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寬鬆接近尾聲


【看中國2016年09月14日訊】G20杭州峰會之後,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行動,似乎確如峰會上所達成的共識在執行。上週,美聯儲三位官員整體偏鷹派的發聲,增強了市場的加息預期;而歐洲、日本等主要央行也有逐漸收緊流動性的跡象,上週四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三大利率不變,寬鬆不及預期。

在本次G20杭州峰會上,結構性改革已逐漸成為國際共識。金融危機後,各國主要使用貨幣政策刺激手段來實現經濟增長,但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意識到,長期的貨幣放水和低利率環境對世界經濟有害無益,且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在逐漸失去效用,全球的貨幣政策正趨於保守。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全球流動性正面臨拐點,這意味著,雖然不至於導致全球貨幣條件全面收緊,但金融危機後流動性極度寬鬆的局面可能將一去不復返。

中國來說,這種變化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顯露端倪。自今年3月初央行實施一次降准後,儘管市場不時有呼籲降息、降准之聲,但央行依舊「按兵不動」,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予以對沖。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也在一次次預期落空後逐漸意識到,年內降准降息的概率正不斷降低,央行今年一直強調的「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是玩真的了。

實際上,寬鬆預期一直得不到實現,是受到了內外部環境的掣肘。一方面,此前不斷加碼的寬鬆貨幣政策正愈發顯現負效應,國內資產價格輪番上漲,但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卻效果有限,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越積越重;另一方面,美聯儲加息預期今年以來時不時攪動全球匯市,人民幣匯率、跨境資本外流不斷承壓,也制約了進一步降准的空間。

從央行不斷使用逆回購併拉長久期的做法看,央行對於貨幣政策的態度是堅決的,即大水漫灌已成為歷史,保持穩健合理的流動性才是未來方向,以達到為資產領域降溫去槓桿的目的,而這種態度的轉變也將對債市、房市等資產領域的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各國已經意識到,單一的貨幣政策刺激所帶來的負效應越來越明顯,在需求端的刺激方面,要逐漸向財政政策方面發力,但凡是依靠單一力量托底經濟的刺激手段都會過猶不及,既然不能完全依靠貨幣政策,就同樣不能完全依靠財政政策。更何況使用財政刺激的方式也需要有的放矢,一位經濟學家曾向記者表示,如果繼續簡單依靠拉動基建投資這種短平快的財政手段進行刺激,經濟托底的效果依舊是事倍功半,財政資金應該更多地向真正惠及民生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工程加大傾斜力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何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