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9月29日訊】香港「佔中」運動一週年,其成敗及影響成為輿論焦點。很多人看到,運動落幕之後,社會更加分裂。泛民派與建制派互為水火,而泛民派內部也割袍斷席。可怕之處並不在意見分歧,而是不同意見者缺乏政治合作的機制。從香港的前景看,目前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真普選。
遺憾的是,港人利益乃至香港社會秩序,並不是北京政權關心的重點。很多香港人想不明白,北京明明承諾了「一國兩制」,為什麼要蠻橫地阻止「那一制」的發展?其實,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北京為什麼要信守承諾?因為道義嗎?如果道義那麼重要,中共早已經不存在了。問題在除了道義之外的理由是什麼?不允許真普選,北京的代價有多大?或者說,跟壓制香港民主相比,那一種選擇更有利於它的統治?
「一國兩制」如何去殖?
「六四」鎮壓之後,直到今天,相關話題高度敏感,中共官員及宣傳系統總是避而不談,恨不得歷史失憶,只有自認為掌握了新的闡釋理論的《環球時報》敢於嘗試。「佔中」運動的待遇很不一樣,中共官員及學者似乎還嫌不夠熱鬧,一再挑釁。週年紀念前夕,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拋出「三權不分立」論,前官員陳佐洱及「北京來的學者」強世功則聲稱香港「去殖民化」不夠,均引發輿論反彈。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的創見,被中共視為政治智慧一再讚頌。這個設計本身就意味著不會完全「去殖民化」,而是要保留殖民者英國留下的制度。那個承諾保留、被稱為「資本主義」的制度落實到政治上是什麼呢?就是權力分設,互相制衡,而不是在黑幕之後養育成群結隊的「大老虎」,權鬥需要時挑幾隻來打打的「這一制」。
正如有學者指出,強世功關於英國殖民的論述前後矛盾,一會兒稱「行政吸納政治」掩蓋了殖民真相,一會兒又稱英國一開始就無意於殖民,其著重於行政管理的做法值得借鑒。之所以這樣顛三倒四,是因為他早就知道,越來越多的香港人認為:中共也是一種殖民政權,而且「新不如舊」。
這些來自北京的聲音用意原本不在學理,而是刺激輿論。為什麼不是盡量迴避呢?因為「佔中」雖然讓北京難堪,卻並沒有讓它感到多痛。而且它瞭解事態,不會再來一次;即便再來一次,那又如何?再說,香港風平浪靜並非它所欲求,紛爭亂相正中其下懷。
為什麼北京無動於衷?
去年運動進行期間,人們在討論駐港部隊動向時,我就指出,中共不會派軍鎮壓,不是香港人和平理性讓它克制,而是沒有必要。香港人餐風露宿,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北京泰然若素,毫無影響,它為什麼要浪費軍力和子彈?反倒是幾個在網路上聲援「佔中」的內地人,讓當局如臨大敵,迅速抓捕,有的關押至今。並不是抓捕他們更方便,而是對政權穩定來說更有必要。
我並不是在否定「佔中」運動的成就。面對獨裁強權,站出來勇敢說不,本身就一種收穫。「佔中」之後,「中國式選舉」未能在香港推行,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難平,甚至一場球賽之後輿論狂歡,都能看到這場運動的影響。
「佔中」運動最主要的成績,是讓更多人看清中共實質,與它共建民主是黃粱美夢,「一國兩制」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就算它曾經真心實意,那也不能指望靠專制者的良心,而是要檢討到底有什麼機制來兌現承諾。
運動的直接後果,是很多香港人離內地越來越遠。距離最遠的是那些言辭激烈的本土派,他們展開「香港城邦」論或者「香港民族」論。不過,即便這些論述成立,對於中共來說,也不過是在五十多個少數民族中再添加一個而已。除非提出獨立的具體主張,否則這些論述仍然是在乞望兌現「一國兩制」承諾的框架之內。跟臺灣不同的是,香港「主權回歸」是政治現實,未有宏圖大略,獨立談何容易?因此,「港獨」成了北京當局樂意使用的一頂帽子。
另一條道路就是繼續在現有權力結構中貼身肉搏。僅僅是在港內立法會抗爭還不夠,還要在能夠影響北京政權的地方下功夫,包括特首選舉、港區人大代表選舉以及支持內地人權抗爭等等。否則,僅僅劃分界限,遠距離說不,驅趕內地遊客,更像是一種迴避衝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