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一炷香」是指多長時間?(圖)

發表:2015-11-26 05: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圖片來源:Pexels)

古人沒有鐘錶,也沒有手機,那他們是怎樣計時的呢?原來,他們是運用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

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緣於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那個時候的香皆為手工製作,而且有一定的標準。一柱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又稱為「更香」。

仔細想想,在古代,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雖然也有日晷、漏壺等工具,但是以香計時,不受白天與黑夜的影響,攜帶方便,製作簡單,而且還能營造氣氛。

實際上由於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乾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並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來說,時間約莫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除了「一炷香」,還有一盤香、一爐香。人們還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荒」。

唐宋時期,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後灑在銅製印盤裡,做成荒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荒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人們還在香荒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百刻香」又稱為「香篆」。「百刻香」常被道觀、寺院用作計時器。此香始於唐代,流行於宋代時期,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睞。

宣州時刻記載:「(宋代)西寧葵醜歲,時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曉,又增置午夜香刻。」李清照也曾於《滿庭芳・小閣藏春》中提及,「篆香燒盡,日影下帘鉤。」可見在宋代,用香篆計時曾廣為流傳、盛極一時。

用香計時,不可不謂為古人智慧的結晶!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