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儒道本一家,都源自《易經》,《易經》始祖是遠古時代伏羲氏,比老子、孔子早了幾千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宋史.列傳.道學》,「道學」之名,上古無此名稱。但在夏商週三代的聖明時期,天子以此道為政,教化民心,四方百姓平日使用此道而不自知,一民一物都被此道的德澤所包容。
周文王、周公死後,孔子有德但無實質權位,退而制定禮樂,闡明法度典章,刪修《詩經》,修訂《春秋》,讚揚《易經》天象,討論《三墳》、《五典》(上古書籍),期望上古聖人之道能顯明不盡。
所以說:「孔夫子遠比堯舜更為賢明呀!」(堯舜功德施於當世,孔子闡明聖王道統、禮樂教化,功德流傳後世,無窮無盡。)孔子死後,曾子得其真傳,再傳授給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再傳給孟子,孟子死後無所傳。兩漢以後,儒者論及大道,察而不精,語焉不詳,異端邪說乘機興起,幾乎使道學衰亡。
朱熹研究經典義理
一千多年後,到了宋朝中葉,北宋周敦頤得到聖賢不輕易傳授的學術(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闡明陰陽五行之理,人性受命於天。程顥及弟程頤跟隨周敦頤學習,再擴大其所學,顯揚〈大學〉、〈中庸〉二篇,與《論語》、《孟子》並列,從此上自帝王傳心之奧秘,下至初學者入德之門,都能融會貫通。
宋室南渡後,南宋朱熹得到程氏的正傳(朱熹拜程頤的二傳弟子李侗為師),使其道學更加仔細準確了。朱熹之學,以格物致知(窮究事物之理以獲致無盡的知識)為開端,明善誠身(明辨善惡,正心修身)為關鍵,並以持身恭敬為主要。他曾說聖賢道統散佈在典籍中,聖賢經典的主旨不明,使得道統的流傳不易。於是朱熹竭盡精力,研究聖賢經典的義理。至此聖賢道統煥然一新而大放光明,井然有序而各得其所。這是宋代儒家之學所以能跨越諸位學者,而上接孟子的原因。
朱熹的弟子黃干說:「道學之正統必須有人傳於後世,自周朝以來,負起傳道之責的人不過幾人。從孔子之後,曾子、子思繼承其微言大義。從孟子之後,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繼承其失傳之學,而到了朱熹才得以彰顯。」有見識的人認為黃干見解高明。
「儒學正宗」朱熹
其實儒道本一家,都源自《易經》,《易經》始祖是遠古時代伏羲氏,比老子、孔子早了幾千年。至孔子為《易經》作傳,《易經》自來是儒家重要經典,其中太極八卦的宇宙之理本就是道家基礎學說。儒家理學鼻祖周敦頤作《太極圖說》,也是師承自道家陳摶,所以說周敦頤「得聖賢不傳之學」。(《宋史.朱震傳》記載,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種放傳穆修,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而陳摶向來就「好讀《易》」,「能逆知人意」。(《宋史.陳摶傳》)實際上,儒家到了極高層次就歸於道家了。
朱熹集理學之大成,被奉為儒學正宗,使孔子之道,更加大明於世。其學說強化了三綱(君臣、父子、夫婦之道)五常(仁、義、禮、智、信),使得傳統的人倫大道得以存續。此為正統的儒家學術,也是孟子後失傳千年的「天理」之學,如《朱子語類》中朱熹所言:「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宋理宗稱讚他「發揮聖賢蘊奧,有補治道。」(《宋史》)清聖祖康熙讚揚他的著作「皆明白精確,歸於大中至正。」(《清聖祖實錄》)
朱熹的生平事跡
朱熹幼年發生一些神奇有趣的事跡,令人感覺到他的根基非凡,也似乎驗證了儒道同源。據《宋史》載,朱熹自幼聰明過人,才剛會說話,父親指著天告訴他:「這是天。」朱熹問說:「天的上面是什麼?」父親很訝異。
開始上學後,老師教《孝經》,他一看就在上面題字說:「不像這樣,就不是人了。」他曾和一群兒童玩沙子,獨自端正坐著用手指畫沙,一看竟是八卦圖。
雖然朱熹家境向來貧寒,家中經常斷糧,也能安然處之。朱熹理學在晚年甚至被排斥,但死後在宋理宗的大力推崇下,正式取得官學地位。元明清三代,更被視為官方哲學,定為科場程式。
朱熹有鑒於當時道德敗壞,教育舍本逐末,只為應付科舉考試,主張以「明人倫為本」,編撰一系列教材,其影響力在中國儒學史上僅次於孔子。黃干說他:「紹道統、立人極,為萬世宗師。」(《朱子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