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們除了收拾行囊以外,還要多學一個技能:上烹飪培訓班學做幾個拿手菜。
據《洛杉磯時報》9月22日報導,為了準備讓他們的兒子去西雅圖上大學,莫凡(音)的父母把他送到美國讀了一年英語。
20歲的北京人莫凡在美國吃了不少苦頭,才明白自己還得回中國參加一個補習班。什麼補習班?烹飪。
報導稱,目前就讀大學一年級的莫凡說:「去年出國留學前,我對做飯一無所知。我只是把我想吃的所有東西混在一起煮著吃,味道很糟糕。」
根據國際教育學會的報告,2013至2014學年,有27萬多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習。許多學生通常也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學過怎樣圍著鍋臺轉,來到美國後也發現自己並不習慣美式菜餚。
報導稱,康奈爾大學公共管理系研究生王婧媛(音)說,她在北京大學上學的時候躲過了「新生15磅」的魔咒。
可是現在,她重了15磅。她說:「除了我為自己準備的食物以外,這裡我所吃到的所有東西要麼不健康,要麼不可口。」
哥倫比亞大學管理學和工程學研究生張漢(音)說:「校園食品車上售賣的中餐用了太多的味精。我認為這些小販用了過多的佐料,以至於配料是不是新鮮也無所謂了。」
報導稱,酒店管理專業人士說,烹飪正宗的中國菜是非常耗時的,而且還要在味道和方便性之間做取捨。
眉州東坡集團美國分部的總經理邁克爾·王說:「中國烹飪重手藝,要掌握一些不確定因素,如刀工和火候,而西方烹飪更多依賴於廚具。」
聚德華天烹飪學校的招生主管陳力(音)說,莫凡與其他約40個中國留學生在8月份花了300美元,上了一期為期10天的烹飪課。
陳力說:「他們剛開始學的時候,看著他們用菜刀的樣子真可愛。」
報導稱,每天下午,他們要觀摩老師是如何烹飪三道家常菜的。他們必須掌握的菜餚包括京醬肉絲、西紅柿炒雞蛋和餃子。早課被稱作是「展示時間」——莫凡和其他人要嘗試烹飪頭一天看過的菜餚。
這所學校隸屬於北京一家著名的烤鴨連鎖店,很早就在教授中國學生通過兩到六個月的學習獲得國家頒發的烹飪和麵點製作證書。但近年來,它也向家庭主婦、小餐館店主和海外留學生打開了大門。
對於像莫凡這樣的廚房新手,一整套餐具和調味品似乎無從下手。指導老師不斷給莫凡提供廚藝建議。一旦來到美國,許多在學習之餘下廚房的中國學生都認為他們吃的更健康,因為他們認為配料的質量比中國更高。報導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子工程系訪問學者趙宇(音)說:「相比中國的食品安全主管部門,我更信任美國農業部。美國農業部批准的牛肉、海鮮和有機雞蛋都很不錯。蔬菜價格也不貴。」
也有的人改變了自己的口味來適應新家園。
斯坦福大學能源工程系研究生劉一民(音)說:「去年秋天我到加州以後就開始吃鱷梨和沙拉,因為我身邊的人都吃,對於我來說也很新鮮。」
但是,對許多旅居美國的中國年輕人來說——有些人要待很多年——在廚房烹飪正宗的中國菜不只是滿足他們的口味。
報導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分析系研究生侯小萱(音)說:「8歲的時候我就會在廚房裡給爸爸媽媽打下手。我們三個人一起做飯吃,一起聊天,交流一天的趣事。烹飪讓我想起了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