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省級行政區域。自今年6月起,全國各地持續的迎來各種極端天氣,洪水、暴雨、高溫、颱風等,幾乎無一省市可以倖免。
洪水:截至7月3日統計,26個省(市、區)1192個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死亡186人,失蹤45人,148萬人轉移。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06億元。
暴雨:氣象局公布7月我國先後出向6次暴雨過程,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10%。從相關的新聞看,除西藏、內蒙古未被提及外,其他省市幾乎都在下雨,內澇災害不亞於洪災。而西藏7月17日遭遇了雪崩。
氣象局8月4日消息,未來10天,我國大部分地區仍有強降雨,而且雨量預計比常年同期偏多。同時,8月,東北、華北和南方需防範因強降雨、雷暴、大風、冰雹等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內澇等災害。
高溫:南方和北方幾乎全部籠罩在高溫之下。
7月20日以來,南方一直處於高溫橙色預警,南方各地依然持續35—39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41攝氏度,而且濕度大,一些地方午後人體感覺炎熱程度不亞於火焰山。例如,7月31日,南昌最低氣溫為30.8攝氏度,打破了當地最低氣溫極端最高記錄。
8月起,北方也迎來了「桑拿天」,完全不同於北方以往乾燥的天氣特點。在8月5日內蒙古、河北北部、遼寧、吉林等地出現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後,處於寒冷地帶的內蒙古呼侖貝爾高溫已經達到44.1攝氏度。
颱風:截至8月5日9時統計,颱風「妮妲」造成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5省33市94個縣79.9萬人受災,1人失蹤,7.6萬人轉移,2900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800餘間房屋倒塌,4900餘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9.1千公頃,其中絕收3.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億元。其中,廣東受災較重。另據氣象局8月4日消息,未來10天,將有2-3個颱風生成,其中一個颱風可能影響東南沿海。
除了全國範圍出現的這種極端天氣外,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六七月飛雪冰雹的異常天氣,這些都引發中國人對天災、人禍、冤情、報應的思考。
「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基石。傾聽天災的警示是古人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的基本實踐。在高境界的道德水準支撐下,帶著對天的敬畏之心,古人也容易感悟來自於天的警示、譴告。
漢朝的儒學大師董仲舒認為:國家因失道而將敗亡之前,上天會先以天災來譴責警示;如果不思反省,就會以怪異的天災或天象來警告誡懼;再不知道改變,真正讓其敗亡的災害就將來到了。
現今留下的中華民族文化中,歷朝歷代的興盛與衰亡也在說明這一點。如,漢文帝、唐太宗、康熙大帝,這些聖明君主能以天災為警示,敬天愛民,反躬自省,進而國泰民安;而反例亦有,如,周幽王、秦始皇,昏君暴君為一己之私、一已之樂,致民不聊生,最終滅亡,並遺臭萬年。
那麼,現今中國的統治者——中共,是如何解釋天災,以及如何對待人民和對待自己的,中國人已經有目共睹,按照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見證來看,它離滅亡越來越近。而在其統治下的百姓,從自身的角度要如何解讀天災,對待自己,對待中共,也正是當下要思考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