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爭之地--雁門關(圖)

作者:單若水 發表:2015-08-23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雁門關秋日(攝影:天慧)

雁門關,又名雁門塞、西隆關。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

依山傍險 形勢雄固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雁門之口,距山西代縣西北20公里。雁門關由關城、瓮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牆高10米,周長約1公里。牆體以石座為底,內填夯土,外包磚身,形勢雄固,牆垣上筑有垛口。有關門三座,即東門、西門和西門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門。門洞用磚石疊砌,青石板鋪路,門額位置上均鑲嵌了石匾。

東門門匾鐫刻著「天險」二字,門上建「雁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設迴廊。西門門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門樓為楊六郎祠,為紀念北宋名將楊六郎(即楊延昭)。北門其實是瓮城的城門,門額書刻「雁門關」三字,兩側鑲嵌對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雁門關附近峰巒疊嶂,峭壑陰森,怪石凌空,山中有路,盤旋幽曲,穿關城而過,異常險要。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5公里多。城牆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筑有三道大石牆和二十五道小石牆,起到屏障的作用。明代內長城橫於關北,彼此鉤連,形成嚴固的防禦體系。

兵家必爭之地

雁門關古時是塞外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管道,所以,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中國歷朝歷代都把雁門關看作戰略要地。從趙武靈王置雁門郡起,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當時,趙國大將李牧曾多年駐守雁門,以防匈奴。

匈奴單于曾率十萬餘騎攻打雁門。李牧利用有利地形與匈奴決戰,結果大敗匈奴。西漢前期,匈奴屢屢來犯,漢武帝曾先後(前129∼前119)派李廣、衛育、霍去病率騎兵一萬至數萬出雁門關,北擊匈奴。西晉末年,中原板蕩,北方的鮮卑族拓跋氏乘機率部南徙,到達雁門,雁門山成為拓跋魏與西晉的邊界,雙方屢次發生衝突。

隋代,北方的突厥漸見強大。大業十一年(西元615),隋煬帝巡視北塞,到了雁門,被數十萬突厥兵包圍,突厥兵急攻雁門關。後賴吏部尚書樊子蓋設計送出詔書,募兵來救,始得脫險。

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當時,年事已高的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守雁門。據說,突厥進犯雲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貴脫盔示面,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

到了北宋,雁門關的戰事更為頻繁。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西元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

雍熙三年(西元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山西朔州的陳家谷他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墜馬被俘,最後不屈絕食而死。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

縱覽雁門關的歷史,自西元前四世紀以來,雁門關經歷了無數大小戰事。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責任編輯:雲天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