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10月25日訊】在中國,一切都完全符合計畫和預期。中國第三季經濟同比增長6.9%,這一消息在金融市場引起一片不信任的笑聲。他們笑的不是中國經濟增幅降至7%目標水平以下,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小增幅,而是這個數據毫無根據的、但完全符合預期的高。
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的編製速度非常快,且很少有修正;這個數據不可信幾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目前的情況下,這不過是小事一樁。
確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在過去三年裡只有一次未能達到路透調查的預估水平。重要的並不是數字(如果數字沒有造假的話),而是中國經濟對於實體和個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凡是受益於中國巨大原材料需求的,都將是痛苦的。
無論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中國經濟轉型將持續幾個週期,其中或許既會出現硬著陸也會出現軟著陸。
「生產和投資數據沒有多大改觀。消費和服務方面可以炫耀的數據有限,但仍是經濟成長的支柱。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仍需採取更多寬鬆措施。看來中國央行不久後就會再次降息,而漸進的財政支持也將繼續」。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Wei Yao和Claire Huang在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寫道。
中國第三季度名義GDP增幅6.2%。吸引最多過量投資的經濟領域包括建築和製造業,這兩部分的同比增幅僅為0.2%,為1993年以來最低增長水平。9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建築和機械)同比增幅降至6.8%的歷史新低。
任何追蹤銅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人很可能都已經心裏有數,中國這個過去25年來的新市場,它的需求正在停滯不前。
而觀察一下李克強指數,也能得出相同的結論。根據2010年泄露的美國外交電報,李克強本人也對官方數據不以為然。泄露的電報稱,李克強更傾向於觀察耗電量、銀行貸款和鐵路貨運數據來判斷經濟發展情況。World Economics根據這些指標編製的一項指數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率僅略高於3%,遠低於6.9%的官方數據和7%的增長目標。
誠然,情況比起4月已經有所好轉,當時李克強指數顯示的增長率僅有1%多一點。不過自2013年8月中旬以來的趨勢是明確下行,而且比官方數據顯現出的減速幅度大得多。
而且GDP所評量的是經濟增長,並非投資是否明智。例如美國2006年GDP增幅被樓市投資所放大,然而這些投資事後被證明是非常糟糕的押注。
中國的投資(包括不良投資)規模遠高於美國,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通過債務進行融資;中國的消費數據自然同樣不太可信,中國第三季度公共和民間消費在經濟中的比重下降。
信貸也實現增長,而且有意思的是,原先流入中國火熱股市的資金,現在調頭流向國內債券市場。鑒於有報導稱,國有企業中鋼集團警告可能債務違約,中國市場的熱鬧大戲可能只是換了一個舞臺繼續上演,隨後政府也會有類似的干預措施出臺。
在過渡時期的巨變中,總是會有脆弱的雞蛋破掉,品嚐之前最好先小心聞一聞。
《路透社》專欄作家James Saft撰文,原標題《中國經濟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