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像。(網路圖片)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和晏子(公元前578年∼前500年)是同時代之人。二人的政見未必完全一致,但孔子對晏子的個人品德是充分肯定的,經常是讚譽有加。試看我們從《晏子春秋》這本書中選取的幾個故事。
《晏子春秋·諫上》
有一次,大雪下了三天三夜而不止,齊景公披著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的台階上賞雪。晏子進宮拜見景公,已站在那兒有一會了。只見景公慢慢悠悠說到:「真奇怪啊,這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怎麼一點也不覺得冷吶。」
晏子回答道:「天氣真的不冷嗎?」 齊景公笑了笑。
晏子繼續說道:「我聽說古代賢德之君,自己吃飽了能知道還有人在挨餓,自己穿暖了能知道還有人在受寒,自己安逸了能知道還有人在受辛苦。可是景公您自己吃飽穿暖了,卻什麼都不知道啊!」
齊景公立即收斂笑容,說道:「你說的很對,寡人聽從你的意見。」於是,馬上下令從國庫取出衣物和糧食,分發給飢寒交迫的老百姓。還下命令,凡是在路上見到飢寒者,立即予以救濟,不必問其來自那裡,家住何處。任職者發給兩個月救濟糧,生病者發兩年救濟糧。
孔子聽到此事後,讚道:「晏子完全知道為達到一定的效果該如何說話。而景公確實也能乘機大行善事啊。」
晏子像。(網路圖片)
《晏子春秋·外篇上》
孔子說:「齊靈公行為放縱時,晏子用正規的行為規範侍奉他;齊莊公膽怯,晏子就用揚威宣武的態度侍奉他;齊景公奢侈,晏子就用節儉的方法侍奉他。晏子真是個賢明君子。不過,做了三代丞相,還不能對老百姓勸善,看來晏子還是見識短淺啊。」
晏子聽到後,去會見了孔子。說道:「本人聽說先生對我有意見,今日特來拜訪。像我這樣的人,怎能用勸善履行我的職責呢。我的家族中等待我的接濟才能祭祀祖先的有幾百家,齊國國內無業的世人等待我的接濟才能開火做飯的也有幾百家。我純粹是為了他們才做這個官呀。像我這樣的人,怎能用勸善履行我的職責呢。」
晏子告別時,孔子以賓客之禮送行,再次感謝他的光臨。
孔子回屋後,對弟子們說道:「晏子做了那麼多救助百姓之事而不自誇,用高尚的德行輔佐了三代國君而不自認功勞。晏子真是個君子啊!」
《晏子春秋·雜上》
晏子的父親晏桓子死後,晏子為其守喪。他身上穿著粗麻布做成的喪服,腰間栓著草繩,手執喪丈,腳蹬草鞋,吃著米粥,住在倚廬之中,以草荐為被,草為枕。家裡的老管家說:「這可不是大夫喪父之禮啊!」 晏子說:「只有卿才算是大夫呀。」
曾子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晏子很懂得遠離禍端。他不是用自己的對去駁斥別人的錯。明明他不同意當時實行的‘大夫喪父之禮’(卽,大夫實際上不守喪),可又不願讓別的大夫感到為難,故意說自己不算大夫,這樣就避開了與眾大夫的矛盾。晏子這樣做很夠義氣。「
《晏子春秋·問上》
齊景公問晏子道:「治理國家害怕犯什麼錯誤呢?」 晏子回答說:「怕的是善惡不分。」 景公又問:」如何考察善與惡呢?「 晏子答道:「要選擇好您身邊的人,國君左右的近臣都是忠良之輩,文武百官就都知道自己應如何做,善與惡就分清了。「
孔子聽到後就說:「這話說的很對。忠良到了國君身邊,不善之輩就無從進入;而如果邪惡之徒包圍了國君,忠良之人就沒辦法靠近國君了。「
《晏子春秋·諫下》
有一次晏子奉命出使魯國。在他出國期間,齊景公驅使齊國百姓為他修筑大臺。到了寒冬季節工程尚未完成。那些受凍挨餓的人那裡來的都有,大家都盼望著晏子快點回來,為他們說話。
晏子終於回來了,把出使之事稟告完畢,景公想留下他飲酒取樂。
晏子說:「謝謝您賜座給我,我想先為您唱一首歌。歌中唱道:平民百姓說‘冰冷河水澆我頭,怎奈何;上天硬是拆散我的家,怎奈何?’」唱完之後,晏子感慨萬分,滿臉淚水。
景公趕快說:「先生為何傷心到這個地步,是不是為了大臺工程呀,我馬上就下令停工。」
晏子連連再拜,一言不發,逕直向大臺走去。他手裡拿著大木棍,專打那些不努力幹活的。嘴裡還不停說著:「連我這個微不足道的人都有房屋,以供遮風避雨之用,而國君讓你們為他修筑大臺,你們卻不快快為他修好,這是為什麼啊?」結果大家都罵晏子:「你這是助紂為虐!「
孔子聽到此事,極為感慨,他說:「古代善於為臣子的人,都會把好名聲留給國君,自己承擔各種災禍。朝廷之上可大膽切磋國君不對之處,朝廷之外則高聲讚譽國君的恩德。這樣的話,即使侍奉的是昏君,也能使他坐在朝廷上,接受諸侯的朝拜。而那些忠善之臣又從不自我誇耀。懂得此道之人,就是晏子啊!」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