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6月20日訊】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到處可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不同面孔。而在美國矽谷有個段子,講的是「集成電路(integrate circuit)」的英文縮寫IC,代表著印度(India)與中國(China)兩個國家的英文首字母,有人用它來形容矽谷的現狀:1/2的工程師來自亞洲,中國、印度各佔一半。不過,人數上的接近卻掩蓋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兩者在成就上的差距。
海外華人真的不如印度人混得好?對於這個問題,有海外中文網特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對比,看看印度人(裔)和海外的華人群體比起來,究竟有哪些優勢。
文章稱,當我們為華人企業家在矽谷站穩腳跟而歡欣鼓舞時,Google CEO 桑達爾皮查伊、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Adobe公司總裁山塔努納拉延等一大票印度(印度裔)高管已經在科技界呼風喚雨。
Google CEO桑達爾皮查伊(網路圖片)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政界。當我們還在為譚耕成為首位具有中國大陸移民背景的加拿大聯邦議員而激動不已時,印度裔部長已悄悄佔據了加拿大內閣中的4席,書寫了新的記錄。
華人的勤勞和聰明有目共睹,然而在很多西方國家的舞台上,印度裔卻經常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當不少海外華人仍在抱怨不能融入主流社會時,印度裔卻已默默開花結果、四處蔓延。
美國印度裔人和海外華人相比,有哪些優勢呢?文章總結如下:
語言有優勢
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人,想必都對主角之一:印度人Rajesh Koothrappali那一口地道的「印度式」英語發音印象深刻,並且常常以此吐槽。
但不知您是否注意到,無論Raj的口音多麼奇特,在和他的美國朋友溝通交流時,從來沒有出現過對方理解錯誤的情況。
印度人說英語時總是充滿自信,中國人卻普遍不敢張嘴。(網路圖片)
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從小到大都接受英語教學,聽說讀寫自然不存在障礙,這是印度人(裔)融入西方社會的一大優勢。
不過更重要的是,印度人說英語時總是充滿自信、聲音洪亮。雖然他們「吧啦吧啦」的發音總是被嘲笑,人家自己全不介意——「聽不懂?那是你的聽力問題,不怪我的發音。」
文章作者認為,這是一種可貴的精神,畢竟,溝通是融入的一大前提。不敢張嘴、不敢表達,即使發音再標準也沒用。
這一點尤其值得海外華人注意。一直以來,我們都過於「內秀」了,很多想法沒有得到很好的表達。試想,如果你連主動溝通的意願都沒有,老闆如何敢把重任委託給你?投資人又如何敢為你的企業下注?你所在社區的居民們,又怎麼可能在選舉時投你一票?
適應能力強
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問題。
矽谷一家公司招了三名實習生,分別是中國人、美國人和印度人。美國實習生做事只求完成就好,一到下班立刻走人;中國實習生幹活最多,但不愛說話;印度實習生做的沒中國實習生多,但也不差,而且最愛提問,善於表達自己。
印度人比中國人適應能力更強,在美國職場更容易取勝。(網路圖片)
最後的實習評價是,學到東西最多的是中國實習生,但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讓大家都記住的,卻是印度實習生。
這說明,印度裔的思維方式更西化、適應能力更強,能夠迅速融入不同的環境。
文章作者覺得,其實,海外華人想做到這一點也不難,有兩個方面要格外注意:
一是要注意溝通時的技巧。最基本的是面帶微笑、多寒暄、互致問候,在交流中多肯定對方,同時也表揚自己,不要太自謙,更不要抱怨;
二是別被面子牽著走,該拒絕就拒絕。有的華人特別任勞任怨,集體主義精神爆棚,無論是不是自己份內的,礙於情面都會接受,慢慢成了其他同事的「使喚丫頭」,這樣就會在職場中處於很被動的位置。
「扎根」意願強
印度裔的家族觀念很濃,故土意識反而卻沒那麼強,似乎也很少聽說印度人「回流」的情況。
有人說,這是因為印度太窮,實在是「心無可戀」,或者說無路可退。
事實並不盡然。有不少移居海外的印度裔,在故鄉的生活並不差,甚至還能養得起僕人。或許在他們的觀念裡,「此心安處,即是故鄉」;只要來了這個國家,就把這裡當作故鄉來建設、當作故鄉來「愛」,並以這個國家為傲。
反觀海外華人群體,似乎意識裡總為自己留了一招「後手」;萬一混得不好,至少還有「落葉歸根」這條路可走。
也許,就是在有意無意間,受了這種想法的影響,做事情難以百分之百投入、對於融入的意願總也達不到強烈的程度。時間長了,同樣是作為少數族裔的兩個群體,在定居國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差距就這樣慢慢出現了。
有人總認為,海外華人難以真正融入定居國的主流社會,或許,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好好看看印度裔這個例子。
作者在文章最後寫到,當然,並不是說海外華人處處都比不上印度裔,只是在很多方面,他們做得確實更加出色。
可能看到這裡,仍然有人心裏「不服」,不想承認印度裔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的現實。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與其嘴上嚷嚷著「不服」,不如想想如何「化不服為動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前進趕超對手。用事實證明自己的優秀,這才是海外華人應該為之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