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08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中共1949年建政後,蔣介石帶領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後,蔣介石到底搬運了多少黃金,一直是外界討論的熱門話題。
百萬黃金運往臺灣 蔣介石意在振興中華
1948年,隨著中華民國國軍在遼西會戰的戰敗和徐蚌會戰的失利,蔣介石對中華民國政府前景感到擔憂。 1948年11月22日,蔣介石在日記中提到,計畫遷移國民政府、軍隊、軍眷、故宮文物、國庫資產與相關檔案等到臺灣,用於振興臺灣、為日後振興中華、反攻大陸做準備。其中包括上海中國銀行的國庫儲藏黃金,以及南京中央銀行的國庫儲藏黃金等。
為避免黃金、銀元、美元等落入中共手中,蔣介石政府分幾次轉移中華民國國庫資金。根據不同來源估計,運送到臺灣的黃金大約是300至500萬兩黃金,但也因此引發外界爭議。
臺灣《自由時報》日前報導,長期擔任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侍從官的前主計長周宏濤回憶錄指出,當年國民黨退守臺灣帶回的黃金因支付軍餉,在抵臺的第二年,即1950年就已經花光。
但臺灣《聯合報》報導,1948年底,蔣介石下令搬運第一批200萬兩黃金抵臺,現任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的吳興鏞表示,這些黃金除在中國作戰及在臺灣使用,1951年還有約130萬兩結余。
《蔣公與我─周宏濤回憶錄》作者汪士淳表示,該書當年由他和周宏濤撰寫訪問,書中從沒寫到黃金花光,反而是說蔣介石來臺時,馬上就提撥了80萬兩、將近四分之一的黃金給臺銀做為發行台幣準備金,且因很清楚穩定臺灣經濟的必要,把準備金排得比軍費還要優先。
汪士淳質疑《自由時報》的報導內容是有意扭曲。
蔣介石功績千秋永載史冊
公開資料顯示,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在中華民國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蔣介石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行憲後連續擔任中華民國總統長達27年。
蔣介石領導北伐統一全中國,其不僅領導軍隊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也確定了中華民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同時他還捍衛、保護和延續了中華傳統文化。
蔣介石生前力阻馬列共產主義禍亂中華,堅決反對共產主義思想,同時反對台獨分裂。
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表示,「蔣介石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難得一遇之曠世豪傑、民族英雄也……五千年來,率全民,御強寇,生死無悔,百折不撓,終將頑敵驅除,國土重光,我民族史中,尚無第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