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公投的激情已過,不論結果如何,始作俑者的英相卡麥隆都必須負起善後的重責,重新修復英國與歐盟的關係。(GettyImages)
【看中國2016年06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萬厚德綜合報導)英國已於23日完成脫歐的歷史性公投,初步結果將於24日中午後揭曉,許多專家同意,不論公投結果如何,這次過程已對歐盟產生劇烈的衝擊,歐盟必須重新思考現狀,並予以改變。
在英國留歐派女性議員於16日遭脫歐派極端分子槍殺後,原先略佔上風的脫歐派支持率因此下滑,但也打個50比50的平手,這讓整個投票氛圍更為緊繃。脫歐,不但歐盟,甚至全球政經局勢都將遭到嚴重的衝擊;留歐,雖解了歐盟燃眉之急,但為英國量身打造的「留歐條款」與各項讓步協議,都將迅速發酵,讓脫歐者前仆後繼,競相傚尤,讓原本就對英國不滿的成員國更加跳腳,變相導致歐盟內部更多的矛盾和衝突。
也因此,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說:「不論英國投票結果為何,我們必須仔細嚴格檢視歐盟的未來。忽視這種警訊是很蠢的。」重新思考現狀並予改變,是許多專家針對這次歷程一致的看法。
為求勝選英相祭出公投
英國當初之所以決定舉行公投,源於英國首相卡麥隆為求保住他在黨內搖搖欲墜的聲勢,而力求安撫黨內疑歐派所做出的承諾。他承諾,若是保守黨贏得2015年大選,就舉行公投決定是否續留歐盟。這項承諾為他贏得保守黨黨魁地位,同時帶領保守黨贏得2015年大選的全面勝利。
這些疑歐派普遍認為,英國雖在1975年經由公投選擇繼續續留在歐盟前身的「歐洲共同市場」,但歐盟過去40年來改變很多,有更多國家加入,不但對會員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有更大的控制權,也對企業設下太多規範,每年坐收十幾億英鎊會員費,但成效卻也不彰,綁手綁腳的讓英國無法施展。這對始終不忘大英帝國昔日光輝的老一輩傳統英國人民而言,著實難以接受,特別是歐盟在厲行撙節措施期間,立法介入各成員國財政甚至內政的作為,更讓英國人慶幸當初未選擇加入歐元區。
而近年歐元區債務危機和難民問題不但造成英國經濟的負擔,難民潮也引發社福支出增加和治安等疑慮,他們希望英國取回邊境的完全掌控權,減少來英工作人數。歐盟的的難民政策雖在包括疑歐派等龐大的壓力下有所轉變,但默克爾的態度仍讓民族色彩濃厚的英國有所忌憚。
在這次的公投中具有資格民眾包括生活在英國的英國、愛爾蘭、大英國協18歲以上公民,以及在海外生活少於15年的英國公民。與英國大選不同,直布羅陀(Gibraltar)的英國上議院成員和大英國協公民也將有資格。而根據民調,在這些投票族群中以年輕人對於留歐的認同度最高(35歲以下有69%願意留在歐洲),但同時卻也是最不願出門投票的族群,調查顯示願意投票者不及五成。相較之下,脫歐最力的年長者(55歲有46%的人支持脫歐)有八成願意參與投票。相信這一數據,將會清楚呈現在23號的各家分析報表中。
火中取粟歐盟讓利
雖說卡麥隆是這場歐盟危機的始作俑者,但他畢竟不是省油燈。大學畢業後即進入英國政界直做到首相的經歷,讓他深黯政治三昧。公投不但保住他黨魁頭銜並贏得大選,還藉此與歐盟談判迫使讓利,讓英國火中取粟得到不少利益。
力主「留歐」的卡麥隆與其他歐盟成員國領導人達成改變英國歐盟會員條件的協議。一旦英國公投結果決定留在歐盟,該協議將即刻生效,讓英國具有「特殊」地位,將有助解決英國人民不喜歡歐盟的部分事物,例如大量移民以及放棄處理國務的權力。
這些協議要點包括(1)兒童福利:重新計算移民工人住在海外的子女的福利金,以反映他們在母國的生活(2)移民福利:削減其他歐盟國家低薪勞工到英國工作可申請的福利,以減少移民誘因(3)保留英鎊:英國留在歐盟的同時可持續使用英鎊,援助歐元區國家的款項也將獲償還(4)保障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對英國大型金融服務業採取保護措施,免受歐元區規範。(5)處理本國事務:明確承諾英國不會與其他歐盟會員國成為「日益緊密的聯盟」,這將納入歐盟條約的修訂內容。
對於擁歐派而言,這些協議更加強化「英國從歐盟會員得到很大好處」的論點,認為也更易於出口商品至其他歐盟國;而這些協議也將使移民年輕化,也更加勤奮,有助經濟成長與公共服務費用的支付。而國際社會地位,也是「留歐」派關注的焦點之一。
三駕馬車去其一歐盟榮景將不再
最樂於見到英國這個歐盟第三大軍事國脫歐的,無非是此前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二戰後持續出兵海外執行國際艱鉅維和任務的英國,可以說是歐盟國家中最有軍事行動能力與經驗的國家,退出歐盟意味大幅限縮了歐盟整體軍事行動的能力,讓捍衛歐盟對抗俄羅斯的防衛陣線出現重大缺口;而失去英國這個具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份的成員,也將讓歐盟在聯合國事務的政治影響力大為減弱;身為歐盟經濟大國,英國的退出,也將讓歐盟經濟規模變小。除了歐盟整體影響,個別如德法美三個強國,也都分別遭受政治利益上的重大波及。
對德國而言,就如梅克爾常說的:「少了英國,歐盟就不完整」,更何況德國為英國最大貿易輸入國,也是英國最大逆差來源國,脫歐將讓德國企業榮景不再;對法國來說,歐盟體系中「法德英三駕馬車」的結構將因少了英國而崩潰,法國向來「聯英制德」的統合戰略亦將瓦解;對美國而言,英國始終為美國在歐利益的捍衛者,少了英國這層「英美特殊關係」,將讓美國在歐之政、經、軍戰略的推行將面臨更多障礙。
短打無長計歐盟難辭咎
回顧整個歷程,之所以行成疑歐族群,並讓機會主義者得以有機會操弄選民,歐盟過去十年來處理危機的方式可說難辭其咎,這包括歐元的磨難、歐盟與希臘因債務問題對峙,以及難民問題處理不當。
歐盟在每次面臨危機時,多半都以強迫推動短期的解決辦法因應,造成目前在英國和歐陸蔓延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對於失業與經濟停滯問題,歐盟龐大組織所產生的冗長作業幾乎沒有能力予以有效的處理;德國主導的歐盟撙節經濟政策,固然起到緊縮節流的抑制效果,但也讓債臺高筑的南歐經濟陷入失落的10年,最終,讓南歐與北歐形成政治上的對峙,再加上處理難民問題的失當,更重新劃分出東歐與西歐的政治壁壘。
媒體分析指出,短期看,歐盟此次急於解套又再次祭出短打招式,企圖盜壘,但卻伏下各國疑歐派群起傚尤的火種,因應而生的將會是更多的例外協議,逐漸喪失歐盟的紀律與各成員國應負起的責任。長遠看,如果歐盟仍陷於統一大夢而忽視種族問題的存在、忽視區域經濟的差異、不亟思提升歐盟體制的作業效率,那將再給予政客操弄的空間,更多的脫歐公投將沒完沒了地陸續上演,就如一群蛀蟲般慢慢啃噬這棟起造於1967年的巨大華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