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6月20日訊】中國大陸債務危機再度拉響警報。近日川煤集團10億超短融資券無法兌付,為國企債務違約最新一例。外媒披露,今年下半年,大陸非金融類公司須償還債券高達2.2萬億元債券,創歷史記錄。此前,經濟學者警告,中國債務危機遲早爆發。
據彭博統計,今年下半年,中國非金融類公司必須償還創記錄的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券,高於上半年的2萬億元人民幣。另據瑞銀統計,在鋼鐵等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8月開始將是債券到期高峰,屆時會有約800億元債券到期,10月和11月將有大約900億元債券到期。
這意味著,3、4月份債券市場階段性承壓的局面或將捲土重來。兩個多月前,東北特鋼、中煤華昱和中鐵物資的風險暴露一度令信用債市場風聲鶴唳。3月取消或推遲發行的超短融、短融和中票等逾55只,為2014年以來最多。4月份市場謹慎情緒加劇,刷新3月記錄。分析師不斷警告「小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今年迄今已至少有11家企業對在岸債券發生違約,超過去年全年總數。近日川煤集團10億超短融資券無法兌付,為國企債務違約最新一例。
川煤集團在9天之前(6月7日)還發布公告,承諾該短期融資券「15川煤炭CP001」將正常兌付,6月14日劇情反轉,公告稱公司資金鏈緊張,原計畫的資金籌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兌付存在不確定性,直到6月15日,正式宣布這期債務構成實質性違約。
華創證券債券分析師屈慶表示,川煤事件再次引發市場對信用風險擔憂,產能過剩行業估值壓力仍在;信用債一級發行放量,未來信用債潛在供給壓力或將出現。
據瑞銀估計,去年六大產能過剩行業(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鋁、造船)的總負債達10萬億元,其中8.7萬億為債務,而其餘部分為應付賬款。在六大產能過剩行業中,去年底債券餘額共1.6萬億,其中7,000多億將在今年年底前到期。
瑞銀估計,在產能過剩行業中,息稅前利潤低於利息支出公司的債務佔總債務比重達25-30%,或意味這些行業整體債務的潛在壞帳率高達25%-30%。
彭博援引中金分析師姬江帆表示,信用風險的第一階段是現金流崩潰企業的個體違約事件,第二季度是低風險偏好導致再融資中斷情況下的惡性循環,導致違約風險升高。
今年3月,《福布斯》雜誌的一項報告認為,在接下來的三年,在七個最有可能遭受債務危機衝擊的國家中,中國居首,澳洲名列第二。
英國《經濟學家》雜誌5月份發表題為「債務爆破即將來臨」的評論文章。文章稱,過去10年,中國債務佔GDP比例由150%增至260%。這種增速一般會以金融危機或突然經濟放緩告終,中國也不會例外。
文章稱,中央應該立即制止債務的急速增長,並保留彈藥應付災難的到來;中國央行應煞停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不成熟的資本賬開放,將會導致更大的資金撤離及麻煩。
今次中國債務危機的終局,會比日本的長期積弱來得急及凶猛。中國債務危機遲早爆發,問題是幾時發生,中國債務爆破僅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