、誘因和動力去改變嗎?
政府推銷政改,騙、打、嚇,什麼招數都出齊,官員同建制派還整天說,「拿住先」啦,將來制度會「優化」,旨在洗腦。「拿住先」就會「拿一世」,是中央定調,根本沒得商量。
林鄭月娥司長又話,政改過不了,是「民主退步」。我必須更正她,以正視聽,一個簡單比較:成為特首候選人,現在是八分之一選委提名,即是要從1200選委當中拿到150個提名就可以參選;根據8.31決定,就要拿601個中央制定選委會成員提名,門坎高了四倍,是退步,還是進步呢?
其實,何只政改,原本由香港自行管理的其他內部事務,中央干預越來越多。比如,免費電視牌照事件,立法會應否調查梁振英,中聯辦都要插手,左右議員的投票取向。
香港沉淪,「一國兩制」危乎,除了因為中央干預,還要加上特區政府自身敗壞,而以近三年梁振英政府為甚。
梁振英當選特首第二天一早,就去中聯辦謝票,這一幕,香港人記憶猶新,更刻骨銘心。
梁振英得到中共真傳,將香港「大陸化」、「共產化」,人治取代程序公義,禮崩樂壞,近親繁殖「特權者聯盟」,更以政治鬥爭為樂,事例罄竹難書。
「一男子」隻手遮天,不擇手段阻止王維基經營免費電視,固然是一例;79日雨傘運動,梁振英投下87枚催淚彈,縱容警察頭頭濫捕濫告,他並無設法修補社會各方的矛盾,只作壁上觀,還利用學生的評論文章小題大造,自編自導「港獨」危機以鞏固自己的權位;「重鬥爭,輕民生」之作,還有三年以來,梁振英迫立法會通過撥款成立創新科技局,寧願犧牲其他民生項目,上星期五,明明立法會財委會有四小時,可以審議同通過發放綜援補貼、公務員加薪、興建安老院舍等無爭議性的撥款申請,但政府不肯交這些項目上來討論,務必要成立創科局的撥款申請打尖,議員不就範,他就冤枉議員抵制,誤導公眾是議員阻礙他發補貼。至於梁振英自身的寓所違章佔地及收受澳洲企業五千萬元的醜聞,他就逃避責任,也得到中央包庇。
學生燒《基本法》、球迷噓爆國歌、特首民望長期不合格、警隊民望急速下滑、港人身份認同走勢等等,越積越厚的「深層次矛盾」,社會撕裂,靠勉強推行一個「假普選」制度,也破不了局。
梁振英說,否決政改後專注民生。民主與民生不可分割,梁振英這樣講是不切實際。也許,他不介意,因為社會矛盾越深,越是他的政治本錢。
好多人問,「後政改」,民主運動怎麼走下去?我認為,首先,爭取真普選的人包括泛民議員在內,各自穩守崗位,確保立法會今日否決這個爛方案。否決後,咬緊牙關,繼續向中央展示香港人爭取民主普選以處理深層次矛盾的決心,說服中央,普選不會危害國家安全,政通人和,香港才能安定繁榮。另一方面,發展公民社會的潛在力量,對各項本地民生議題密切把關,作出反應,維護「一國兩制」,與人權、法治、平等、廉潔等核心價值,防止香港繼續沉淪。
有句話說,當上天關上一扇門,同時必會打開一扇窗:過去一年,我見到好多年輕、專業新興力量,百花齊放,如雨後春筍,老懷安慰。只要人心不死,縱使障礙重重,我對香港的民主運動依然抱著希望。
政改一役,民間覺醒後的座右銘是「自己香港自己救!」。未來32年,新世代為2047年香港前途而發出的「命運自主」呼聲,只會越來越響亮。香港人,無論屬於邊個世代,都應該分擔這個責任,維護香港的價值與制度,目標是「一國兩制,跨越2047」。
強權可以壓倒道理於一時,但強權不能永遠壓倒道理。作為無權者,只要我們毋忘初衷,立穩原則,議會內做好把關,與議會外的年青政治力量共同協作,立足香港本位價值和市民最大利益去倡導政策,我有信心香港會終見真普選,香港人終會做真老闆。香港終會再見政通人和,香港會繼續璀璨,光輝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