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北宋
宋代丞相寇准為官清廉,辦事公正,深得民心。有一年,寇准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下探親,正逢五十大壽,鄉親們送來壽桃、壽麵、壽匾表示祝賀,寇准擺壽宴相待。
酒過三巡,忽然手下人捧來一個精緻的桐木盒子,寇准打開一看,裡面裝著五十個晶瑩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點心。
點心上面放著一張紅紙,整整齊齊地寫著一首詩:「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姦,清白不染塵。」落款是渭北老叟。
後來,寇准的家廚亦開始學習,做出了這種點心,寇准據其特點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水晶餅」。
起源:石器時代
蒲城縣石子饃的歷史非常悠久,石子饃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石烹」遺風。
據傳:「神農時食谷,加米於燒石上而食之」(《古史考》)。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就說明,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並且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不斷改進的過程。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
唐代叫做「石鏊餅」,並曾以此餅向皇帝進貢。到了清代,石子饃傳入江南,袁枚嘗罷,大加讚賞,稱之為「天然餅」。
起源:唐代
乾州鍋盔是陝西省獨特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干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飢,耐貯,攜帶方便。
相傳,當年修筑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時,動員了眾多的工匠、民夫、士兵,吃飯問題供應不上,有的士兵就用麵粉製成餅坯,放在頭盔裡在火上烤熟而食,這種餅不但味道香酥,而且還便於貯存,被當地民間運用。因為餅是以頭盔代鍋而制,故名鍋盔。
攪團
起源:三國時期
攪團為西北一種特色吃食,定義為「用雜麵攪成的漿糊」。攪團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漂魚兒。主要包括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
攪團的發明有個傳說,據說是諸葛亮當年在西祁(今陝西岐山縣)屯兵的時候,因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閑無事,就在那裡大力發展農業,以供軍糧充足。由於士兵們老吃地方的麵食,已經感到很厭倦了。諸葛亮為了調節軍隊士兵厭倦食物與想家的情緒,就發明瞭這道飯食。不過那時的名字不叫攪團,而是叫「水圍城」。
水圍城的吃法很簡單:先在大粗瓷碗裡盛上半碗「水水兒」,然後舀上一攪團,再澆些用開水「潑」的辣椒,大家就可以好好地享用美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