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7月04日訊】自從6月12日之後,中國股市的「不穩定因素」已經由黨的宣傳機器公示於天下,那就是「在中國股市套現獲利離場的外國資本」。如果說中國人不熟悉前些日子被點名的幾家外國投資機構,那麼6月28日的股災之罪魁禍首已被宣傳機器鎖定,即著名的美國高盛公司。
願這項天方夜談式的指控能夠撫慰那些破碎了的股民之心。但我還是想講一下中國宣傳機器永遠不會觸及的真實情況,指出中國股市到底是由誰操控的財富榨取機。
股市是國有企業的提款機
股市是國有企業的提款機。朱鎔基總理主政時期就定下「股票市場要為國有企業脫困服務」的基調。簡言之,當時,中國政府將股票市場作為搞活國有企業,甚至實現國有企業「三年脫貧解困」目標的工具,把一批經營不善甚至難以為繼的國有企業推上股票市場。因此,在政府主導下,股份制改造、發行股票上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國有企業的專利,非國有企業很難有機會上市融資。在政府政策鼓勵下,國有企業將股票市場作為圈錢渠道,母公司又將上市的子公司當成「提款機」。據研究者稱,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10年走完國外100年曆程」。陳東升在《朱鎔基開啟了混合所有制 把國企推上市》一文中回憶說,「朱鎔基還做了一個大事,所有企業的都去上市。……當年的資本市場改革很清楚,……一個省分一個億的指標,都想上,搞5家、6家,中國的今天資本市場怎麼來的?最初資本市場是為國企圈錢、解困,今天還是這樣一個東西,為什麼資本市場搞不好呢?今天還是這樣,新華國有,總理一批就上市,這是一個事實存在的。」
以後的國企改革基本沿著這個套路進行。今年6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國企湧動改革潮:股東頻頻套現或因地方政府缺錢》,再次詳細揭露了中國股市成為國企提款機這一事實。
由於實行了對外開放,中國股市這一提款機功能,有時也被外資加以利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當年曾想在華爾街大展宏圖,通過IPO上市圈錢,為此誠邀新加坡的淡馬錫(Temasek)、瑞銀(UBS)、美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等多家外國銀行及李嘉誠基金會做為「戰略投資者」入股,將自己包裝成符合美國口味的「現代金融機構」。後來因當時的美國證監會主席考克斯防範甚嚴,中資銀行不得不改在香港及大陸上市。這些外資銀行因為與中國銀行業同進退,享有中國政府提供的種種便利,在中港兩地股市賺個盤滿缽滿,到了三年「鎖定期」一過,就將手中股票出手。中國有人對此很氣憤,認為當年讓這些外資銀行賤價買進國有銀行的股票,如今讓它們在中國股市上提款走人,實在太便宜這些外國銀行了,因此提出要追查當年中國金融行業賤賣國有資產之罪。只是氣憤歸氣憤,這一追查行動永未成行。
股市是國企高管財富變現的洗錢機
中國國企的重要改革之一是 「經理人持股」(亦稱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簡稱MBO),對於這一改革,外界一直認為是國企高管層憑藉職權瓜分國有資產,新華網亦曾發表《高管持股難逃「自肥」責難》(2006年2月16日),對此提出質疑。李小琳等在國企任高管的紅色家族後裔是這項改革的最大獲利者之一。
質疑歸質疑,國企經理人持股並拿特別高薪酬的「改革成果」,卻一直延續下來。習近平的反腐終於讓國企管理層的好日子到頭了。近兩年來,中國當局反覆強調黨對國企的終極領導權,並於2014年11月成立了「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由於在十八大以後的反腐中不少國企高管落馬,國企高管們擔心以往那種「空手套白狼」的經理人持股會被劃於「腐敗行為」之中, 於是紛紛將自己持有的國企股票在股市上套現。據統計資料,截至2014年10月17日,中國上市公司高管大幅度減持股票,套現474.31億元。2015年才過去半年,國企高管減持套現已達5000億,創史上最大規模減持潮。
股市是吞食股民財富的老虎機
從1992年至今,中國股市已經歷了十餘輪大漲跌。從中國股民炒股的歷史來看,虧者多,贏者少。但是,希望賭博致富的大有人在,通過股市輕鬆賺錢的願望支撐著他們屢敗屢戰,直至無法再戰。
以下是2008年以來中國股民的集體成績單:
2008年的A股市場,以超過70%的巨大跌幅載入中國股市史。《上海證券報》聯合證券之星做了一次《2008年股民生存現狀大調查》,全國25110位投資者參加了該項調查,結果是逾九成股民虧損,其中在股市中虧損幅度超過70%的,佔比多達60%。截至調查時止仍有盈利的股民僅佔6%。
2013年中國股市被稱之為「亞洲表現最差股市」。新浪網做了一項調查,在這篇《2013年中國股市投資者大面積虧損》(2014年1月)中記載,2013年虧損者佔比約65%,其中,26.3%的人虧損了20%至50%,7.5%的人虧損高達80%以上。因為炒股,有32.2%的人生活水平明顯下降,9%的人生活面臨困難。
今年才過去半年,中國股民損失驚人。據《2015年上半年股民虧損多少》一文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下旬以後的近兩週,已有13.26萬億市值消失,僅6.26一天,兩市市值就蒸發4.5萬億。僅有4%的股民實現盈利,八成股民虧損超過10%,有人兩週炒丟一套房。按股民人數來算,人均損失達14.7萬元。全國平均工資為年收入5萬元,也就是說,股民近兩週人均損失接近3年工資,損失堪比2007年「5.30」。
中國股市集中體現了攫取型經濟的特點
中國股市上述特點,正好驗證了制度經濟學一個著名論斷,即制度在經濟發展中起巨大作用,決定一國貧窮還是富裕。美國新制度經濟學家達榮·阿西莫格羅和詹姆斯·魯賓森曾合著《權力、繁榮與貧窮的根源:為什麼國家會失敗?》,書中提出瞭解釋國家繁榮與貧窮根源的兩個重要概念,即「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和「攫取性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也譯成「榨取型制度」)。包容性制度指一種多數人參與、利益分享,因而人們具有勞動與創造積極性的多元制度;攫取性制度指權力和財富高度集中,被少數人壟斷,整個國家制度建立在剝奪多數人而為極少數人服務的基礎上,大多數人沒有勞動和創造的積極性。根據作者的大量研究,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凡是選擇了前者的,都實現了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而選擇後者的則相反。
中國股市與西方股市有幾個本質差別,即:
1、中國股市只有投機者,沒有中長期投資者。從來沒有人在意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只在意這隻股票是否被機構資金或者炒作者拉抬,股價完全脫離企業經營業績、財務狀況,隨機構炒作者與操盤者的炒作行為漲跌。西方國家的股市如美國股市,是短期投機者與中長期投資者都有,企業經營狀況與盈利能力是股價的基礎。
2、中國政府是股市的操盤手,用各種政策與方式調節股市的漲跌。而美國政府只作為股市的看守者,用成熟的法規規範管理股市,絕無中國政府類似作為。
3、眾多股民參與不意味中國股市是多數人參與,利益分享之地。所謂中國股市融資成本低,實際上是參與者重在投機獲利,不看重企業的盈利能力及股票分紅。全世界只有中國股市,才讓絕大多數投資者血本無歸。
本文的結論是:中國股市是國企的提款機,也是國企高管等既得利益者將巧取豪奪來的不義之財變現的洗錢機,同時也是利益相關者依靠政策、內幕消息與位置優勢斂錢的財富榨取機。所有這些特點,完全符合攫取型經濟那種剝奪多數人的利益為政府及少數人服務之特點。通過分析中國股市提款機、洗錢機與老虎機這幾大功能,可以管窺中國經濟的攫取型特點。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